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朱靜怡 報道組 吳婧文
粉荷碧葉香飄十里,這是柳城畬族鎮“十里荷花”的初夏獻禮;百花齊放,絢爛的色彩交織出生機勃勃的畫卷,這是王宅“花田小鎮”的花海之約。武義,這座因水聞名、因水而美的溫泉名城,如今生態環境美不勝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中國實踐在這里得到充分體現。
近年來,武義堅持走“綠色轉型、美麗富民”之路,深入實施“生態立縣、工業強縣、文旅富縣、科創興縣”發展戰略。發展特色農業,打響旅游品牌,淘汰“低小散”,搭建科技平臺……圍繞打造金義都市區生態公園、養生莊園、科創樂園坐標定位,武義全力以赴推動綠色轉型、美麗富民,亮點頻頻。
今年一季度,武義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0.12億元,增長7.3%;財政總收入14.94億元,增長9.2%;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12511元和5319元,增長8.8%和9.9%。
推進“生態立縣” 筑牢生態基底
在武義,常常能看到一群紅領新青年身穿志愿者服飾,在河邊清掃垃圾、保護環境。今年以來,該縣圍繞“美麗河湖”創建要求,結合鄉村振興工作實際,發動紅領新青年參與“最美河塘”創建。按照每個鄉鎮至少創建一條(個)“最美河塘”的要求,治水辦、團縣委全程參與創建指導,并對創建工作予以資金支持。目前已征集創建項目29個。
生態資源是武義的最大優勢。一直以來,該縣堅持“生態立縣”發展戰略,打好環境“治、護、養”組合拳,空氣優良天數326天,空氣質量優良率90%,榮獲全球綠色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中國有機茶之鄉、中國有機國藥基地、中國溫泉養生生態產業示范區、全國生態旅游示范縣、世界養生旅游勝地、中國宜居宜業典范縣、全國生態養生產業示范基地等稱號。
為建立長效機制,筑牢生態防線,武義嚴格落實河長制、排污口“一口三哨”、養殖場“一場一策”等長效監管機制,截至2017年底基本消滅ⅴ類水體。強勢推進“兩路兩側”“四邊三化”及農村“兩亂”整治提升,廣泛開展“廁所革命”,深化垃圾分類減量化處理和生態洗衣房建設,全面消除生態廊道沿線“赤膊墻”。積極推進企業廢氣、揚塵、垃圾焚燒等治理行動,啟動餐廚資源再利用處置項目建設,加大節能減排降耗力度,確保pm2.5年均濃度目標值達到省控要求。細化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推進平原綠化、林相改造和森林擴面提質,加快水利標準化項目創建,新建生態休閑綠道5公里以上。強化生態發展導向,積極開展綠色學校、綠色家庭、綠色社區等綠色系列創建活動,在全社會倡導勤儉節約、綠色低碳、環保優先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
截至目前,武義29條干支流均實現“可游泳”,連續兩次榮獲浙江省治水最高榮譽“大禹鼎”。全縣45個鄉鎮交接斷面均保持ⅲ類以上水質;累計拆除違法建筑面積28.8萬平方米,拆后土地利用率達86%;46個市級生態廊道項目開工率達87%。
厚植生態優勢 做好有機文章
近日,在武義縣大田鄉徐村的有機藍莓基地里,成熟的藍莓掛滿枝頭。基地主人張群英介紹,今年她在對藍莓進行有機培育的基礎上,還引入富含礦物質的礦泉水進行澆灌,藍莓的品質提升了一大截。優質的藍莓引得上海、溫州、杭州等地游客紛至沓來,還有不少超市前來訂購,產品供不應求。
作為傳統農業大縣,武義依托當地良好生態資源,圍繞建設“有機農業第一縣”目標,推進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試點,加快培育有機農業品牌。在制訂《有機茶生產地方標準》《無公害武義宣蓮》等11個地方農業標準的基礎上,初步形成茶葉、優質水果、食用菌、蔬菜和畜牧業等有機產業優勢,成功創建全國首批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國家級出口茶葉質量安全示范區,被列為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縣。
