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新聞網記者 賈風城 文/圖
“悠悠歲月長相憶,煌煌故土總關情”,泰山區岱廟街道五馬社區有一處鄉情記憶館,收集了300余件建國以來的老物件、老照片,記錄著五馬村的發展軌跡、民俗風情以及文化底蘊。
300余件“年代珍品”喚醒回憶
近日,55歲的五馬社區居民陳玉榮正和其他居民一起參觀鄉情記憶館,一邊參觀一邊向大家介紹哪些照片出自她家的珍藏,照片背后又有哪些故事。
陳玉榮說,鄉情記憶館剛建好的時候,她就領著6歲的外孫女陽陽來參觀,小姑娘特別開心,覺得新奇有趣。“那耕地的木犁我還用過,孩子別說沒見過,聽都沒聽過。短短幾十年,生活變化太大了,那時候做夢也想不到生活能變得像現在這樣好。”她說。
五馬社區“兩委”成員王波介紹,2016年,五馬社區籌建新的社區服務中心時,為凝聚鄉情突出特色,就提出了建鄉情記憶館的想法。居民得知后,大力支持,積極響應。短短幾個月,記憶館就建設完成,2016年7月開放。“展品都由社區的老住戶提供,目前已有300余件。一些書法作品也出自社區居民之手,比如進門處的村史簡介,就是一位80多歲的老人寫的。記憶館的整個布局基本上都由館長章傳忠設計的,他也是社區的老居民。”王波說。
8大展區主題鮮明,時光剪影凝聚鄉情
耕地的木犁、攤煎餅的鏊子、燒火做飯的風箱等生產生活用具,及留聲機、縫紉機、全景立式照相機等當時十分洋氣的物件,在鄉情記憶館都能找到。除了老物件,還有老照片,黑白影像定格了老街風貌、街邊看連環畫的孩子,家門口那條消失的小河……走在鄉情記憶館的長廊里,讓人仿佛穿越時空,置身老泰城。
五馬社區鄉情記憶館設置了“融融鄉情”“民風厚德”“國重于家”“尚教重文”“人文薈萃”“見證變遷”“經濟騰飛”“展望未來”8大展區。展館的正中,還按照上世紀50年代的布置,還原了一個房間,居民家傳的明末桌子、煤油燈、碎花布……細節之處,真實動人。館長章傳忠介紹,為了讓參觀者更好地了解社區歷史,他們對展品的名稱、用途和來歷做了簡單的說明。
“傳家兩字曰耕與讀,興家兩字曰儉與勤……”記憶館的一面墻上還展示了章氏家訓。章傳忠說,家庭有家風家訓,村里也有村規民約,從記憶館的展品中可以感受到,五馬社區風氣正、人心齊,“崇文重教,禮義相傳”。
免費對市民開放,展品將繼續豐富
王波說,社區鄉情記憶館建好后,免費對社區居民和市民開放,迎來了眾多參觀者。下一步,他們將繼續豐富記憶館的藏品,豐富大家共同的社區記憶。
王波說,不同年齡段的人走進這座鄉情記憶館,都有不同的感受。老年人集體懷舊,倍感親切;中年人懷念童年,感悟成長;年輕人飲水思源,憶苦思甜。
記者注意到,鄉情記憶館展區的第八部分“展望未來”之后,有一大片留白。社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那片留白是特意設計的。從五馬村到五馬社區,發展日新月異,居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社區的未來仍待書寫。相信以后,會越來越精彩。
邵陽市開展農業植物檢疫聯合執法行動
政協雅安市名山區第二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預備會召開!看看2017年名山區政協都做了哪些事兒……
伊開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吹響復工“集結號
廈門近期氣溫仍高 或有短時雷雨并伴有雷電
市八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五次會議
社區記憶館 追憶舊時光
天心區先鋒街道南城社區志愿者義務為高齡老人理發
洛陽一拖集團:轉型升級處處新
探神鹿故里 賞花海風情 “洋眼看江蘇”走進畫里大豐
切實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 全黨努力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向陽區領導對轄區供暖情況進行調研
開展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培訓會
市質監局簡政放權工作側記:卸掉“枷鎖” 釋放市場活力
[出行] “十一黃金周”火車票銷售火熱 請市民錯峰出行
肇慶狠抓源頭產業結構調整淘汰落后產能推動轉型升級
武邑中學高考首日剪影:我們輕松應對
桐鄉市現代實驗學校舉行建校十周年成果展示活動
今年“兩會”看些啥?一張圖為你解答
東坑鎮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勝利召開
??谖骞籼N藏海南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