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新聞網訊 (記者王粲)“剛剛過去的一年空氣質量確實變好了,空氣比以前清新多了。”百花公園一位晚練老者近日深有感觸地說。
去年以來,我市狠抓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根據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結果,2017年我市pm2.5年均濃度56微克/立方米,位居山東省第5位,比去年同期下降23.3%,改善幅度位居全省1位,較2013年的121微克/立方米下降65微克/立方米,降幅達到53.7%,全面完成了國家大氣考核下達的63微克/立方米目標任務,位居京津冀傳輸通道城市第1位;優良天數218天,同比增加12天;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6.37,同比改善11.5%,改善幅度位居全省第1位。
出實招干實事攜手向大氣污染開戰
在大氣污染防治的過程中,每一微克污染物濃度的下降,每一天優良天氣的增加,都凝聚著市委、市政府治理大氣污染的決心和全市上下的艱辛努力。
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常態化帶隊開展督導調度、明察暗訪,市人大、市政協多次開展特別視察、專題調研等活動。劃分了24條工作線,全部由市級領導擔綱主抓,各級黨委、政府嚴格落實屬地責任,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抓、負總責,分管領導、業務主管部門靠在一線、具體推進。將治污任務和責任分解落實到鎮街、村居、企業,構建起黨委領導、政府負責、人大政協監督、部門齊抓共管、市縣鄉村上下聯動的環保大格局。
堅持精準施策,構建專家把脈、導則引領治理體系。研究制定了24項大氣、水污染防治技術導則,配套出臺了實施方案和考核辦法;并根據國家和省新標準、新要求,4次進行修訂和完善,探索出了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嚴織密治理體系、實施生態保護修復等新的治理模式。
嚴控揚塵污染,全市266個建筑工地納入四級視頻監控系統,安裝pm10監測微站321臺;在全省率先實施防塵員制度,481名防塵員每日巡查,監督落實建筑工地“八個100%”治理措施。嚴控燃煤污染,將省定燃煤電廠機組超低改造范圍擴大到10蒸噸以上鍋爐,全市176臺燃煤機組(鍋爐)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嚴控機動車污染,對14家違規環檢機構進行停業整改;查處未添加車用尿素、不正常使用dpf設施車輛480輛,處罰“冒黑煙”車9514起。強力推進“散亂污”企業清理,全市2069家“散亂污”企業已全部完成清理取締或改造提升任務。深入水面源污染整治,先后組織了河道排查整治、漁業養殖整治、城區黑臭水體整治、非法小碼頭取締、沿湖沿河畜禽養殖清理等系列行動。
出重拳嚴查處鐵腕治污減排
出重拳、嚴查處,方能產生震懾力;向污染宣戰,必須亮利劍、動真碰硬。面對群眾日益增長的環境訴求,全市環保部門不斷加大執法力度,形成了“對環境違法‘零容忍’”的環境執法“新常態”。
我市將環境質量逐年改善作為區域發展的約束性要求,納入領導干部政績考核內容,制定出臺濟寧市環境保護工作考核辦法、問責辦法,嚴格落實環保考核、生態補償等相關制度辦法。組建督察組常態化督導巡查,對進展緩慢的部門單位,及時提醒、跟蹤督辦;整改不到位的,按照“不負責就追責、不擔當就挪位”要求,該問責的問責、該處理的處理。去年以來,全市約談縣市區主要領導6人、分管領導30人、鄉鎮負責人38人,問責497人。
堅持“找問題、堵漏洞、補短板”的原則,我市連續開展了“百日集中攻堅”、“利劍治污”“大接訪”“大快嚴”環保執法集中行動,集中解決突出環境問題2327個。對全市156個鄉鎮及所屬村居,進行為期3個月的交叉大排查、大執法、大整改。對問題企業以“治病”整改為主,開出“環保藥方”限期整改;不搞“一關了之、一拆了之”等“一刀切”措施,累計自查企業6644家,發現問題4384個并及時整改到位。綜合采用異地執法、錯時執法、部門聯動等多種方式,對違法排污保持高壓嚴打態勢。每月開展一輪異地執法檢查活動,已組織開展17輪、立案查處環境違法企業310家。與6市環保部門簽訂了邊界地區環境執法聯動協議書,深入推進行政邊界地區聯動執法交流合作。去年以來,全市共行政處罰1.5億元,環保公安聯合查處112件,行政刑事處理154人。
線上監控與線下監管有機融合
我市積極探索“互聯網+環保”新路徑,投入資金2.4億元,建設濟寧智慧環保監管平臺,在全國首創“城市大氣環保管家”決策支撐體系。按照“一網、兩線、三面、多點”的基本架構,建設濟寧智慧環保監管責任體系,既有14條黨政同責工作線,也有11個行業主管部門一崗雙責工作線。
推動線上監控與線下網格化監管有機融合,在線上,實現了對全市環境質量及污染源排放情況的實時監測、動態分析、不間斷管控,全市共新建覆蓋每個鎮街的空氣自動監測站156個、空氣自動監測微站175個、面源pm10監測點位998個、監控視頻4958路;在線下,設立縣級環境監管網格14個、鄉鎮網格162個,招聘專職網格員918名;配備巡邏車、執法記錄儀等執法設備,強化業務培訓,實行“一員三檔”,配套建立了24小時值班值守、線上線下聯勤聯動、現場包保巡查、問題清單“周通報、月排名”、督導檢查及績效考核等“五大”保障機制;建立起“線上千里眼監控、線下網格員聯動”的新型環保監管模式。
隨著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戰役的全面、持續打響,我市環保工作也得到越來越多群眾的信任。一些網友通過微博、微信表達了對這場聲勢浩大治污戰役的看法,“守土有責,不僅是地方政府、官員的責任,也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百姓之責。”
仙游農信社開通“云閃付”APP
綦江:打通鎮大堰塘社區開展煙花爆竹專項檢查
暖新聞!4歲男孩走丟哇哇大哭 男民警邊當“保姆”邊尋親人
寧波航天科技體驗中心來了!帶你體驗神秘的太空世界
湘潭楊梅洲大橋首件箱梁完成澆筑
砥礪前行奮力治污——濟寧市持續推進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紀實
吳學龍:80后調解能手
方城縣:方城清河鎮: 堅持黨建引領 助推掃黑除惡專項斗爭
國際足聯年度最佳陣容候選名單出爐,皇馬歐冠奪冠班底悉數在列
鐘祥市豐樂鎮村民搶收大蔥
關于組織開展2018年“防汛抗旱宣傳月”活動的通知
鑼鼓塔街道召開應對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工作調度會
寧德市區人民公園等一批園林項目正在加快改造提升
隆昌市開足馬力促工業企業復工復產
科技育苗助力增產增收
武平涉案財物管理中心竣工
澆筑護坡堤岸擋水墻
全市商務系統召開會議研究擴大消費對策
九江修水一男子外出就餐被玻璃砸中 法院判決餐館賠償損失
蘇州市人大常委會視察兩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