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1歲的王汝蘭,能單獨完整制作二十多個單燈品種。
仙居古鎮(zhèn)皤灘,有一個流傳千年的習俗——每逢元宵佳節(jié),百姓家家戶戶門前都要點一盞花燈。每每此時,古鎮(zhèn)便會籠罩在一片流光溢彩中,煙火人間,安寧祥和。
花燈沒有骨架,玲瓏輕巧,從點點針孔中彌散出柔和的光,像嬌艷的花盛開出最絢爛的模樣,散發(fā)幽幽芬芳,直抵人心。
人類追求光明,白天汲取日光,黑夜點燃蠟燭,而后又馴服了燈光。但無論光源如何變化,仙居針刺無骨花燈,都是光明最美好、最溫煦的樣子。
2006年,仙居針刺無骨花燈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2018年5月,81歲的皤灘老人王汝蘭,被公布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與花燈結(jié)緣
皤灘的雨忽然又下開了,淅淅瀝瀝,忽大忽小。店家匆忙地把幾籃子售賣的楊梅拎回屋里;三兩游客小跑著從門前經(jīng)過,“咯噔”踩響了青石板;正是午飯時間,隔壁的酒家狀元樓拉響了廚房的抽油煙機,生火做飯……
王汝蘭伏在桌邊,湊著臺燈發(fā)出的光亮,用針筆在卡紙上刺著圖案。屋外的一切似乎都與她無關(guān),老人只是重復著單調(diào)的動作,一針一眼,安安靜靜,連架在她鼻梁上的眼鏡都紋絲不動。
時間仿佛靜止了。
“急躁是做不好花燈的。”老人抬頭說了一句,又低下,緊了緊針筆,開始針起針落。這個看似簡單的動作,被認為是仙居花燈制作工序中最耗費精力的——一針一針,一盞花燈要刺出數(shù)萬到上百萬個針孔,稍有不慎刺壞了針距,紙片必須廢棄。
時光,就這樣在老人的針尖下流淌而過。
從30多歲正式學做花燈開始,到現(xiàn)在,王汝蘭與花燈已“相處”近半個世紀。
上世紀40年代,王汝蘭讀小學六年級。恰逢節(jié)日,老師要求學生動手做一盞花燈。她不會,喊來爸爸教,很快做出了好看的兔子燈、五星燈。這是她對花燈最初的記憶,只不過這時的花燈是穿著骨架的。
小學畢業(yè)后,王汝蘭便不讀書了,在家務(wù)農(nóng),漸漸長大。
有一年的元宵節(jié),皤灘鬧花燈,掛了滿街的針刺無骨花燈,雖然樣式簡單,顏色也單調(diào)得只有紅、黃、綠,但燭影斑駁,熠熠生輝。她眼都不眨,心里想,“這么好看的花燈,我要是會做多好。”
王汝蘭開始邊學邊做。花燈無骨,全靠膠水粘合,她開始做得總不成型,粘貼的縫隙很大。后來,村頭有老人做花燈,她就站在一邊看,看得聚精會神,半天時間一晃就過去了。回到家,她再拿出工具練習、研究。
直徑0.3毫米的12號繡花針
即便花燈的工藝繁瑣而獨特,王汝蘭已能很熟練地操作了。
先取一張彩色蠟紙,加半透明白紙,再鋪上韌紙,三紙重疊在一起,壓平,便是最基本的原料。
最重要的針刺工具原本是將竹筷從中截成兩半,取一支12號繡花針鑲夾其中的。去年竹筷已被金屬筆套取代,拿在手中更具分量,操作起來也更加靈巧。
在素紙上繪出擬好的圖案,從花鳥山水到肖像文字,一切皆可繪制。
然后便是針刺了。針筆拿在手中,戳于紙上,落針收針之間,針孔成片成片綿延開來,勾勒出鮮明清晰的線條。
針刺完成后的各組紙片,輔以白膠,變幻成荔枝、寶石、西瓜、花瓶、蓮子等各種形狀,再加固整體,上燈,二十多道工序后,花燈綻放。
王汝蘭說,做一盞花燈,一般要花費7天時間,至少要刺10萬針。若是更復雜些的大燈,則要半個月到數(shù)月,刺幾十萬針甚至上百萬針。
