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從山西泥河灣舊石器聯合考古隊傳來消息:經過兩年來的田野調查與考古發掘,考古隊在大同市云州區李汪澗村南發現并發掘了李汪澗遺址。專家稱,該遺址屬于泥河灣盆地舊石器時代中到晚期的過渡,是現代人類起源的重要節點,對泥河灣文化起源、發展、消失的規律性認知,進而揭示泥河灣文化與周邊文化,尤其是周口店北京人文化的關系提供了新的材料。
關于“人類起源”和“現代人類起源”的問題,一直是人類探索的永恒問題,也是世界學術界研究的熱門課題。這個困擾人類自身的千古之謎能否解開,需要大量的考古發現與研究工作來闡釋。從2016年開始,省文物局立項“山西省泥河灣盆地舊石器考古田野調查”項目,并組成山西泥河灣舊石器考古隊,于同年開展野外調查。
在此次調查中,考古隊在大同市云州區李汪澗村南發現了李汪澗遺址。2017年對該遺址進行了地質剖面的清理。今年經國家文物局批準,由山西大學考古學系、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和省考古研究所組成聯合考古隊,對該遺址進行發掘。到目前為止,已經發現遺物594件,其中石制品占到70%,動物化石占到30%。石制品類型有石錘、石核、石片、斷塊、斷片、礫石塊、刮削器、尖狀器等。動物化石中數量較多的是牙齒化石,其中以馬牙和犀牛牙為主;經過初步鑒定可確定的種屬有馬、牛、犀牛、豬、食肉類動物。
聯合考古隊負責人、山西大學考古學系教授李君稱,經初步測試,遺址上文化層的光釋光測年數據為6萬年—3.8萬年,中文化層和下文化層推測年代應早于6萬年或與之相當,地質時代應屬于晚更新世中晚期。舊石器時代中到晚期的過渡階段,是現代人類起源的重要節點,處于晚更新世早期,相當于深海氧同位素3階段。通過對人類的起源與擴散研究表明,這個階段也是解剖學意義上的現代人在全球普遍出現的時期。對mis3階段的深入研究勢必會促進多項重大課題的研究,如現代人類的起源與擴散、舊石器時代人類的生存模式、棲居形態、生產技術、精神方面、社會組織等,從而為進一步探索舊石器時代中、晚期文化的發展變化機制提供契機。此次李汪澗遺址的發現,為泥河灣盆地舊石器考古添加了新材料,為構建“大泥河灣”舊石器文化的整體面貌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市區公園管理中心回應:系撒石灰和藻菌防治藍藻
鄧世昌紀念館保養維護將閉館半年
增加課內外身體活動可提高數學閱讀技能 首個《兒童青少年身體活動指南》發布
關于天臺縣2011年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結果的通報
東麗區加強土地管理工作
大同李汪澗發現現代人類起源重要節點
含山縣城投公司組織華陽西路青崗河橋工程經濟技術評審
全面落實法治政府建設要求
市統計局志愿者積極參加義務植樹活動
又到荷紅蓮碧時 西湖首批荷花提前綻放
市衛生計生局周津明副局長率隊督導新會區古井鎮創文工作
凌晨撞人致死駕車離開 半小時后自首仍屬肇事逃逸
蘇州調研藍藻防控與太湖應急度夏工作
農村能源建設扶貧專項:化“腐朽”為神奇實現沼氣與循環農業融合發展
山東首個微納衛星在煙臺研制 將形成“智能”衛星網絡
磐石:培育綠色優質稻米打造電商品牌
武漢出臺民辦培訓機構管理辦法 禁止培訓機構面向小學生舉辦競賽
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宿城民警走訪慰問百歲老人
甘肅臨洮:“護花使者”催生花樣扶貧經濟
教你一招識破非法集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