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頭山被譽為北回歸線上一片難得的綠洲。這是采訪組成員登上象頭山阿公髻。 本報記者王建橋 攝
山高林密怪石嶙峋,溪谷清幽飛瀑急傾,高山平湖玉帶明珠……雄奇的象頭山,猶如一顆綠色明珠點綴在珠三角這片工業叢林之中,散發著綠色惠州無窮的魅力。
這片北回歸線上難得的綠洲,是一屆接著一屆惠州市委、市政府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久久為功,是一代又一代惠州林業人默默堅守用青春呵護出來的,也是惠州綠色發展之路上的生動注腳。
象頭山是大自然贈予惠州人民的一大瑰寶。在建設美麗中國的征途上,惠州正加速轉變發展方式,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書寫美麗中國惠州篇章。
象頭山是全省林業系統8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之一,也是粵東唯一森林生態類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森林保護·探究
象頭山,古稱象嶺、象山,位于我市北部、博羅縣境內。《博羅縣志》記載:象頭山,東西延亙一百廿里,南北七十余里。其緊貼北回歸線,有北回歸線上一片難得的綠洲美譽。
作為粵東唯一森林生態類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象頭山不僅是東江重要水源涵養林,更是我國南亞熱帶地區難得的物種基因庫。保護好象頭山,對于保護東江的水源、水質,保護南亞熱帶生物的典型性、多樣性,以及保護沿海地區的生態平衡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讓我們欣慰的是,在我市數代林業人的堅守和保護下,象頭山這片難得的北回歸線綠洲,正呈現出一派生機蓬勃的新景象,成為我市城市北部牢固的生態屏障。
緣起
保護珍稀特有動植物
惠州鐘靈毓秀,地處博羅縣的象頭山以其“物種寶庫、南粵奇觀”著稱。懷著對這座名山的憧憬,記者日前驅車深入象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探訪。
在進入保護區宣教中心路口處,有一塊警示牌很醒目,上面寫著生物多樣性保護開創者、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愛德華·威爾遜的一段著名語錄。
“當今地球最可怕的災難是什么?可能不是能源耗盡,不是經濟崩潰,不是有限的核戰爭和國家間的侵略,這些人類的創傷可以用幾代人的努力在治愈。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人類對野生生物的摧殘和破壞,導致物種多樣性和遺傳基因的丟失,將是用百萬年時間也無法彌補得了的,不知后代如何寬恕我們。”愛德華·威爾遜是最早宣傳“生物多樣性”概念的人之一,而他的這段語錄被刻在警示牌上,立在保護區界碑附近,時刻提醒著人們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保護好我們的自然保護區。
作為全省林業系統8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之一,象頭山為何要成立保護區,特別是成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意義何在?
“象頭山自然保護區地處經濟繁榮的珠江三角洲,是我國南亞熱帶重要的生物多樣性中心之一。”根據象頭山自然保護區科學考察的結果,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全球同緯度地區土壤嚴重沙化,僅存我國境內廣東、廣西、云南等省區的森林,被稱為北回歸線上的綠洲,而象頭山自然保護區是這片綠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南亞熱帶植物群落的典型代表之一。
此外,象頭山生物多樣性豐富,稀有性強。保護區內已查明的植物有1862種,有脊椎動物419種,其中有國家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61種和國家ⅰ、ⅱ級保護動物55種。保護好象頭山,也就保護了我國許多珍稀特有動植物資源。
值得一提的是,象頭山是東江的發源地之一,而東江又是香港、深圳及沿岸居民的重要飲用水源,保護好象頭山的森林對于保護東江的水源、水質有著重要的意義。
怪石嶙峋,溪谷清幽。
保護
保護區從省級晉升國家級
