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教育廳通報了第一批全省教育信息化試點優秀單位,我市宿城一中、碭城一小榜上有名。
2012年底,按照教育部的統一部署,我省啟動了教育信息化試點工作,遴選了一批學校和地區作為省級試點單位。2016年,省教育廳啟動了對省級試點地區和單位的驗收工作,并于2017年組織專家組對各地驗收情況進行了抽查。宿城一中和碭城一小主動作為、積極投入、創新機制、扎實實踐,創造性地開展試點工作,成效明顯,被省教育廳評為全省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試點優秀單位。
附兩校試點工作經驗介紹:
宿城一中開展“信息化環境下學生信息素養與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研究”碩果累累
宿城一中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信息素養和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鼓勵他們勇于創新,發展個性,展示才華。
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抓好常規信息技術教學:宿城一中在日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開足開齊信息技術課程,全面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提高了學生信息化的應用能力和信息安全意識。充分利用網絡環境下自主學習法,在日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利用網絡提供的最新、最豐富的教育資源主動進行探究學習。
根據學生興趣,抓好信息技術課堂外輔導:宿城一中挖掘有興趣的同學進一步提升其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信息素養,學校組織有興趣的學生,成立“信息技術興趣小組”。所有信息技術教師根據自己的專長,人人參與學生輔導,開設的信息技術興趣小組班級包括noip信息學奧賽、flash動畫、網頁設計、vb程序設計、photoshop藝術設計、3d創新設計、arduino創客設計等,輔導學生制作的作品參加每年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
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宿城一中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一方面充分利用原有的通用技術實驗室、機器人實驗室、科學探索實驗室、汽車模擬駕駛室對學生進行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結合現在信息化的新技術,采購最新的信息化教學設備來對學生進行信息素養和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學校于2016年初建成了宿州市首家標準3d打印機實驗室,配合四維拓智《三維設計教學軟件》用于學生創新思維教學;在原微機室的基礎上添置的單片機、arduino實驗開發板,用于學生創客制作和科技作品的開發,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走出學校,接受社會、高校先進科學洗禮:宿城一中不僅要求教師走出去,去學習兄弟學校的先進教學理念,還要求學生走出去,進工廠,到高校,一方面感受信息化教育對社會的影響,另一方面,去感受先進的信息化教育對學生的影響。學校每年都組織有興趣的同學參加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活動。通過該活動,學生們充分體驗到科學魅力,品味到科學之美。很多學生深深體會到科學夏令營不僅豐富了見識,且感受到科技的魅力,同時也驚嘆于信息化技術給生活、工作方式帶來的巨大變化,更加樹立起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信念。
一分耕耘,一份收獲:近幾年來,學生參加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信息學奧賽、信息技術科技創新等實踐活動總計百余人次分別獲得國家、省、市獎。2014年在省教育廳舉辦的第十四屆全省中小學“訊飛杯”電腦制作大賽中,學校5件作品獲省二等獎、3件獲省三等獎;在2015年的電腦制作活動中,學校2件作品獲省一等獎;3件獲省二等獎。特別是學校四項3d創新作品經省推薦參加全國賽,一項榮獲全國二等獎,其余三項獲國家三等獎。2016年電腦制作活動中,學校又上報了30多件作品,其中1件榮獲全國一等獎, 3件獲全國三等獎;3件獲省一等獎;4件獲省二等獎;5件獲省三等獎。學校也因此連續兩年榮獲宿州市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最佳組織獎。
