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是秋分,也是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這一天,全區各地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比賽割稻、搓麥、趕鴨、釣魚……,農民們用特別的方式迎豐收、曬豐收、慶豐收,慶祝屬于自己的節日。
中國農民豐收節
2018年6月21日,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的批復發布,同意自2018年起,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節日時間為每年農歷秋分。
這是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是慶祝豐收、享受豐收的節日。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對廣大農民的深切關懷,是一件具有歷史意義的大事,是一件蘊涵人民情懷的好事。
“中國農民豐收節”的設立,不僅具有當代意義,其文化傳承意味更加濃厚。將每年的農歷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節氣時令“搖身一變”,成了具有鮮活現代感的重要節日,從某種程度上講,恰是傳統文化有機融入現代生活的一種契機與自然而然的表現。
釣魚趕鴨歡樂多 “十佳”能手展風采
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寧夏農民曬喜悅
喜看稻菽千里浪,塞上江南慶豐收。9月23日,全區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主會場在賀蘭縣常信鄉四十里店稻漁空間休閑農業園區啟幕。
全區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由五名農民代表共同啟動,凸顯了這一為農民特別設置的節日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搭建農民群眾慶祝豐收、享受豐收的舞臺,讓廣大農民盡情享受自己的節日,展示寧夏農村改革發展的巨大成就,展現新時代農民的新風采、新面貌,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啟動儀式上,表彰了全區“十佳種植能手”“十佳養殖能手”“十佳農機能手”“十佳農民企業家”和“十大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當天,稻漁空間舉辦了釣魚大賽、開鐮活動、稻田趕鴨、摸魚、捉泥鰍、蟹王爭霸、攝影繪畫等各項活動,展示展銷特色農產品、特色小吃等。
寧夏農耕歷史悠久,是全國四大古灌區、12個商品糧基地、優質粳稻最佳產區之一。櫛風沐雨一甲子,自治區成立60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區各族人民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強農惠農政策,毫不放松地推進科技興農、產業強農、脫貧富民戰略,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歷史性變化,糧食產量由1958年的69萬噸增長到2017年的368萬噸,人均糧食產量達543公斤,位居全國前列;農民人均收入從1958年的102元增長到2017年的10738元,增長了105倍。這些成績的取得,與廣大農民朋友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
拔河比賽、趣味籃球、搓麥草、割稻子……
銀川推出系列活動花式慶豐收
拔河比賽、趣味籃球、搓麥草、割稻子……9月23日上午,華夏河圖塞上禾樂村里飄蕩著歡快的音樂聲、吶喊聲和鑼鼓聲,“農民豐收運動會、農民豐收藝術節、豐收節趕市集、慶豐收曬記憶”等一系列農事活動在這里精彩上演,慶祝首屆銀川“中國農民豐收節”的開幕。
今年,農業農村部在各省(區)市選出102項活動,作為全國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系列活動,我市的“第二屆銀川農業嘉年華暨首屆銀川‘中國農民豐收節’”入選其中。此次活動由銀川市人民政府主辦,市農牧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承辦,以“慶祝豐收、弘揚文化、振興鄉村”為宗旨,在全市各地策劃開展一系列創意十足的趣味活動,旨在讓廣大農民、市民充分地參與進來,在農事體驗中共享豐收喜悅。
銀川市2017年十佳農民代表王志國作為全市優秀農民,在開幕式上代表發言,今年他在靈武市郝家橋鎮種了460畝蘿卜,每畝產量預計達到1萬斤以上,獲得了大豐收。“如今各項惠農政策,讓我們農民種地有了盼頭,舉行豐收節也激勵了我們用新思想、新技術來種地。”王志國說。
除了23日上午的開幕式外,9月23日至10月15日,我市還將圍繞“百萬農民慶豐收,成果展示曬豐收,社會各界話豐收,全民參與享豐收”等主題,分別策劃了秋收運動會及農業“行家里手”評選表彰、“農夫集市”特色農產品展銷、首屆銀川“中國農民豐收節”主題攝影、征文比賽、“豐收采摘季”等系列活動等。各縣(市)區也設立了分會場。
銀川市農牧局局長黃振亞介紹:“近年來在市場拉動、政策推動、創新驅動、政府帶動下,全市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如雨后春筍般成長起來,一批園林生態型、垂釣休閑型、鄉村風情體驗型、特色餐飲美食型、科技園區觀光型休閑農業產業群正在形成,初步實現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民俗文化與現代農業的和諧統一,休閑農業成為了我市現代農業新引擎。”據統計,2018年上半年,全市休閑農業經營點達221家,共接待游客284.3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4.1億元,已接近2017年全年水平。
金鳳區
為農產品銷售搭展示平臺