“在經濟發達、交通便捷、人為活動頻繁、寸土如金的珠江三角洲能留這么大一片自然生態環境的天然本底實屬不易。”在廣東象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羅探基看來,在歷屆各級黨委、政府和林業人的共同努力下,象頭山自然保護區從無到有,從省級晉升為國家級,體現了惠州市委、市政府超前的綠色發展理念,以及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
羅探基于上世紀80年代初剛畢業就被分配到象頭山林場工作,一直到走上領導崗位,擔任保護區管理局局長。30多年來,他始終秉著林業人的堅守,懷著對象頭山的熱愛,見證著象頭山保護區的一次次變化。
新中國成立后,各級黨委、政府為保護和開發利用象頭山作出了不懈努力。據介紹,早在20世紀50年代,廣東省政府在象頭山先后組建了3個國營林場,開展林業生產經營活動;70年代中期,博羅縣又在山內沿小金河進行過一次大規模植樹造林運動。
時光回溯至上世紀80~90年代,伴隨著改革開放大潮,深知生態環境保護重要性的惠州,高度重視林業發展。為此,從1992年初開始,惠州市林業主管部門組織專家教授花3年時間對象頭山的自然環境、森林資源等進行科學考察,制訂強化保護方案。
1998年12月,廣東省政府批準建立“象頭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并設立管理處和6個保護站,有效地保護了象頭山的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
進入21世紀,惠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將生態環境保護和自然保護區建設納入全市社會經濟發展總體規劃,其中把象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申報和建設作為生態環境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從2000年開始,我市準備象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申報工作。由于保護區位置優越,升級條件充分,2002年7月,象頭山自然保護區經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2年8月,廣東象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設立,從此象頭山的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惠州森林行大型全媒體采訪活動首站走進象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發展
堅持保護優先合理利用
20年來,象頭山自然保護區秉承保護為主、保護與科研并重、適度開發的原則,堅持保護優先合理利用,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保護區成立以來,特別是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來,保護區內自然生態系統保持良好,生物多樣性指數不斷提高,周邊群眾生態保護意識不斷加強,已成為自然資源保護、生態宣傳教育和科研監測的重要基地,為惠州社會經濟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
目前,保護區建成了生物防火林帶60公里,埋設界碑7個、界樁1450個,樹立宣傳牌80塊,成立了保護區派出所和森林防火隊,大幅減少了亂砍濫伐、濫捕濫獵等案件的發生。
保護區還建成了數字化監測與管護平臺,共建有野外監控視頻點17個,能對保護區70%的面積進行視頻監測。同時,可以對森林火災、生態環境及生物多樣性進行監測與巡護,并對樣地監測數據和定位站觀測數據進行同步傳輸。
如今,保護區與多家科研單位及院校合作研究,對保護區物種進行跟蹤觀察、建立觀測點和物種調查研究活動。建有科研宣教館、科普宣教長廊和生態教育徑,我市8所小學、4所中學已把保護區作為科普教育基地和第二課堂。象頭山自然保護區的科學考察價值和生態、環保教育已日見端倪。
象頭山生物多樣性豐富,保護區內已查明的植物有1862種。
森林人物·講述
曾洪安:護林是熱愛也是責任
在象頭山漫漫山林間,有這樣一群護林人,他們春夏秋冬、日復一日,與綿延茂密的山林融為一體,與蚊蟲相伴,聽松濤歌唱,默默守護著一片片珍貴的山林。日前,記者走進象頭山深處,傾聽護林員曾洪安由過去狩獵轉變為植樹護林的故事。
時間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當時象頭山還未成立自然保護區。為了維持生計,居住在博羅羅陽小金村四角樓村民小組的曾洪安不時與親友上山捕獵果子貍、野豬等野生動物。
