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昨日在10版刊登報道《“加速度”邁向高質量發展——福建廈門全力打造創新驅動主引擎動力機制》,介紹廈門建設成就和發展經驗。文章稱,作為中國改革的“試驗田”和對外開放的“窗口”,廈門致力于打造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之城,建設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發展質量和效益日益提高,在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跑出了“加速度”。
文章認為,廈門實體經濟質量高成色足,這和廈門聚焦經濟發展的“高素質”和城市環境的“高顏值”,不斷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密不可分。數據顯示,2017年,廈門經濟密度在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3位,僅次于珠三角的深圳和廣州。廈門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體的現代產業體系基本成型,經濟結構持續優化。文章援引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的觀點,認為廈門沒有刻意追求經濟發展的總量和速度,而是按照自身的資源稟賦和特征,將高質量發展的理念融入到政策體系的設計之中,這有利于提升“畝產效益”,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
文章高度評價廈門的便利化營商環境。文章寫道,廈門市逐步形成一套黨委政府推動、目標責任明確、部門協同配合、載體平臺創新、“從企業中來到企業中去”的有效工作機制,營商環境工作取得積極成效。8月29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發布了對22個城市的營商環境首次試評價的結果,廈門在22個試評價城市中名列第二,僅次于北京。
產業結構升級方面,文章介紹,廈門主動調結構,工業轉型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形成了以機械和電子為支柱,新興產業多點支撐的產業格局。文章還評價廈門為“創新創業者向往之地”。文章說,廈門建立健全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帶動創業創新熱潮持續掀起。新業態新模式的不斷拓展以及“互聯網+”與各行業各領域的深度融合,為廈門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市公安局:南陽市公安局舉辦警營書畫攝影展
長寧區新華街道通過市誠信計量示范社區創建驗收
我市的省政協委員積極參與分組討論
雙龍航空港經濟區政務服務中心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
重磅!江湛鐵路7月1日通車,今日18時開始售票
打造創新驅動主引擎動力機制 經濟日報刊文點贊廈門發展
崇左市政協:緊扣脫貧攻堅獻計出力
中原路西三環至華山路段開展夏季養護
宿遷鄉村體驗游 游出新高度
自治區農牧業廳畜牧業生產標準化行動宣講團來我市進行宣講
四川省計算機信息高新技術考試培訓研討班在雅安市舉辦
薪火潭商丨潭商精神(一):實干興邦 薪火相傳
花甲老人拾金不昧,原地等待一小時萬元現金完璧歸趙
圖說武漢 | 大學新生“第一課”
繃緊常態管理之弦 持續鞏固創文成果
略陽山洪暴發 武警官兵翻山疏散轉移群眾
“十一”長假汽車票開售
市人大代表熱議政府工作報告 為成都未來點贊
拼贏硬資源,龍江乳業或迎強勢發力期全國知名乳業專家齊聚哈爾濱共話品牌酸奶創新發展
聊城:持續保持煙花爆竹“打非”高壓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