金德星是武義最早從事有機魚放養的專業戶。2010年前后,他成立浙江源口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在源口水庫養殖有機魚。取得成功后,他又在全省第二大水庫麗水龍泉的緊水灘養殖有機魚,年產35萬公斤,產品俏銷上海等地。
更香茶業公司是該縣最知名的農業企業之一。近些年,他們把自己的有機之手伸到了江西、廣西等地。2008年,為配合有機茶生產,公司在廣西橫縣建立面積達200多畝的有機茉莉花種植基地。該基地先后通過國內和國際雙重有機認證,填補了當時全國有機茉莉花種植的空白。公司管理人員金國慶說,公司里有機茶種養能人輩出,下一步還將異地開發更多的有機資源。
“武義是國內較早發展有機農產品的縣域之一,有機理念已經深入人心。通過大力發展有機茶、有機國藥、有機山稻、有機高山蔬菜等一系列有機農產品,我們走出了一條差異化、品牌化發展之路。”武義縣農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統計,一季度全縣實現農業總產值3.33億元、增加值2.12億元,分別增長2.4%、2.5%,增速均列全市第一。成功舉辦第十屆金華萬人品茶大會暨第三屆武陽春雨文化節,“武陽春雨”榮獲第二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金獎。未來,武義將瞄準“有機農業全域化”,著力完善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和質量安全追溯體系。
轉型生態工業 推進項目建設
5月30日,第29屆全國電動工具配套會議暨五金工具博覽會將在武義開幕。作為主導產業之一,此次博覽會是武義五金產業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的集中亮相,武義聚焦高質量,培育新動能的發展目標由此可見一斑。
錨定產業轉型大方向,是武義推進工業生態化的主抓手。該縣圍繞“五大百億”產業,全力招引一批產業鏈龍頭等大項目、好項目,促進資本、人才、技術等高端要素集聚。總投資90億元的武義pk競藝小鎮已入選第二批市特色小鎮創建名單,將打造成為產城融合發展示范區,創造稅收3億元。同時,大力推進“三化”融合、“四換三名”,持續推動五金機械、文旅休閑、汽摩配等傳統產業改造提升,聯動實施“互聯網+”“機器人+”“標準化+”“品牌+”,積極培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挺起武義實體經濟的脊梁,全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5%以上。
為加快開發區整合發展,著力破解要素制約,該縣主動對接金義科創廊道和金華科技城建設,扎實推進pk競藝小鎮、航空產業園、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健康生物醫藥產業園、桐琴健康運動產業園、泉溪小微企業創業園等產業平臺建設,深化武義科技城、國家大院名校武義聯合技術轉移中心、綜合質量檢測中心等科創平臺建設,打造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
與此同時,武義以“低小散”整治、“四破”攻堅為突破口,加速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盤活存量土地1058畝,為優質企業騰出發展空間。原富邦化纖地塊1.53萬平方米和武精地塊1.44萬平方米,整合后被用于規劃微電子新材料產業園,將建設總投資1.16億美元的微電子蝕刻材料項目。武義本土企業浙江福多納汽車部件有限公司,經政府公開出讓獲得原麥格機械地塊3.89萬平方米,并在該地塊投資1.7億元建設新項目。
武義加快培育現代企業,鼓勵支持企業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新增上市公司1家、“新三板”及區域性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4家、股份制企業5家以上,努力形成多層次、雁陣式的上市企業梯隊。