上世紀90年代,隨著象頭山省級自然保護區成立,狩獵行為被禁止,曾洪安在放下狩獵工具的同時,思想觀念也隨之產生了變化。
正是懷著這顆感恩自然的心,2008年保護區招聘熟悉山路的護林員,曾洪安當仁不讓成為了其中一員。從此,他便開始了在外人看來繁重而艱辛的護林工作,每天開車加步行巡邏數十公里山路。
不覺間,今年56歲的曾洪安已在象頭山守護10個年頭了。他坦言:“對我來說,護林工作是出于對森林的感情和熱愛,更是一種責任,不在乎收入多少。”
用腳步兌現無聲的誓言,用生命澆筑綠色的豐碑。在曾洪安看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將堅守象頭山,保護好這片青山綠水,讓我們的子孫后代享受這個綠色大氧吧。”
曾洪安放置紅外線照相機拍攝動物蹤跡。
知多點
保護區是生物物種貯備地
自然保護區是指對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義的自然遺跡等保護對象所在的陸地、陸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劃出一定面積予以特殊保護和管理的區域。
保護區是生物物種的貯備地,又可以稱為貯備庫。它也是拯救瀕危生物物種的庇護所。自然保護區保留了一定面積的各種類型的生態系統,可以為子孫后代留下天然的“本底”。按照保護的主要對象來劃分,自然保護區可以分為生態系統類、野生生物類和自然遺跡類3類。
保護區劃分為三個區
象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0696.9公頃,其中核心區3739.5公頃、緩沖區3149公頃、實驗區3808.4公頃。
國家重點保護動植物大部分分布在核心區內。核心區的主要任務是實行全方位保護,發揮其生物資源庫和涵養水源的作用,并在局部地段從事科學觀測、調查。
緩沖區每天都有護林人員在巡邏,以防止森林火災,防范偷獵,防范亂采濫伐,做好森林病蟲害的預測預報。
實驗區是科學研究和生產實驗基地,也是開展科學教育、提高人們素質的重要場所,擔負著整個自然保護區的科學研究和科普教育任務,同時也是馴化、繁殖珍稀瀕危動植物的場所。保護區也準備在實驗區開展生態旅游。
象頭山被譽為北回歸線上的綠洲。
溫馨提示
誠邀志愿者保護象頭山
想了解象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各種珍稀動植物嗎?想體驗和參與象頭山自然保護區的日常巡護和資源調查嗎?想為惠州的生態環境保護出力嗎?
記者從象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了解到,保護區計劃成立志愿者服務隊,邀請熱愛大自然的市民、學校團體和科研機構等參加,齊心合力共同建設好象頭山自然保護區。
象頭山自然保護區成立志愿者服務隊將充分動員社會大眾共同參與保護區建設,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共享綠色發展成果。
統籌 本報記者于 澤 曾興華
采寫 本報記者袁 暢 楊 熠 謝寶樹
本版圖片 本報記者王建橋 攝
《國際政要見證廣東改革開放40年》紀錄片在潮州取景
市衛生計生綜合監督執法局嚴厲打擊非法醫療美容專項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效
閱文集團旗下全新女性閱讀旗艦品牌“紅袖讀書”上線
市國土房管局召開既有建筑玻璃幕墻普查工作推動會
我們的節日?中秋‖開軒拜明月 把酒話桑麻
惠州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筑就城市北部生態屏障
杭州多項科創數據占領跑優勢 創業項目增長率連續四年位居全國第一
8月廣元工業用電量增速較上月提高12.2個百分點
祁門縣多措并舉做好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民生工程
上海市財政局關于印發《2018年上海市政府債券招標發行兌付辦法》的通知
臨沂市第八屆沂蒙科技論壇開幕 增強專業知識交流
高新區扎實開展隱患排查
月潭湖旅游開發項目建設即將拉開序幕
崔永輝督辦道路重點項目建設并慰問一線建設工人
杜集區舉行黨員領導干部“講嚴立善新”專題警示教育報告會
全國政協調研組來綿調研
省運會青少部武術套路比賽 揚州小將昨摘一銀一銅
廈工成功簽下4000多萬元大訂單 將向東南亞出口200套產品
我市針對商事制度改革“堵點”和“痛點”把脈開方
三亞市紀委市監委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