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偃師市首批下派駐村第一書記的張曉斐,是偃師市民政局辦公室副主任。駐村期間,他深入開展調研,傾聽群眾心聲,從村級黨建、基礎設施和產業項目抓起,使董村于去年年底實現全村118戶411人脫貧,并整體“摘帽”,貧困發生率低于2%。
貧困戶王相澤種香菇助脫貧
核心提示
“一聲召喚齊相聚,基層駐村挑重擔,四項工作責任重,誓教日月換新天。脫貧攻堅推首位……愿做革命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扎根基層做奉獻,為民服務譜新篇?!比涨埃葞熓写罂阪偠逶v村第一書記張曉斐在總結駐村扶貧工作時有感而發。
作為偃師市首批下派駐村第一書記的張曉斐,是偃師市民政局辦公室副主任。駐村期間,他深入開展調研,傾聽群眾心聲,從村級黨建、基礎設施和產業項目抓起,使董村于去年年底實現全村118戶411人脫貧,并整體“摘帽”,貧困發生率低于2%。
這是偃師市精準扶貧的一個縮影。今年,偃師市聚焦“精準”這條主線,緊盯年度實現800人脫貧和3個省定貧困村“摘帽”的目標,因地制宜、對癥下藥、精準施策,著力提升攻堅克難的精準度,全力以赴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
號準“貧脈”找準“貧根”明確“靶點”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基本方略,是一項長期而細致的系統工程。針對不同鎮村情況、不同貧困群眾狀況,偃師市實施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管理等一系列扶貧措施,號準“貧脈”,找準“貧根”,明確“靶點”。
“真扶貧,扶真貧”的關鍵是精準識別。今年,偃師市多次組織幫扶單位和幫扶責任人、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脫貧責任組、鎮村干部共同上陣,利用每月的幫扶對接日,進村入戶核實扶貧對象信息變化情況,收集貧困群眾務工、家庭收入情況,確保有進有出、應扶盡扶、應保盡保。目前,偃師已修改更正各類信息630余條,完成全市4927戶貧困戶信息和165個有貧困戶的非貧困村村級信息采集、系統錄入等工作。
找準人更要找準“窮根”。偃師市堅持一人多策、一戶多策的原則,因人而異、因戶而異制定幫扶措施,每戶貧困戶幫扶措施均不低于3項。今年,該市共組織全市幫扶干部開展集中對接活動9次,圍繞人居環境整治、就業狀況調查、信息發布等17項重要內容開展對接,累計制定幫扶措施1.8萬余項。同時,該市組織185個有貧困戶的行政村開展“五星級文明貧困戶”評選活動,評選出四星級文明貧困戶2200余戶,以此不斷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
項目建設和資金使用至關重要。今年,偃師市還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對幫扶項目和扶貧資金進行詳細安排。目前,該市共投入扶貧資金3394萬元,實施的51個扶貧項目已全部開工,其中28個產業項目竣工20個,11個基礎設施項目和12個公共服務類項目全部竣工;新投放金融扶貧貸款8675.5萬元,覆蓋貧困戶1801戶,累計覆蓋率達65.34%。
開對“藥方”精準“滴灌”靶向“治療”
脫貧攻堅貴在精準,改“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如何“精準滴灌”?偃師市針對貧困村的“貧病”開出了轉移就業、發展生產、易地安置、兜底政策、醫療救助等“五個一批”的“藥方”,靶向治療拔貧根。
轉移就業“轉”一批。偃師市積極做好頂層謀劃設計,出臺相關配套措施,依托優勢產業發展,建立信息發布對接、公益崗位開發、技能培訓三大平臺,形成“政府引導,企業參與,部門推動,貧困戶受益”的特色轉移就業之路。今年上半年,該市舉辦各類招聘會7場次,提供就業崗位1.6萬余個,達成就業意向3700余人,累計實現4309名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每戶年均增收1.2萬元以上。
發展生產“扶”一批。偃師市始終堅持把持續增收作為實現脫貧的目標,重點培育來料加工、設施農業、香菇種植、生態旅游、休閑農業與生態養殖等五大特色產業基地,目前已覆蓋貧困人口1.1萬余人,吸納貧困戶就業1500余人,引導參與貧困戶每年增收1.2萬元以上。其中,最具吸引力的當數三陽食用菌股份有限公司年初建成的22座香菇大棚,在此打工半年的府店鎮牛窯村貧困戶王相澤近日承包下1個大棚,種植1萬個菌棒,年收入將達到10萬元。
易地安置“搬”一批。偃師市涉及易地搬遷的貧困人口有101戶370人,主要分布于南部山區的府店鎮,已于去年年底前搬遷到經濟較發達的岳灘鎮安置點。今年以來,該市按照安置點“五個有”建設要求,實現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幼兒園覆蓋,就近就學42人,正在建設社區服務中心、衛生室和文化廣場,并對所有搬遷群眾進行轉移就業培訓,多數就近安排到產業集聚區工作,真正讓貧困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兜底政策“保”一批。偃師市積極落實各項兜底政策,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符合救助和保障要求的對象全覆蓋,目前已發放補貼金、救助金近1000萬元。與此同時,該市順利完成7個貧困重度殘疾人集中托養中心建設,可滿足140人集中托養需求,基本實現集中供養全覆蓋,其中4個托養中心實現人員入住,大大減輕貧困殘疾人家庭負擔。
醫療救助“救”一批。偃師市建立多重醫療保障體系,組建家庭醫生服務團隊300余個,開展貧困人口簽約服務,發放健康扶貧包和愛心保健箱9860個;醫療救助423人,發放救助金4.62萬元;大病補充醫療保險累計為貧困群眾補償491人次53.83萬元。同時,該市制定優惠政策,為貧困群眾在城區看病住院減免部分檢查費用,讓貧困群眾看得起病、方便看病、看得好病。
一系列精準有效的扶貧措施為貧困群眾找準了“貧根”、開對了“藥方”,從“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偃師在精準扶貧的道路上走得愈加篤定。(黃偉偉 曲宏斌 文/圖)
2017年湘潭市養殖業及相關產業產值達350億元
成都下穿隧道、下沉式道路安裝信息公示牌
我市舉辦全市散裝水泥泵車駕駛員電力知識培訓
田墘有一座兩百多年的“大厝古”
藍山縣安監局開展春節廉政集體談話
偃師市:精準“下藥”“靶向”扶貧
下月1日起,我市城鄉醫保并軌統一醫保政策,居民看病就醫不再城鄉有別
恒泰醫藥物流中心項目開工
“安醫疼痛江淮行”健康扶貧大型義診活動走進市七院
頭塘鎮:打造“五個過硬領導班子”推進“領導班子建設年活動”
筠連:以購代捐 “輸血”變“造血”
排查與治理并重南明區治理地質災害隱患隱患點7個
市運輸管理處會同市交通執法總隊開展公交行業聯合執法檢查
三江口第一高樓主體結構封頂!竣工在即
我辦組織黨員集中觀看了電影《鄒碧華》
環洞庭湖新能源汽車拉力賽收官賽段完賽 126名車手抵達長沙
中科大將建多個科教基礎設施 正在國內公開招標
九江市公路管理局信息中心開展“誠信在我心 誠信伴我行”志愿服務活動
臺江將出臺激勵措施鼓勵公辦園“傳幫帶”民辦園
江蘇工業,這樣念好“穩”“好”“新”三字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