電腦制作活動極大推動了學校信息技術知識的普及,豐富了學生學習生活,激發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了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工作的深入開展,對于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宿城一中在連續三年的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決賽中,總計5個創意項目獲省一等獎;5個創新項目獲省二等獎;8個創新項目獲省三等獎,總成績位居宿州市第一。特別是在團安徽省委、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院共同舉辦的第一屆安徽青少年科技發明大賽暨“以色列創新之旅”活動總決賽中,學校潘宇揚同學發明的“無法破解的新型電阻鎖”榮獲安徽省一等獎,并于暑假參加了由安徽新華傳媒公司贊助的“以色列創新之旅”,走進了世界超一流的魏茨曼科學研究院,與以色列同齡人開展了互動和競賽。在中國科協、全國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主辦的“2015年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意大賽”中,學生尹仕杰的“便攜式遠距離落水救援器”榮獲全國一等獎,此件作品經過改進、設計已經衍生出第三代,相關技術及產品已經申請了13項國家專利。學校也因此連續兩年榮獲宿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優秀組織單位。
碭城一小開展“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和網絡電子備課系統項目研究”成效較顯著
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碭城一小是安徽省“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實驗學校,參與實驗班級,人手一臺平板電腦,利用k6kt翻轉課堂平臺,不斷探索翻轉課堂這一全新的教學模式。課前,教師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技能等單一教學任務制作微課,結合講授課程,制作課前學習單,通過k6kt平臺讓學生自主學習,改變傳統的“先教后學”為“先學后教”,探索出“課前兩個步驟” 、“課中四個環節 ”、“課后三個活動”的“二四三”教學模式,極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2015年6月,學校承辦全市“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項目交流研討會,無論是展示課,還是信息化建設,均受到市縣和兄弟學校的好評。2014年長三角地區微課大賽中,參賽的7件作品從來自全省近千件作品中脫穎而出,全部獲獎,碭城第一小學獲得“全省優秀組織單位”。2015年宿州市微課大賽中,碭城第一小學教師制作的微課有三十多節分別獲一、二、三等獎。正在進行中的安徽省首屆微課大賽,碭城第一小學現已有9節微課,被推選為市優,占碭山縣優課的45%。
教師備課網絡化:傳統的紙質備課不便于共享,為了克服紙質備課的種種弊端,2013年,碭城第一小學購買了一套網絡電子備課系統,將教學準備、教學實施、備課檢查等環節整合在一起,形成定位到課堂的教案庫、素材庫、習題庫,實現了校內備課共享,備課互評。教導處可隨時登錄備課系統檢查教學設計及反思。經過兩年多的探索與實踐,總結出“備、傳、研、用、思”的五步備課法。每個學科組將整學期所要講授的教材平均分給學科組每位老師,每人主備自己分得的教材。這樣,大家有時間、有精力仔細研讀教材,多方查找資料。教師可以查閱各方面的教學資源,依據學情,從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到教學過程、板書等環節都做精心設計,這就是“備”。將備好的教案上傳到備課系統,并設置學校共享,這就是“傳”。同學科組的老師只要登錄系統,就能夠閱讀教案,并進行評論,大家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系統可以保留每位教師留下的痕跡。在規定的時間內評論完畢后,反復斟酌,最后定稿,并且制作了ppt。其他教師又根據班級的學情進行二次備課,形成自己的個性化教案,這就是“研”。有了精心研討得到的教案,教師對教材的把握會更加全面,教學的訓練點抓得更準,上起課來更加得心應手,這就是“用”。課后大家根據教學效果進行反思,并在備課系統反思欄進行小結,以便于在以后的教學中改進,這就是“思”。
教師備課網絡化,資源共享,減少了備課時間,提高了備課效率,老中青教師通過網絡互相結合,完成統一的教案和學案,這種創新的教研模式,使不同班級的學生都能受到高質量、高水平的平等教育,促進了教育均衡高效發展。(宿州市教體局)
為減對俄羅斯依賴 波蘭從美國購氣
川西林盤變身“田園綜合體”
市審計局舉辦全市審計機關審計組組長、項目主審案例研討班
市區查獲多起假冒高檔白酒案
蘇州高新區不動產登記實現“人臉識別”
宿州市兩所學校被省教育廳評為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試點優秀單位
美國制裁中國軍方意欲何為
秀洲區探索“同心盟”區域文明創建新模式
“場效應”提升申城科創能級
景市委第四巡察組進駐市水務局動員會召開
資興市調度黨的十九大精神“七隊七進七講”宣講活動
禪城與各大高校籌建英才創新對接平臺
天氣晴熱有陣雨,出門隨身帶雨具
2018年德州旅游工作要點發布重點打造王牌景區和核心景點
麗水姑娘梁佳妮:球場上的籃球女神
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學習習總書記視察江蘇時重要講話精神
幫人干活受傷,醫療費誰承擔? 律師:雇員發生生產事故雇主要擔責
危險丨小客車在高速路上“蕩秋千”
全市法院基層基礎建設工作會議提出 形成向基層傾斜工作格局
省政協副主席張震宇︰把殷墟大遺址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
張震宇率省政協專題調研組蒞安調研并召開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