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打造“雙引擎”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廣大創客,尤其是青年創客提供了很好的平臺,營造了濃厚氛圍,涌現出一批奮發有為的青年創客典型。
從高校辭職后回鄉做菜農
30歲出頭的馬濤從南開大學畢業后就留校工作,并在那邊成家。在很多人眼中他是幸福的,然而他卻突然辭職了,要回到老家阜陽。
“高校的工作待遇不錯,干嘛要回農村吃苦?”馬濤的父母很不理解。他們不知道,馬濤一直有一個創業夢。
一開始,馬濤打算辦一個輔導班,但在了解蔬菜市場的過程中,他發現阜陽人吃的蔬菜大部分來自山東等地,本地蔬菜大棚太少。
于是在第一年給予土地免費租賃的政策優惠下,他在潁州區三合鎮王莊村流轉土地300畝,創建了自己的蔬菜基地并創辦了阜陽市萬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目前,他的公司擁有配套冷鏈設施、產品分揀包裝中心、電商物流中心等,年交易額達5000多萬元。
“我們的特色是產供銷一條龍。本地蔬菜的供應實行訂單制,從大棚到超市,市內送貨時間不超過20分鐘,以保證蔬菜的新鮮度。”馬濤的蔬菜基地因采用高科技、智能化種植,一年四季都有茼蒿、香菜、苦苣菜、奶油毛白菜等特色蔬菜供應,本地主要面向大潤發、華聯等200多家超市批發。
公司發展越來越好,帶動了20余戶貧困戶就業。
從上市公司辭職后,培育起食用菌
2016年山西財經大學畢業后,徐蒙蒙到外地一家上市公司負責財務工作,收入可觀。但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產生了辭職回鄉創業的念頭。當時,徐蒙蒙回鄉看到大量的秸稈被廢棄,堆放在地頭溝塘污染環境。他感到特別可惜,就琢磨著怎么能把秸稈變廢為寶。
通過考察,徐蒙蒙發現利用秸稈生產食用菌是一個很有前景的項目。說干就干,他在會龍鎮閆老村流轉135畝地,大規模培育赤松茸、姬松茸、白靈菇等市場緊俏的食用菌。
徐蒙蒙創業之初也遇到資金不足的難題,而縣里恰好有相關項目,給了他大力支持。2017年初,他注冊安徽神州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采取“基地+公司+貧困戶+電子商務”的一體化運營管理模式,進行規模化、標準化生產。
目前,他的產品出口日本、韓國,公司年利用秸稈1000噸,年銷售額達200萬元,帶動50戶貧困戶脫貧,吸納170人就業,帶動76戶貧困戶就業。
“國家現在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平臺,作為年輕人,我們要利用好平臺,在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帶動更多鄉親脫貧。”徐蒙蒙說。
從外企辭職后,運營“我的扶貧雞”項目
近年來,團市委通過舉辦阜陽青年說、青春創富故事會等,在全市營造青年建功立業的良好氛圍。特別是在各類創業大賽中,很多有志青年脫穎而出。
參加創業扶貧大賽的85后“白領”陳雪,從東南大學畢業后,就職于世界500強外企中國總部,10年里做過銷售、技術和市場,年薪幾十萬。但是,2014年她毅然放棄高薪工作,回到家鄉創業。
“這里是我的根,我在外面工作越久,越找不到歸屬感。”今年5月,陳雪選擇加入阜陽具有活力的創業團隊——田園居,成為“我的扶貧雞”眾籌項目負責人,開啟了扶貧之旅。從6月至今,項目規劃、組建團隊和營銷落地等都在有條不紊地開展中,即將正式上線。
“我把自己付諸于這項事業,希望我的微薄之力能幫助到更多的人。”陳雪說,家鄉的政策越來越好,家鄉的發展越來越好。在全市招商引資的大環境下,更多的年輕人選擇回到家鄉創業,既能夠為實現自身價值找到平臺,又可以帶動家鄉發展。
“我們主要抓青年創新意識的培養,通過開展一系列活動,為他們提供更好的服務,在全市青年中打造了人人想創業、人人敢創業、人人創成業的良好創業氛圍,讓他們在家鄉的這片熱土上快速生長。”團市委副書記王靜表示,廣大青年返鄉創業,能夠促進資金、技術、信息、人才等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也能為當地群眾乃至貧困戶,提供就業平臺,帶動群眾脫貧致富。
隆昌市擔當多面角色當好企業發展“服務員”
國土資源局召開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
譙城一加工場封閉料場防揚塵
九江海事局彭澤處積極開展“雷霆2018夏季攻勢”打擊非法采砂專項行動
紹興書畫家獻禮“八八戰略”15年
這些有為青年逐夢創出精彩
鳩江區灣里街道文化站聲悅合唱隊赴港演出
助力健康扶貧 海口鳳翔街道開展防治出生缺陷主題宣傳
長春市公安消防隊里過小年兒 做燈籠貼福字
惠州多家農業龍頭企業參加中國首屆國際大米節
水利建設專項督導解癥結 戍浦江河道整治工程下月復工
丹東先進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在創新中做精做強
一片“葉”的分量——峽江煙葉產業助力脫貧攻堅紀實
嵐山“三箭齊發”提升養老水平
蘿北縣國稅局發放降稅“禮包”納稅人樂享政策紅利
全國農交所系統首個“閑置農房使用權規范流轉”項目在德陽啟動
方便到家!華潤燃氣跟隨網格員入戶保安全
臨泉縣老集鎮“四到位”掀起農村巷道建設高潮
找準“痛點” 開好“藥方” 對癥下藥我市大力推動村級檔案建設實現新跨越
朱永新委員:盡快完善國家兒童營養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