在脫貧攻堅戰中,南寧市涌現了一批自強不息、不怕艱難、勤勞脫貧的榜樣。邕寧區百濟社區貧困戶黃周旬就是其中一位。
“脫貧不等不靠,只要勤勞肯干,就可以通過自己的雙手脫貧!”黃周旬經常這樣鼓勵自己。他依靠勤勞的雙手,一步步改寫貧窮的命運,一步步接近脫貧的目標,同時激勵著其他貧困戶自力更生、奮發圖強。
不怕苦累 “借田”耕種
今年44歲的黃周旬,年少時就到南寧市區打工,因為缺乏文化和技術,他只能到建筑工地當泥水工,在鋼材市場做搬運工,在工廠當保安打雜。
天有不測風云。黃周旬結婚不久后,妻子就病了,需要長期依靠藥物維持,嚴重時還需住院治療。妻子無法參與生產勞動,年幼的孩子又需要人照顧,黃周旬無法外出打工,只好回到百濟,一家人艱難維持生計。
2015年底,黃周旬一家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一家五口人租住在不足30平方米的泥瓦房內,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也沒有一件完整的農具,而他是家里唯一的勞動力。不幸的命運并沒有將他擊垮,他說:“作為家里的頂梁柱,再苦再累我也要堅持下去。”
黃周旬家僅有1畝3分水田和6畝山地,僅靠這些田地是難以脫貧致富的。為了增加收入,黃周旬想到了向別人“借田”。“現在外出務工的人多了,有一些田地被丟荒,我就想利用起來。”他說。在征得他人同意后,他“借”到了8畝多水田。黃周旬堅信,只要主動干、努力干、勤奮干,就一定有出路。
早出晚歸 兼職增收
然而,在沒有農機的情況下,要耕種和管理那么多田地,辛苦可想而知。
但黃周旬有自己的想法:水田種稻谷,山地種甘蔗。甘蔗相對容易打理,但種植周期長;水稻花費的功夫多,但收獲快。
因為沒有農機,黃周旬起早貪黑的插秧。為了節省開支,每到收割的季節,收割、曬谷、砍甘蔗的工作也由他一人包辦。
村干部見他勤快肯干,便介紹他到百濟鎮環衛站,當一名環衛臨時工。每天天還沒亮,他就出來掃大街,干完環衛工作后,又馬不停蹄地回到田地里忙活,農忙時每天休息不足7小時。“辛苦一點我不怕,當環衛臨時工每個月能有1000多元的工資,能夠解決我家里的很多開銷問題。”他說。
脫貧意愿 信念堅定
“我今年想脫貧,也有能力脫貧。”黃周旬對此很有信心。經過兩年的發展,除住房指標未達標外,黃周旬的其他脫貧指標均已達標。
黃周旬的信心也來源于黨委、政府的幫扶。陸衛彬是黃周旬的幫扶干部,她幫助黃周旬的子女申請低保、教育資助,幫助他申請產業幫扶資金和農村小額信貸,幫助他的妻子辦理了殘疾證領取殘疾補貼。“今年我們打算幫助他申請危房改造,讓他盡快住上新房。”陸衛彬說。
黃周旬算了一筆賬:“去年我通過種水稻和甘蔗,有了2萬元收入,加上做環衛臨時工的收入,目前已經有了一些積蓄。我再加一把勁,努力干,今年建起新房子應該沒有問題。”
“黃周旬有骨氣有志氣,他不等不靠,勤勞實干,主動脫貧,成為貧困戶的好榜樣。在他的影響下,更多貧困戶樹立了辛勤勞動、艱苦奮斗的榮辱觀,摒棄了等靠要的不良心態,實現了思想脫貧。”百濟社區包村干部馬達周如此評價說。
武漢街頭大批法桐大面積掉皮 專家稱是正常生理現象
海口龍華區椰子島公園年底改造完成 將以新面目示人
市執法局多措并舉做好節前安全隱患排查
大連去北京,4個半小時
“六一”期間我市開展系列慶祝活動
脫貧不等不靠 勤勞終有回報
畫停車線
6天46個項目,比拼速度與激情
張家界市代表隊參加湖南省體育行業職業技能競賽(跆拳道健身指導項目)榮獲團體一等獎
曲江新區持續開展共享單車整治行動
三門:小甜瓜創出大產業 甜了市場富了農民
佛山市教育局 佛山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佛山市財政局 佛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佛山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印發《佛山市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試點實施辦法(試行)》的通知
馬廟鎮開展小型重點生產經營場所安全專項整治
乘坐公交車不慎丟失手機公交公司接力幫其找回
七位浙籍書畫大師打頭 精雕細刻打造文化精品 “中國歷代書畫名家精品大系”新書發布
非法經營“六合彩” 收受10萬余元獲刑九個月
通道:燕歸來(組圖)
威海職業學院高新學院簽約暨揭牌儀式舉行
昭化區五大行動推進農業面源污染防治
校外培訓班還能火多久?面對整治改頭換面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