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縣山川鄉高家堂村將生態建設、美麗鄉村建設、城市化建設高度融合,一躍成為魅力四射的明星村。
昨天,在安吉縣天荒坪鎮余村社會治理綜合指揮室,記者看到一塊巨大電子屏幕,上面顯示著余村各個重要路段、區域的實時狀況,無論是水庫、工業區,還是文體廣場、居民小區,一切盡入眼底。“今年起實施的《美麗鄉村民主法治建設規范》中明確規定,鄉村民主法治建設要有電子屏這樣的硬件設備。”村黨支部書記潘文革說,作為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余村正嚴格按照標準進行建設。
美麗鄉村,無“法”不美。“作為全國首個關于民主法治村創建的市級地方標準,該標準有助于把民主法治村創建經驗、成果進行標準轉化和推廣,探索民主法治村創建的‘湖州模式’。”市司法局有關負責人說。
作為目前唯一經國標委批復的全國生態文明標準化示范區,我市不斷加快生態標準制定,《美麗鄉村民主法治建設規范》《竹子造林碳匯計量與監測方法》《綠色礦山建設規范》等地方標準均為全國首創,填補了國內空白,生態標準湖州造正逐步成為現實。
生態好不好,標準來衡量。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人說,近年來,我市通過標準化手段固化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的成果和經驗,在全國率先開展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標準化建設,“綠色標尺”為推廣、復制“湖州經驗”提供了技術支撐。目前,我市發布的全國首個《生態文明標準體系編制指南》市級地方標準規范已在爭取國家標準立項,制定了市級以上標準規范28項,國家標準5項。“以前農民種田靠經驗,現在不同了,凡事都按標準來,產量提升了,質量穩定了。”因為“稻鱉輪作”生態模式,前來浙江清溪鱉業有限公司取經的客人總是絡繹不絕,公司董事長王根連說,自己可是嘗到了農業標準化的甜頭。有了標準,如今企業每年的鱉、稻產量都在提升。
在湖州生態文明各個領域,像“清溪鱉業”這樣的項目正在樹立標準化樣板,推動標準應用,形成可看可學的現成經驗。目前,全市已建成51個生態文明標準化示范點,主要涵蓋綠色制造、城鄉一體、循環農業、美麗鄉村、休閑旅游等領域。
在示范推進過程中,今年以來,我市以“連點成帶”的創建思維,開展生態文明標準化示范帶創建工作,串聯一批生態文明標準化示范點,打造第一批特色突出、路線合理、資源優化、產業全面的生態文明標準化示范帶,今年力爭打造示范帶10條。
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有關負責人說,接下來,將進一步發揮標準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技術支撐作用,尤其將生態文明標準化建設與“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建設深度融合,加快推進“綠色制造”標準化建設,重點圍繞蓄電池、木地板、竹制品、辦公椅等優勢產業發展生態經濟,用技術支撐“兩山”轉化。(湖州日報)
九三學社佳木斯市委慶祝“五一口號”發布70周年
零陵富家橋鎮多措并舉開展禁毒工作
夢想有多大 舞臺有多大——記新科美網冠軍大坂直美
朱偉以人大代表身份走進代表聯絡站接待群眾
市政協委員到鹽湖區調研 農業農村經濟發展
生態標準湖州造 多項標準填補國內空白
道縣國土資源局開展2018年度汛前地質災害巡查
男子釣魚被困河中警民合力救起
一份“遲到”69年的陣亡通知書——尋找張榮貴烈士后人系列報道之:一位九旬老者的記憶
企業強強聯合:永州山蒼子大步走向國際市場
靖州飛山便民服務中心開展信訪法治宣傳活動
9月1日起港澳臺居民可到全市33個受理點申領居住證
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致公黨文化工程進解甲莊行動
鮮活故事詮釋紅色文化 余艷報告文學作品《守望初心》創作談
市司法局:將脫貧攻堅向縱深推進
副省長李金科到我市調研定點聯系項目
2018貴陽房地產交易展示會打造一條龍服務
梁園區前進街道辦事處真抓實干 大力改造食品街南北胡同及英康街
焦蘭生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強調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審議
郝建東在子長縣南溝岔鎮磚窯峁村駐村調研督導脫貧攻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