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多角度展示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及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推動江蘇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切實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 6月8日,江蘇省文化廳(省文物局)和鎮江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了“江蘇省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場城市系列活動”。省文化廳廳長楊志純、副廳長吳曉林,鎮江市副市長孫曉南、市政府副秘書長楊毅、市文廣新局局長周文娟出席了活動開幕式,江蘇省各縣市區文博工作者代表等100余人參加了活動。
開幕式現場
6月8日上午9點,江蘇省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開幕式在鎮江博物館舉辦。鎮江市副市長孫曉南致辭,介紹了鎮江市的發展情況。
省文化廳副廳長吳曉林在講話中強調了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的重要意義,倡議要積極營造大力保護文化和自然遺產的社會氛圍。
省文化廳(文物局)領導、鎮江市領導向江蘇省13個市文廣新局贈送了“觀歷史 品文化——“江蘇文物”微信口袋書。
記者了解到,今年的主場城市系列活動主要包括“江蘇省文物保護利用成果展”、“流韻——江蘇大運河文化帶出土文物精粹展”、博物館文創產品全省聯動展銷等三個主要項目,促進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當下生活,讓廣大群眾有機會在家門口直接感受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
“江蘇省文物保護利用成果展”用81塊展板,設置展線引導觀眾參觀,通過文字和圖片反映展覽內容,全面展示江蘇全省文物保護利用總體情況和文物保護、文物安全、考古發掘、博物館公共文化活動、文創產品開發、綜合管理等成果。
“江蘇省文物保護利用成果展”展場
省文化廳、鎮江市領導參觀“江蘇省文物保護利用成果展”
“流韻——江蘇大運河文化帶出土文物精粹展”匯聚了8市12家文博單位的出土文物精品約150件(套)展品,門類多樣,有不少展品是彌足珍貴的國家一級文物,選取了自新石器時代至明清時期約30處重要遺址、墓葬進行宣傳介紹。以大運河與江蘇運河城市的發展為主線,介紹了大運河與江蘇經濟社會發展的相關情況及近年來大運河沿線城市考古成果,通過出土文物精品集中展示大運河歷史文化的魅力。
“流韻——江蘇大運河文化帶出土文物精粹展”展廳
博物館文創產品全省聯動展銷,在鎮江博物館博蘇堂集中了全省各地文物單位的文化創意產品,展示了全省文化創意開發的最新產品,實現了將博物館帶回家的愿望。
蘇州博物館文創產品
活動舉辦了文化和遺產日專題講座:“大運河——中華文明的結晶與見證”,邀請著名學者朱光亞先生為公眾講述大運河的歷史。
專題講座現場
活動邀請魯力、王金潮、程曉中、李竹、徐鐵城5位各擅專長的文物專家面向社會開展免費文物鑒定活動。
免費文物鑒定活動現場
鎮江博物館開展了“黑白墨韻——博物館里學古技”“五彩鳳游——版畫上的國寶”等活動,普及文化遺產保護知識,吸引群眾廣泛參與。
市民體驗“黑白墨韻——博物館里學古技”活動
市民體驗“五彩鳳游——版畫上的國寶”活動
本次主場城市系列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吸引大量市民前來參與,極大地宣傳了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知識,提升了公眾保護文化和自然遺產的意識。( 文廣新 實習記者昌桐)
【鞏固國家衛生城市成果】改善人居環境 改造農村廁所220座
丁福浩:扮“亮”城市夜景 增“彩”群眾生活
城區公交車行駛中不關車門,很危險!
小微客車年檢 合格標志先發后審
閻莊鎮中心小學開展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
鎮江舉辦省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場城市系列活動
龍崗區住建局節后以嶄新面貌再出發
90后企業家欠下上億元巨款變成“老賴” 如今下落不明
樂亭縣毛莊鎮召開領導班子重點工作安排部署會議
岳陽城管部門拆除一處大型違規廣告牌
青海: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大病報銷比例提至90%
食用不當 春筍變“春損”
爭分奪秒4小時搶修受損水管
全市深化國企改革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綜述
走進雞冠石污水處理廠
人行蚌埠支行赴徐圩鄉鈔湖村開展幫扶活動
濱州市政府10位領導同志工作最新分工
恩施市實施“雨露計劃”走在前列
騰鰲溫泉健康產業接軌國際旅游資源
“互聯網+交通”是未來之勢 業界專家共話互聯網交通發展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