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揚組宣記者趙天
“湖風咋還能‘吹’鼓錢袋子?”這幾天,寶應縣山陽鎮沿湖村干部房連華笑得合不攏嘴,“聽鎮干部說,咱湖蕩地區適合風力發電。這不,湖邊9個村要豎起40臺‘大風車’,轉一年發電2億多度,能讓燃煤電廠少燒6萬多噸煤。”
這個總投資20億元的新能源項目,正是寶應縣山陽鎮黨委書記吳愛平帶領工作人員走出去招商、請進來洽談的成果,2019年并網發電后將增加稅收3000萬元。
任職五年來,吳愛平勇于突破固定思維,主動擔當,攻堅克難,招引培育項目狠抓工業,經濟總量位次“闖”進全縣第一方陣;情系“三農”、心懷百姓,盤活農村集體資產,讓一批經濟薄弱村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
小鎮如何實現破繭成蝶?吳愛平這樣回答:“振興漁鄉,鄉鎮干部逆風也要‘奔跑’,必須在實干中解放思想。”
招引培育近50個優質項目,湖蕩地區“長”出工業強鎮
山陽鎮,南臨寶應湖,西至白馬湖,同寶應縣城隔河相望,過去因交通受限,項目建設一度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短板。
2013年,吳愛平就任寶應縣山陽鎮黨委書記,著力抓工業。他在工作筆記上寫下一句話:“短板”變“跳板”,換“心”也換“芯”。
前不久,山陽鎮城西工業園傳來好消息:總投資10億元的金屬新材料項目全面投產,截至今年9月,開票銷售超6000萬元,預計2019年開票銷售超億元。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汽車、太陽能配件、建筑型材等多個行業,市場前景大好。這個項目正是吳愛平帶隊“搶”回來的項目。
“‘香餑餑’誰家不搶?”山陽鎮副鎮長侯承洲回憶到,3年前,吳書記帶領大家先后10多次赴南京拜訪客商,洽談歷時半年,不斷優化思路,解決企業后顧之憂,一腔熱誠打動了企業老總。“吳書記想得比我們細、干得比我們多。山陽鎮是個能干成事的地方!”企業老總握著吳愛平的手說。
項目開工典禮上,吳愛平一席話振奮人心:集中精力再拿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實項目,讓山陽鎮“跑”起來。
為了優化營商環境,吳愛平帶領鎮干部分別掛鉤聯系各個企業、項目,實施清單式服務,不斷加大園內外基礎設施建設。好口碑不脛而走,小鎮走出了“以企引企、以商引商”的成功路子。
五年間,吳愛平率隊招引培育近50個優質項目,園區企業總數超100家,其中規模企業34家,并形成羽絨家紡、機械制造、電工電器、建筑材料、紙品包裝等多元化產業結構,開票銷售連續五年保持20%左右增幅,成為揚州市“鄉鎮工業示范園區”。
優質項目,既要招引也要培育。吳愛平敏銳地意識到,山陽鎮羽絨產業發展已有30余年,幫助園區20余家羽絨家紡企業做大做強,迫在眉睫。
“老韓,這項工作你得參與!”2015年的一天,吳愛平登門拜訪江蘇寶應大成羽絨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韓維標,攤開厚厚一沓“中國羽絨名鎮”申報材料,請他過目、參與。“一枝獨秀不是春。咱鎮羽絨企業聚起來,產業才能旺起來。”
“一個虛名而已,花這心思,不如多幾單業務來得實惠。”韓維標口中答應,心里卻犯著嘀咕。不過,隨著申報工作不斷深入,韓維標的“舊思維”漸漸發生了變化。
“與其說幫政府,不如說幫自己。”韓維標深有感觸地說,獲評“中國羽絨名鎮”后,山陽鎮先后承辦了兩場全國性產業活動,“山陽制造”一炮而紅,產品遠銷海內外,年產值超20億元。
