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農戶擁有住房,每百戶擁有小汽車71.6輛,村村通公路有互聯網……哪個地方這么壕?!答案是南湖區!
日前,南湖區人民政府第三次農業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南湖區統計局發布公報,就全區第三次農業普查的主要數據向社會公布。
作為全國統籌城鄉先行區,這幾年來南湖區“三農”發展情況如何?農村、農業、農民又有哪些可圈可點的地方?
面對這次用時二年多、工程浩瀚的大普查,南湖區又是如何克服困難,做到數據精準高效的?
一次“三農”家底大盤查
“這次普查是對南湖區‘三農’的一次全面盤點”。南湖區統計局副局長、區第三次農普辦主任吳琪芳表示。
南湖區這次農業普查的標準時點為2016年12月31日,時期資料為2016年度。根據普查登記,區普查辦對全區34589戶農戶、428個農業經營單位等進行了一次全面“摸底”,共計出動普查員513名,這也是2006年全國第二次農普以來,對南湖“三農”的一次全面了解。
農業普查工作面廣量大,一旦來自一線的普查數據失真,就會影響到全區甚至全市、全國“三農”數據的精準度,影響到涉農政策的制定。因此,這就要求參加普查的工作人員有高度的工作責任,熟悉掌握相關數據分類和pda使用。
農普調查一戶也不能少
對此,余新鎮金星村普查員兼指導員李方方頗有感受。
金星村由原來的明星和余西并入而成,僅農戶就有2400多戶,因“兩分兩換”、土地征遷等原因,跨村甚至到市區居住的農戶不少。普查伊始,李方方和同事通過各種方式摸清農民底數,堅決不讓一戶農戶漏查。碰到農戶不理解,李方方一次次上門做解釋工作,農戶白天上班她們就晚上再去,她已記不起有多少個晚上,她和同事11點多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
第三次農普分農戶、規模農業經營戶、農業經營單位等多張普查表,普查內容不僅多且非常繁瑣,不少概念容易混淆,如水果玉米究竟是糧食還是水果、竹林是林還是農地,這些都要求普查員有過硬的業務素質。
吳琪芳介紹,從普查工作啟動開始到普查重點階段,區、鎮、村多次舉辦培訓班,對一些不會操作pda的普查員派出指導員手把手地教。“我們只有一個目標,就是向南湖區呈上一份數據翔實、反映‘三農’真實情況的報表。”
幸福感爆棚的“成績單”
剛剛公布的“三農”普查公報,詳細發布了南湖區農業經營主體、農業機械和設施、農村基礎設施、農村基本公共服務、農民生活條件等情況。透過一個個數據,簡直是幸福感爆棚。
農村基礎設施“上天入地”
至2016年末,南湖區有高速公路出入口的鄉鎮占到了75%,100%的村通上了公路,97.4%村內主要道路裝有路燈,村委會到最遠自然村、居民定居點距離以5公里以內為主,農民出行非常方便。
在互聯網發展迅速的當下,南湖區100%的村通了電話、有線電視,還實現了村村通寬帶互聯網,41.0%的村有電子商務配送站點。
公共服務達到甚至超過城市社區
目前,南湖區100%的鄉鎮擁有幼兒園、托兒所、小學,圖書館、文化站、體育場館也實現了全覆蓋,鄉鎮公園及休閑健身廣場更是一家比一家有范、一家比一家上檔次。和城里人一樣,晚飯后走個綠道,到村廣場跳個廣場舞、打個籃球,已成為農民的家常便飯。
100%農戶擁有住房
農村、農業的發展,最終目的還是讓農民富起來。截至2016年底,南湖區100%的農戶擁有了自己的住房,其中2處及以上住房的占到了近三成,擁有商品房的戶數占比達27.8%。
每百戶擁有小汽車71.6輛
能開上汽車曾是許多南湖農民的夢想。截至2016年底,全區平均每百戶已擁有小汽車71.6輛,摩托車、電瓶車190.0輛,淋浴熱水器100.9臺,空調212.6臺,電冰箱110.1臺,彩色電視機211.1臺,電腦84.4臺,手機293.5部,南湖農民提前過上了現代化的幸福生活。
南京市建成區人均公園綠面積4年增近一成
我市志愿服務瞄準貧困青少年等群體
奉化象山要建國家級漁港經濟區
糧食局多措并舉積極整改2017年度基層黨建工作督查存在的問題
我市啟動四個重點項目房屋征收工作
每百戶擁有汽車71.6輛!南湖區這組數據讓人驕傲
馬克龍將現場觀看世界杯決賽 擬與普京會面
碧桂園連出六起事故 開盤上演凳子大戰后被叫停
競相發展“新”意盎然——上半年全市協同發展督查評議述評(上)
西湖靈隱街道:凝聚黨員力量 共建美麗家園
三明市領導慰問高溫一線職工
寒亭:與景區為鄰 景區院墻在俺家院子里?
南澳縣召開縣委常委(擴大)會議
寧波不裁員少裁員企業速領穩崗“紅包”
內江經開區抓實抓細項目落地見效
束學龍督查金安區林長制工作
張灣區獎勵全運會拳擊冠軍文銀杭2萬元
九九話重陽 濃濃敬老情——武寧縣清江學校開展重陽節活動
統計局昌邑分局強化“四個意識” 深化機關作風建設
【記者在基層】“城市美容師”的專屬理發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