仙居針刺無骨花燈對針刺要求極高,每針都需勻稱平穩(wěn)。針孔若是刺偏了,透出的光亮便模糊成一片;若針孔大小不一,光便沒了線條。
花燈以光顯美,王汝蘭絕不會允許這些情況發(fā)生。所以,每當針刺時,她都凝神貫注,身心寡靜,下力勻稱。那支直徑只有0.3毫米的12號繡花針,成了她身體的一部分。
半晌,老人放下手中的針筆,抬頭微笑,“花燈成本不高,主要是功夫。”
仙居花燈樣式繁多,王汝蘭能單獨完整制作二十多個單燈品種,包括荔枝燈、菊花燈、圓球燈、小宮燈、寶石燈、花瓶燈、珠蘭燈、花籃燈、喜字燈等等。
后繼有人
2004年,杭州宋城舉辦了一場全國民間絕藝大賽,王汝蘭在杭州工作的兒子直接給她報了名。這個幾乎沒有走出過古鎮(zhèn)的老人下意識就拒絕了,連連擺手,“我不去參加,我嚇得手都在抖。”
但最后她還是去了,并拿了個金獎。宋城景區(qū)請她留下成立一個針刺無骨花燈的景點,中午12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按月發(fā)工資,待遇很不錯。
但兩年后,她又回了皤灘,“仙居的花燈,還是得回仙居來做。”
數(shù)年里,王汝蘭收了20多名徒弟。其中最得她真?zhèn)鞯模闶莾合眿D陳彩平。
陳彩平嫁到皤灘,初見花燈就入了迷。這份著迷,讓她堅持學習了25年,盡得婆婆真?zhèn)鳌H缃瘢谕跞晏m的指點下,她已青出于藍勝于藍,成立了“陳彩平名家工作室”。去年,她的作品仙居花燈《和顏悅色》還獲得了第十三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優(yōu)秀民間工藝美術(shù)作品,引來無數(shù)贊譽。
李榮燦在市委議軍會議上強調(diào)---堅決扛起黨管武裝政治責任奮力推進國防建設(shè)與經(jīng)濟社會協(xié)調(diào)發(fā)展
市交通運輸局學習貫徹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動員大會和市扶貧開發(fā)領(lǐng)導小組(擴大)會議精神
臨港集團發(fā)行首筆境外美元債,驚艷亮相國際投資市場
市質(zhì)監(jiān)局快速響應(yīng)市委巡察 堅決落實政治巡察要求
宿州:32個市級充分就業(yè)社區(qū)獲“星字號”
王汝蘭:古鎮(zhèn)匠心
青島新版“中考成績報告單”發(fā)布 這幾個方面有變化
市政府副市長邱虹深入龍山景區(qū)調(diào)研春節(jié)期間旅游安全工作
荊門打響2018“掃黑除惡”第一槍
東莞力爭三年實現(xiàn)城市更新3萬畝 推動100萬人提升學歷技能素質(zhì)
市運管局部署2017年度我市駕培機構(gòu)質(zhì)量信譽考核工作
韓法院19日將宣判“世越號”遇難者家屬索賠案
西寧市委“兩新”工委以“3545”舉措推進“兩個絕對”具體化
河北·遷西2018年北京招商推介暨項目簽約儀式隆重舉行
冷空氣攜雨來襲
楊寨衛(wèi)生院舉辦憶屈原話廉政詩歌誦讀活動
下班高峰受傷孩子堵路上 民警拉響警笛用警車將其送醫(yī)
連云港市職工健身運動會氣排球比賽落幕
市科協(xié)開展科技專家助力鄉(xiāng)村振興行活動
路橋區(qū)老年大學藝術(shù)團有一支義工服務(wù)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