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市第一資源熱力電廠迎來了今年首個公眾開放體驗日。為建設更加干凈整潔平安有序的城市環境,市城管委開展“月月有開放,季季有體驗”的“城管開放體驗日”系列活動,每月18日作為垃圾處理設施開放日,邀請市民參觀廣州市第一資源熱力電廠二分廠。
垃圾燒剩的爐渣會制成市政用環保磚
作為全國第一批集中向公眾開放的環保設施和廣州市城管委開放體驗系列活動的一部分,本次公眾開放活動吸引了包括社區居民、高等院校等在內的近100人參加。
開放日當天,參觀人員共分3個批次進行了參觀,在講解人員的引導下,饒有興趣地參觀了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工藝流程、設施實物和模型、觀看相關科普影片、了解環境污染治理及生活垃圾分類知識等。
“該廠煙氣排放均采用世界先進的“爐內脫硝+半干法脫酸+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塵”處理工藝,主要指標的排放標準更是達到或優于歐盟標準,而且排放數據實時向公眾和政府部門公布,接受各方監督。”據展廳的工作人員介紹說,垃圾進入負壓狀態的垃圾儲坑后產生的臭氣被抽進爐內焚燒,保證臭味不外漏,滲濾液經李坑滲濾液處理廠處理后,全部循環再利用,實現污水零排放。而燒剩的爐渣都會制成市政用環保磚,實現循環再利用。
學生坦言:讓我更加深入了解垃圾如何處理
在參觀過程中,參觀人員紛紛表示沒用聞到臭味,與印象中的垃圾焚燒廠不一樣。記者發現參觀人員中有不少學生,他們一邊認真聽講解員講解,一邊還在本子上做記錄。“這次參觀活動讓我更加深入了解垃圾如何處理,垃圾處理跟我想象中不一樣,以前只知道垃圾填埋,周圍應該會很臭,我們在這沒聞到什么臭味。”在廣東第二師范學院讀大三的湯學生說道。同行的劉同學告訴記者,她感受最深刻的一點是垃圾燒剩的爐渣會制成市政用環保磚,當然參觀也顛覆她之前對垃圾焚燒廠的印象。
另外,現場參觀的還有從荔灣過來的60多歲的楊爺爺,他說:“我是自己做地鐵做了兩個多小時來這的,來這觀看讓我對垃圾分類有了認識,平時自己要自覺做好垃圾分類,也會讓家人注意的。”
廣州垃圾保持每年10%的增長
據悉,廣州市第一資源熱力電廠每天的垃圾處理量在3000噸以上,年處理量在110萬噸左右,能夠占到全廣州垃圾處理量的15%左右,每噸垃圾可以發電400度以上。
由于我國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工作剛起步,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還在逐漸形成當中,很多居民家庭都沒有把生活垃圾和餐廚垃圾分開,導致送入焚燒廠的垃圾中水分很高,熱值也就較低。今年7月1日就要實施的《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有望改變現有局面。
“我們垃圾的增量還在保持每年10%的增長,蘿崗福山項目上來以后,我們的焚燒缺口大概還有40%多。”廣州永興環保能源有限公司黨支部副書記鄒衛東告訴記者,“隨著垃圾分類的進程,廣州在垃圾分類這塊是相對做得比較好的。但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現在快遞業的發展,垃圾的成份發生了變化導致生活垃圾的熱值每年在往上升,造成我們的處理量有所下降。針對這種情況,我們二期的設計在熱值和工藝進行相應提高。”
廣報全媒體記者張露 通訊員成廣偉
明日立秋 秋老虎發威也能熱死人 好在早晚要涼快了
古村沐新風幸福沁民心——安義縣長埠鎮木馬自然村“文明鄉風”的生動實踐
緊抓文化脈絡 創新而有底蘊
紅海灣舉行 漁業增殖放流活動
省運會青少年部體育舞蹈比賽落幕
市第一資源熱力電廠迎來今年首個公眾開放日
我市打造宜臺文化交流品牌
煙臺解放思想大討論|思想上破冰 行動上突圍 改革上發力
第十五屆省運會傳捷報:衡水二中取得1金2銀優異成績
志愿小河長出發 “愛在童行”文明親子團共同巡河
東莞市城鄉規劃局:強化規劃引領 繪就東莞鄉村振興新藍圖
山西省出臺意見 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將有法可依
我國納米技術研究走在世界前列
深入貫徹《兵役法》 增強全民國防意識
我市“污水零直排區”創建成效顯著
公交隊長的一天
江門市工商局組織觀看江門地方軍史主題展和市基層黨建優秀案例展覽
龍巖:“三大舉措”助推縣級交叉巡察出實效
隨縣國地稅聯合舉辦“防失職瀆職”專題講座
用發現美的眼睛“放大”身邊文明 2018年1月將進行“全民拍”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