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見聞,南京跟廣州差在哪?”春節期間,市規劃局局長葉斌在微信上看到這樣一條朋友圈,作者是一名帶著家人到廣州旅游過春節的南京市民,他結合自己的經歷,從旅游配套、交通等方面對兩個城市進行了比較。這條朋友圈引起了葉斌的思考,他轉發給了局里的干部。結合南京正在開展的對標找差,節后,規劃局相關處室和各個分局對全市15個高新園區開展上門走訪,走訪的重點就是怎樣更好地發揮規劃引領、規劃服務作用,推動重大項目高質量落地,助推創新名城建設。 找差距,怎樣用規劃對南京“精雕細琢” 發這條朋友圈的市民,從交通、旅游配套等方面對比了南京和廣州。比如在軌道交通方面,他寫道,廣州和南京線路總長差不多,但廣州的地鐵通達性比南京更強,而且中轉設計更合理,基本不用走太遠就能轉乘。廣州地鐵還開通了手機APP掃碼通關電子支付匝道,更加方便,他和家人在廣州乘地鐵全都是刷手機進站。 “被拿來比較很正常,我們不是正在開展對標找差嗎?作為規劃部門應該思考的是,怎樣通過規劃來對南京進行‘精雕細琢’,服務創新名城建設。”葉斌說。 在這條朋友圈里,作者提到了軌道交通的換乘。不僅是軌道交通站點、換乘點的設置,商業布局、園區建設、產業配套、交通服務等都需要通過規劃來更科學地布局。服務重大項目、推進創新名城建設是規劃部門的重點工作,今年15個高新園區將進行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怎樣通過這次園區規劃修編,服務重大項目更快、更高質量落戶、發展?葉斌把這條微信轉給了局里的干部和分局負責人,要求他們到園區走訪,聽聽園區單位希望規劃做什么。 “坐賈”變“行商”,規劃要更具服務性 高新園區是南京建設創新名城的主陣地。園區在發展過程中有什么難題,項目推進遇到哪些制約,怎樣進行規劃調整,幫助重大項目更快落戶、園區高質量發展?走訪過程中,園區提出了很多意見和建議。 “有園區提出,園區一個重大項目產業園的支路網、廠房布局要作出調整。”溧水規劃分局負責人說,經過研究,分局認為有參考價值。 總部大樓是否可以設置商業用房?人才公寓可不可以建成酒店式公寓?工業用地是否可以調整為科研用地?邊界劃定是否應該再進行研究?記者看到,各個分局收集來的意見都非常務實,“從形成的調研報告我們發現,全市的高新園區規劃工作主要存在三類問題。”市規劃局相關人士說,分別是規劃編制問題、項目落地問題和批后管理問題。 上門辦規劃,變“坐賈”為“行商”,找到需要改進的方向,規劃才能更好地開展服務。葉斌說,助力創新名城建設,關鍵要做好規劃要素的保障。創新名城建設,離不開重大項目的支撐,市規劃局要全力為重大項目落地、建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聚焦15個高新園區,開通重大項目規劃審批綠色通道 基于此前的調研報告,《南京市創新名城建設規劃管理實施辦法(試行)》幾易其稿后已基本成稿,這將是今年規劃部門服務重大項目建設的行動指南。 《辦法》(試行)一共有15條,強化服務性是最大的特點。市規劃局用地處副處長錢建介紹,今年規劃工作的服務性體現在四個方面:整合高新園區資源,推動園區實體化運作;發展園區配套建設,幫助園區更好地吸引人才;推動園區加大對新型研發機構的吸引及落地;促進高新企業在園區落地。 “今年全市要形成全新的創新空間總體格局。”葉斌介紹,這個格局是“一核、一圈、三城、多點”,“一核”為中科院麒麟科學園,“一圈”為創新創業生態圈,“三城”為仙林、江寧、江北三個大學城,“多點”為15個高新園區。 為服務重大項目,《辦法》(試行)中推出了一些新舉措。比如開通重大項目規劃審批綠色通道,各個分局要為重大項目成立專門的服務小組,簡化審批程序。以用地審批為例,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辦理,過去需要20多個工作日,今年將僅需8個工作日。15個園區的規劃調整可以提供定制服務,如高新園區內建設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國家實驗室、國家研究中心,由地方政府和園區建設配套服務的公共設施、市政設施等情形,可以按實際需求調整規劃。園區將適當放開商業配套建設,可配建不超過項目總建筑面積15%的商業服務、文化體育、人才公寓等配套服務設施。園區的存量土地將“活”起來,新型研發機構和園區里現有的存量土地進行重新建設,建設單位向市規劃局申請后,根據實際情況可以批準建設與控規性質不一致的項目。 “各規劃分局還要掌握招商信息,在重大項目前期選址論證過程中,與所在區、園區、平臺‘聯合編隊’,全程參與項目招商。”葉斌介紹,在為15個高新園區修編規劃的同時,規劃部門還會為園區定制城市設計,全方位服務園區建設。
【農歌會】農歌會演出分隊走進小崗村
許山海丹洲鄉采訪有感
借道公交專用道怎么才算不犯規
市商務委領導會見英國BP中國區總裁
課堂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地帶
建設創新名城,規劃如何發力?
愛心奉老見精神
薌城:“廣電網絡杯"福建省第二屆廣場舞蹈大賽在漳州萬科里舉行
吉林大學第三屆杏花文化節啟幕
中山市華帝集團成為首批“廣東優質”品牌認證產品授牌企業
我市首批軍民融合科技示范企業名單公布
端午小長假首日 十堰采摘游火爆
南湖新區:建設城市公園 打造宜居新區
長興縣發改委三個抓推進“標準地”、承諾制改革
徐州市民宗局參加全省清真食品管理工作培訓班
兩岸社區服務懇談會在廈門舉行
民權:嚴查開學季學校食堂食品安全
全市財稅運行和財源建設第一次聯席會議召開
王曉東調研科技創新工作時強調以高質量科技供給推動高質量發展
薌城區檢察院首家社會服務基地落戶新橋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