9月22日,金鳳區慶祝“中國農民豐收節”系列活動在森淼生態旅游區啟動。
系列活動歷時24天,包括農民趣味運動會、包餃子廚藝大賽、“新風尚·新農村”葡萄采摘能手大賽暨農產品豐收市集、“原汁原味原生態”香菇采摘暨香菇系列加工產品銷售大賽、“農情·鄉約”農業合作社西紅柿采摘大賽暨西紅柿品質擂臺賽、“和諧鄉村·豐收金鳳”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參觀學習活動等一系列活動,將為農產品銷售搭建展示、交流的平臺。
近年來,金鳳區以高質量產業發展為主線,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加大特色產業扶持力度,做大做強農業產業,截至目前,已建設科技溫棚示范園區17個,面積10036畝。同時大力實施“美麗鄉村”建設工程,人居環境、村容村貌、農村整體生活質量得到了有效改善。
此外,金鳳區還引進龍頭企業帶動農民增收,以寧夏青源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為例,目前,園區吸納當地務工人員70余人次,月用工量穩定在30人左右,勞務費用月均10萬余元。
西夏區
酒莊里吃農家飯 盡享農事樂
9月23日,隨著鎮北堡鎮昊苑村鑼鼓聲的響起,西夏區慶祝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文藝演出活動在志輝源石酒莊拉開序幕。來自鎮北堡鎮的村民以及外地游客共1000余人參加了慶祝活動。
本次活動由西夏區政府主辦,西夏區文體旅游局、西夏區農牧水務局、鎮北堡鎮政府、志輝源石酒莊聯合承辦,以“歌聲飄過六十載,賀蘭山下慶豐收”為主題,展現新時代農業農村工作的發展成果,展示新時代農民奮斗昂揚的精神風貌。
當天活動現場,不僅有農民秧歌舞、歌舞表演、武術表演,還有花樣跳繩、秦腔以及草根百姓歌手帶來的精彩節目。活動還設置了農家美食大賽,讓大家品嘗原汁原味的農家飯。值得一提的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親子活動、農活體驗等活動,也讓廣大游客和農民朋友們樂在其中。
永寧縣
農業特色產品展很吸睛
9月23日,永寧縣首屆農民豐收節暨第二屆“銀川休閑農業嘉年華釀酒葡萄豐收采摘季”活動在閩寧鎮啟動。
活動現場,除了表彰種植、養殖、農機能手和農業企業家外,琳瑯滿目的農業特色產品展也吸引了群眾圍觀,讓大家共曬豐收成果、共慶豐收喜悅、共享豐收甜美。
本次活動將持續至10月中旬,德龍酒莊、立蘭酒莊、巴格斯酒莊及紅樹莓基地將聯手開展葡萄園觀光、紅樹莓采摘、農夫集市等休閑游活動,讓游客在親近自然,欣賞田園綠色景觀的同時,體驗農民生活,增長現代農業生產知識。
下一步,永寧縣將繼續以品牌建設為引領,推進鄉村產業質量變革,在打造“一村一品、一縣一業”發展新格局上下功夫,深化農業品牌化建設,促進農業產業結構全面優化,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拓寬農民群眾增收渠道,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新活力。
靈武市
長棗乘著快遞 銷往全國各地
又到一年靈武長棗收獲的季節。9月24日凌晨5點,當大家還在睡夢中時,靈武市馬場湖萬畝長棗現代示范園區內,棗農楊萬軍已經開始了忙碌。
“最近長棗的價格不錯,零售價格平均在1公斤10元左右,批發價也在1公斤6元左右,收獲時間越早,價格越高,而且趁著露水沒散去,摘的棗子口感好,所以大家這幾天都非常忙碌。”楊萬軍說,今年,楊萬軍家的棗子已經賣了1萬元左右。
同一時間,忙碌的場景也在靈武市的長棗市場里上演著,早上不到6點,就已經陸陸續續有裝滿靈武長棗的大卡車啟程上路。
目前,靈武市已建立“萬畝靈武長棗全國標準化示范園區”“寧夏靈武長棗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等電商發展生態圈,今年9月中旬與云集電商平臺簽訂合作協議,如今各平臺的訂單總量每天都在上萬件。協會還與順豐速運寧夏區銷售部簽訂了合作協議,保證靈武長棗第一時間向全國發運,48小時送達。
靈武市林業局副局長朱國軍介紹,目前,靈武長棗大田基地面積達14.2萬畝,年產量1700萬公斤,產品遠銷廣州、深圳、上海、北京等10多個省市、50多個地區,產值近億元。在傳統銷售的基礎上,靈武市還大力發展“訂單式”簽約銷售,已與杭州江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綠緣良品(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永香興農副產品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達成了“訂單式”合作,截至目前已經銷售長棗3萬多單,100多萬公斤。
情系敬老院 冬日送暖情
衢州有位老師帶學生創作“國家寶藏”
浙海職院綜合體育館開建
近百小學生“引鳥入畫”呼吁愛鳥
同事父親患病 福利院員工捐款
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 全區各地同慶五谷豐登
氣溫坐上“過山車” 寶寶春天防感冒
覃塘區多舉措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銅川市工商局召開全市系統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部署會
我市參加國際“投洽會”成果豐碩
中央環保督查問題完成整改 沂水兩單位驗收銷號
喜訊 陳豫川當選中國農技協副理事長
開展旅游行業考察點示范單位回頭看實地檢查工作
愈發迷人的文博會 必將成就文化交流與融合的榮光
稅延養老保險開始試點 將增加老年人保障
一線歷練打通桐鄉年輕干部成長快車道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解讀《關于改革完善仿制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見》
銅梁鄉村建起污水處理站 解決生活污水處理問題
城南新區團支部組織青年志愿者開展第32個國際志愿者日系列活動
第二屆機器人與智能制造高端論壇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