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浦北縣官垌鎮利用星羅棋布溝渠,山溪泉水長流不息的特點,當地群眾就用流動山泉養殖草魚――官垌魚。石梯江的水清澈見底,山上飄來的八角香,溯流而上,幾乎不見垃圾飄入其中。只見魚窩一個接一個,有的連成了一片,新做的、舊的,一排排,或散落在田野中。“山上不能砍樹,也不種桉樹,河里不排生活污水。官垌魚可是我們的致富源,我們村民都很積極保護生態的。”官垌鎮垌口村黨支書賓能友說,垌口村家家戶戶有個“聚寶盆”,發展生態養殖形成特色產業,促進村民增收。
扶持特色產業發展
脫貧致富,發展產業是根本。為了扶持產業發展,垌口村第一書記和村“兩委”班子研究決定結合當地養殖資源和環境條件,以“小窩”放“大魚”的發展思路,利用該村山澗溪流終年不斷、水源充足、草料豐富等自然優勢,發動群眾在溝沿路邊、房前屋后、田頭地角或一些低洼田開挖小魚窩,引來山泉流水養殖官垌草魚,壯大養殖業官垌魚品牌。
同時邀請自治區、市級水產專家和養殖骨干深入村屯和農戶家中,為他們把脈、會診和宣傳動員,村民觀念轉變迅速,立馬掀起熱火朝天的挖塘、筑欄、蓄水養魚的高潮。
在政府項目扶持下,官垌鎮垌口村“雙百”養殖基地建成。自“官垌草魚”獲得了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后,官垌魚產業成為村民增收、脫貧、致富的好路子。垌口村家家戶戶有個“聚寶盆”,形成“一村一品”養殖特色產業。據統計,官垌魚養殖農戶達2.105萬戶,養殖面積5335畝,在全縣發展一片官垌魚養殖經濟帶。
因地施策打造品牌
據了解,垌口村216張傳統養殖魚塘進行科學改良改造;爭取上級部門資金30萬元打造垌口村108畝健康養殖種苗基地;投資30萬元建造連片健康生態養殖成魚基地并列入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收益總量。官垌鎮垌口村通過精準定位科學謀劃、因地施策打造品牌、延伸空間打造特色旅游、落實政策提升形象、規范管理珍惜發展成果等舉措,以綜合開發、委托聯營等形式積極探索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路子。
現在,官垌鎮創建生態養殖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建成現代化生態養殖基地1個,占地面積4畝,高標準現代化養殖池塘10張,年產量5000公斤,產值約15萬元。垌口村于2016年順利通過評比驗收,成為浦北縣官垌草魚特色養殖核心示范區,實現了官垌草魚規范化管理,推動官垌草魚成為產量高、品質高、效益高的“三高”特色農業效益。
村美民富奏響幸福篇章“基地養殖面積500畝,配套種草面積1000畝,每平方米池塘放養3-5尾,年產魚5公斤左右,折合每畝池塘年產鮮魚約3噸。”作為產業基地負責人陸潛介紹,該示范基地引進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浦北縣山泉官垌魚產銷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生產模式,實行“六個統一”產銷管理。“我們整合鄉村建設與脫貧攻堅中的人員、項目資金,資源,合力攻堅,統籌推動脫貧攻堅、宜居鄉村建設,改變農村人居環境。”官垌鎮鎮長黃靖惠介紹。
越州神韻,壽鄉宜人。官垌鎮山清水秀,空氣清新,一灣清澈溪水自山間來,流淌過寧靜的小村莊,白墻青瓦的房子錯落有致,一幅美麗幸福的新農村畫面呈現眼前,宛如世外桃源。
建立基礎對象信息庫 實現“精準法援”
醉駕沖關撞傷協警被立案調查
西峽寨根: 縣領導冷楓、朱元朝深入產業扶貧基地調研
全市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專題會議召開
守護2300年共創時代新輝煌
浦北官垌魚養殖特色產業助農增收
長青跨渾河橋將升級為雙向十車道
我市啟動餐飲食品安全街區創建活動
鎮江舉辦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與企業對接洽談會
福州金魚首次“游”進成都農博會
長沙臭豆腐武漢熱干面……在東門這家美食廣場一次吃個夠
首屆常州市專利獎頒獎 5家企業獲得金獎
佛高區引入全球頂級技術,完善口腔產業生態鏈
湖南兩市州排查出非洲豬瘟疫情 婁底暫未發現
詔安西潭鎮:堅守民生安全紅線 嚴控生豬私屠濫宰
五邑大學及江門職院近4萬名師生人手一本 《學習讀本》走進大學校園
牢記使命堅定信仰 凝神聚力扎實推進機關黨建工作水平
2018中國·武漢臨空港第二屆環金銀湖徒步大會完美落幕
老街西餐節現場大師免費教
莒縣招賢中心小學舉行課題研究培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