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山書院舊址
中國江西網吉安訊 記者周茜報道:在神奇秀美的紫瑤山腳下,坐落著江西最早的書院——匡山書院。千百年來,這片豐腴的土地書聲瑯瑯,文脈永續,恢復高考之后更是先后產生多名博士,這讓苑前鎮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博士之鄉。
羅韜雕像
“羅韜講學”
說起匡山書院,就不得不提它的創建者——羅韜。羅韜(公元886——969年),字洞晦,一字晦夫,號匡山,吉州泰和人。從小他便有志于學,長期刻苦的學習使他學富五車,成了當時遠近聞名的學者。代后唐初,羅韜被征授為長沙通判,到任后廉潔奉公、勤政為民,有很好的政績,受到皇上的褒獎,幾年后因病告退,回到家鄉,從此隱居鄉村,娛于山水,以教書育人為業,不再步入仕途。羅韜回到泰和后,便來到風景秀麗的匡山居住,更潛心于學,決心隱居終身。因他學問淵博,品行又高潔,故四方來求學的人越來越多。為滿足青年的要求,羅韜便將書院建于匡山之下,地址便是如今的書院村,以育賢才。后來,這事傳到朝廷,李明宗于長興三年(公元932年)八月敕賜“匡山書院”匾額,匡山書院的名氣就大了,而且影響到后世。元末,書院毀于戰火。羅韜后裔曾三次重修,至清仍為講學之所。一千多年間,許多學士慕名來游覽,羅韜辦學的故事也廣為流傳。
一千多年來,匡山書院雖幾經搬遷興廢,但始終書聲瑯瑯,文脈永續,培養了大批人才,書院文化也源遠流長,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后人。自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以來,30多年間,這片豐腴的土地先后產生63名博士,占全縣博士總數的五分之一,苑前鎮8個行政村,幾乎村村有博士,平均每500人就有一個博士,羅韜的故鄉也被譽為博士之鄉。
如今,書院文化也成為了苑前鎮的一張響亮的名片。2013年,苑前鎮投資1500多萬建設仁善廣場,并于2014年建設完成。仁善廣場總占地面積4000余平方米,以“秀美仁善河、傳遞正能量”為理念,以博士廊、將軍碑、匡山書院的歷史等為主題,整個廣場充滿了濃郁的紫瑤文化氣息,也成為了當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標志。幾年來,仁善廣場讓苑前的書院文化廣為傳播,使人們在休閑中得到書院文化的熏陶,激勵一代又一代的苑前兒女積極向上、奮發有為。
峽江:送資金 送技術 農業干部深入基層幫扶忙
五華區紅云街道開展“九九重陽節、敬老愛老”人大代表進站慰問活動
市國土房產局對窗口進行暗訪檢查
鄲城全面推進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態化
上海抽象畫展在寧波美術館開幕
泰和苑前鎮:文脈永續的書香地 30多年走出63名博士
廣發銀行“跨境瞬時通”升級版正式發布
朱用文現場調研景區移民搬遷相關工作
7月16日起802路公交線路延伸至尚水街
恩施州城進入用水高峰期日供水缺口3萬噸
市教育局發布《招生預警公告》 警惕這9種招生詐騙伎倆
長春市工商局發布網購機票消費提醒
金華山雙龍電站紅色旅游繪新篇
海參奶奶2018行業品牌戰略合作發布會召開 重塑海參深加工產業格局
省運會青少年組體操比賽收官 懷化選手楊定鍇包攬四金
伊川縣開展“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宣傳活動
平橋區融媒體中心掛牌成立
天津偵破知識產權侵權大案 查獲假名牌服裝萬余件
宜賓市一中召開2016級“補胎式”一輪復習培訓會
市工商局開展專項督查加強信用分類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