深挖生態資源 發展美麗經濟
5月是旅游旺季,不少外地游客慕名趕來武義,駕車經過蜿蜒曲折的盤山公路,穿梭于翠綠的萬畝竹海,來到海拔800多米的千丈巖。曾經貧窮如洗、無人知曉的千丈巖,如今早已成為遠近聞名的旅游風景區,游人如織。
下山脫貧、開發旅游后,泉溪鎮董源坑村里不少人在千丈巖景區上班,不僅每個月領工資,還把家里拋荒的山、田、竹園和閑置的房子出租給旅游公司,每年拿分紅。
這幾年,千丈巖利用原生態的自然山水和濃郁的知青文化,吸引了金華各縣市乃至杭州、上海、安徽等地的游客,人數連年翻番,有力帶動周邊鄉村游發展和農產品促銷。
曾經亂糟糟的山區,現在變成了最鬧猛的風景區。作為浙江中部的山區縣,武義縣創造了全國聞名的下山脫貧經驗。截至目前,武義縣累計完成423個村16902戶51106人的異地搬遷工作,約占全縣自然村總數的1/3、總人口的1/6。從源頭上杜絕了亂砍濫伐等破壞生態環境行為。全縣森林覆蓋率提高到74%,生態環境不斷趨好。
依托良好的生態資源稟賦,武義打開“兩山”轉化通道,大力發展生態經濟、美麗經濟,帶動農村致富、農民增收。梁家山、軟朝等十幾個由下山脫貧老村改造成的旅游特色民宿,已在山區遍地開花,僅鄉村游客2017年就超過200萬人次。
一方面,借梯登高。武義借“下山脫貧”激活旅游資源,又以旅游等生態產業開發反哺下山村民。牛頭山景區是武義最早探索下山脫貧與旅游開發模式的成功樣板。西聯鄉田坪等村整體下山脫貧后,武義加快牛頭山國家森林公園建設,引進民間資本,合理利用開發牛頭山石門峽等生態資源和上田等村的舊民居,創建了4a級旅游景區。不僅極大地帶動了周邊鄉村游發展和農產品促銷,還為當地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
另一方面,借船出海。該縣依托電商和超市的平臺,強化就業培訓和政策扶持,引導農民借“船”出海、觸“網”創業。大力發展農村電商,成功創建1個中國“淘寶鎮”、8個中國“淘寶村”。如柳城電商項目年銷售額達300萬元。大力發展超市經濟,3萬多武義人在全國各地開辦1萬余家超市,宣蓮、茶葉等優質農產品走出大山。
同時,積極發展來料加工,全縣所有的異地搬遷村(小區)均建立來料加工點,人均年增收8000多元,實現在家門口增收致富。
生態工業高地、有機農業第一縣、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數個清晰可見的“小目標”,勾勒出了武義的發展藍圖。未來,武義將立足綠色生態這一后發優勢,全面淘汰落后產能,充分利用生態倒逼機制,為產業轉型升級騰空間,推動工業、農業、旅游業綠色轉型。生態富集、經濟后發,做好一、二、三產業的生態化發展文章,讓武義的老百姓既享生態美,又能鼓腰包。
遼寧擬于6月24日前發布2018年高考成績
【春雷行動曝光臺】鎮江交警發布第一次嚴重交通違法犯罪實名曝光
容城縣氣象局未雨綢繆 加強雄安新區氣象服務保障
觀潮路跨古運河大橋本月合龍 快車道國慶期間通車
新會廣發“英雄帖”!創新團隊最高可獲1600萬扶持
武義:走好綠色轉型路 打好美麗生態牌
劉家義到濟南市秀山小學走訪慰問教師時強調 真正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推動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強省邁進
湘潭開展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節前檢查
濟南鐵路局來峽山區調研
海口市人大常委會調研環境資源審判和公益訴訟工作
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高峰論壇在樂開幕
省運會雪上項目繼續大慶代表團再添七金四銀
上半年廣元居民收入增勢平穩
貴陽市第十三屆運動會6月28日開幕 持續至10月
寧波美術館展出當代水墨作品
海豐.老人小孩迷路,現已被家人接回...
蘇州召開重點項目現場推進會
春季養生這些誤區要避開
花590元買的雨刮器不是原廠件?瑪莎拉蒂車主欲退貨遭拒
2018汽車后市場創新發展峰會在貴陽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