近年來,山陽鎮還積極推進成立寶應縣羽絨行業協會,建立“園區綜合服務中心”、“羽絨產品展示中心”、“企業兩創服務中心”等,助力全鎮羽絨家紡產業高速發展。
盤活六萬多畝“沉睡”集體資源,一批村莊摘掉貧困“帽子”
如今的山陽鎮,村村通上水泥路,農田灌溉節水高效,金黃稻谷長勢喜人,新農村經濟蓬勃發展。而在前幾年,山陽鎮一半村莊是經濟薄弱村,資源越豐富的村,負債率越高。
上任伊始,吳愛平和鄉鎮干部們一個村一個村地轉,刨根究底找原因。在村干部的條凳上、在老百姓的茶碗中、在田間地頭的烈日下,吳愛平發現,農村“三資”管理不規范問題成了村級集體增收、農民增收的“攔路虎”,危及社會和諧穩定,易滋生腐敗問題。
“蛀牙必須連根拔!”2015年底,吳愛平在一次工作會議上說,黨員干部要勇于挑戰“潛規則”,突破“老框框”,盤活“沉睡”的資產,村集體發展才能注入新鮮活力。
今年8月7日,山陽鎮公民村對李鄭灘728畝塘口進行到期發包。近20名村民代表參加鎮農村產權交易服務中心為該村舉行的集體資產公開招標發包活動,過程透明,信息公示,結果中標價每畝550元。
“原來我們村塘口的承包費每年才幾萬元,現在公開發包每年有400多萬元。”公民村村民陳勇說,對外發包公平交易,競價越高,村集體和村民得到的實惠就越多。
這是山陽鎮為確保農民權益和村集體增收,完善農村“三資”管理的一個縮影。
“山陽鎮有水面、灘涂等資源6萬多畝。由于歷史原因,集體資源長期被少數人低價使用,年租金僅有100元至200元每畝,合同一簽就是10到15年。”山陽鎮農副業助理吉曉洲回憶說,為了讓鄉鎮干部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形成合力,吳書記專門組織鎮農經條線負責人和村支部書記赴興化市沙溝鎮學習農村資源發包工作,成立山陽鎮農村集體資產管理辦公室,出臺農村集體資產管理辦法,創新制度開展農村產權進場公開交易工作。
“集體收入增加了,老百姓成了最直接的受益者。”光輝村村民王庭衛笑著說,集體資源公開發包讓村里有了錢,連續幾年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漁鄉更美了,咱的心也更暖了。”
近年來,山陽鎮村共進行產權交易458筆,成交總金額8200多萬元。一批村莊通過資源的規范發包,成功實現村集體經濟增收減債,摘掉了貧困“帽子”。
上半年恩施州重點項目和扶貧資金項目進場交易197個
愛心企業為郭家鎮小學提供5萬元建設資金
阜陽豪車十字路口玩漂移續:漂移豪車車主被拘留
蕪湖縣建設美麗鄉村 激活美麗經濟
聚焦三輪車、四輪車整治︰嚴抓源頭管理 保證產品質量
漁鄉振興的領跑者——記寶應縣山陽鎮黨委書記 吳愛平
市青少年宮舉辦兒童公益活動
從嚴上要求 向實處著力
國道321線內江城區段大修工程順利完工
【綠園區】長春市“雙網聯動”工作調研組到綠園區調研
“五項加強”大力助推安全生產培訓和考核發證工作----紹興市迎接省局安全生產培訓和考核發證工作專項檢查
濟南貨車實現“兩檢合一” 年審和年檢統一時間 重復項目不再分別檢測
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督查城區餐飲單位煙花爆竹禁放執行工作
軌道交通部件精密制造基地項目開工
醫護人員給癌癥患者慶祝生日 用熱情的溫度延續生命的長度
樂昌舉辦十大名菜烹飪技能大賽展 廚藝風采揚樂昌風味
陳如桂主持召開會議 推進老舊電梯更新改造工作
國安新能源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邱善勤博士一行來榕考察洽談
“國產恐龍”亮相羊城書展
省人社廳考察中國酵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