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逢春時,上海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也將進入第五個年頭。過去的一年,C919大型客機首飛、墨子號量子通信衛星捷報頻傳、張江實驗室掛牌、超強超短激光實驗裝置正式開工……上海的創新濃度正不斷提升,創新“場效應”逐步顯現出強大能量。
今天,上海市科技獎勵大會即將召開,一批科技和產業前沿“幸福奮斗者”的杰出代表,將站上領獎臺。他們身處這座追求卓越的城市創新活力競相涌流的新時代,他們以行動開啟從“跟跑”向“并跑”“領跑”沖刺的新征程。
■打通科研與產業隔閡,提升創新濃度
本次科技獎勵評選,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有點忙:所長、著名材料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曦候選上海市科技功臣,而甘甫烷研究員的一個硅光子項目則申報參評上海市自然科學獎。
甘甫烷的成果中,王曦是共同發明人———從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畢業不久就回國,甘甫烷就是沖著王曦開發的高端集成電路材料SOI,以及長三角完備的硅光子產業鏈來的。
1998年,為打破國外技術封鎖,王曦回國全力研發SOI。用這種材料做成的芯片可以對抗核爆、太空輻射等極端環境,同時它也是發展下一代集成電路元器件———硅光子器件的核心材料。“從2009年開始,用近十年時間,我突破了系列硅光子理論,改良了材料和器件性能,在SOI材料中實現了大規模硅光子集成芯片。”甘甫烷告訴記者,如今他們還開發出成套工藝和器件庫,為硅光子芯片產業化打下了扎實基礎。
在上海市重大科技專項支持下,在王曦主導創建的上海微技術工業研究院,國內首條專用硅光子中試線即將于今年年底前全線貫通。屆時,這些技術將全部轉移到線上,供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用于創新創業。
如今,將基礎研究、技術平臺、資本扶持進行三位一體深度融合的“微工院模式”,已成為上海各大功能型創新平臺的模板,成為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一股重要推力。
上海市知識產權局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上海PCT(專利合作協定)國際專利申請量比上年增長34.6%。“今年,我們明顯感覺到,即使申報偏重基礎研究的自然科學獎,不少項目也有大量國內、國際專利,而科技進步獎與技術發明獎的申報項目也有高質量的論文。”上海市科技獎勵中心主任劉海峰說,這從一個側面說明,從基礎研究到應用和產業,正在上海這方創新熱土上深度融合,營造起相互交融的創新生態,使創新濃度不斷提升。
■凝心聚力,創新“場效應”托起創新高地
營造良好創新環境,集聚全球創新資源,集聚更多高峰人才,依托自身產業優勢搶占戰略制高點,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競爭與合作。作為全市科研工作風向標之一,2017年涌現出的上海市科技獎勵申報項目充分體現出這一趨勢。
中國第一個進入歐洲核島的閥門、我國首臺最大噸位伺服壓機、讓國產機器人勝任南極探測任務……優秀項目的背后,必定有一支優秀的團隊,也有著不畏艱難、勇攀高峰的動人故事,但更離不開上海良好的創新環境。
申報參評上海市自然科學獎,但自己的科研步伐早就又踏上了好幾個臺階。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李勁松如今正在籌備啟動一個國際性大科學計劃———全基因組標簽計劃。回國十年,他正好與上海生命科學領域共同騰飛,如今已走到了國際科研最前沿。
《2017上海科技進步報告》顯示,上海2016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支出比上年增長12.1%。自2010年以來,上海研發投入已六年連續增長。而且,在張江崛起世界最密集大科學裝置群的同時,腦與類腦研究、人類表型組、量子科技等關乎經濟社會發展關鍵科學問題和國際科學研究發展前沿領域,上海正在超前投入、強化部署、加快突破。
可以相信,不久的將來,在這座“夢想之城”會有更多成功摘取世界尖端科研和高技術競爭桂冠的獲獎人,站到科技獎勵大會的聚光燈下。
市區查獲多起假冒高檔白酒案
蘇州高新區不動產登記實現“人臉識別”
宿州市兩所學校被省教育廳評為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試點優秀單位
美國制裁中國軍方意欲何為
秀洲區探索“同心盟”區域文明創建新模式
“場效應”提升申城科創能級
景市委第四巡察組進駐市水務局動員會召開
秦皇島開發區抗震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
市中區以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初見成效
桐柏縣新集鄉:調解糾紛促和諧
2018年德州旅游工作要點發布重點打造王牌景區和核心景點
麗水姑娘梁佳妮:球場上的籃球女神
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學習習總書記視察江蘇時重要講話精神
幫人干活受傷,醫療費誰承擔? 律師:雇員發生生產事故雇主要擔責
危險丨小客車在高速路上“蕩秋千”
全市法院基層基礎建設工作會議提出 形成向基層傾斜工作格局
省政協副主席張震宇︰把殷墟大遺址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
張震宇率省政協專題調研組蒞安調研并召開座談會
烏當區宣傳安全生產法律法規 提升執法隊伍素質
利津縣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推動學前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宜春煙草部門查獲一批違法卷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