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志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新北區西夏墅鎮的一家股份制企業,2016年4月,該公司通過司法拍賣競得原鼎豐機械制造公司120畝土地,讓這塊處于僵尸狀態的土地復活,去年志云新材料實現銷售1.56億元,稅收1363萬元,今年全面投產后,預計銷售將突破3億元。
這是我市新北區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的一個典型案例。近年來,為突破土地資源瓶頸制約,讓發展增效益、有支撐、可持續,新北區立足實際,通過控制總量、優化增量、盤活存量、用好流量、提升質量,以資源利用結構調整促進了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其中,對已經倒閉的或僵尸企業的土地、廠房加快資源調配,各級政府積極主動對接優質企業,通過重組、拍賣等方式對資源進行二次開發,讓一塊塊土地重現活力。
再如,榮鑫達紡織自2009年起處于停產狀態,2011年轉型成柏銳斯特車業后,投資3000多萬元,引進先進生產線3條,30畝土地盤活,去年實現銷售2.18億元,入庫稅收1840萬元,畝均達61.3萬元;自2008年起處于停產半停產的狀態永慶紡織,36畝用地畝均稅收僅有0.54萬元,2012年轉型成永慶車輛后,投資3000萬元,引進先進生產線4條,到去年畝均稅收較原來翻了十幾番;2016年,康裕巾被整體30畝土地及吉昌紡織10畝土地轉讓給國禮紡織,2017年實現銷售2.5億元,貢獻稅收800余萬元……
為推動全區存量建設用地處置盤活,該區建立“一月一督查、一月一推進、一月一通報”機制,充分調動鎮、街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存量用地不再“曬太陽”。2015以來,共盤活存量建設用地2.6萬余畝,其中宇培倉儲、良正閥門等24家企業全面開工建設,在建建筑面積約30萬平方米,用地面積近1000畝;星宇車燈、天合光能等近400家企業通過增資技改,在原有項目用地上投入資金84億元;盤活大力節能、冠豪機械等10家企業用地面積394畝,新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約12億元,當年實現利稅2700萬元。
2017年以來,新北區在開展工業企業普查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開展綜合施策,著力建立以工業企業單位資源占用產出績效為核心的綜合評價機制,為下一步優化重點產業布局、提升整體發展質效奠定了扎實基礎。為了不斷提升工業用地效益,該區積極探索實施工業用地差別化供應政策,逐步提高工業用地準入門檻,工業用地掛牌起始價從原先的22.4萬元/畝提高到30萬元/畝。另外,該區還開展嚴格的項目準入評價,實行開竣工履約保證金制度,有效提升了產業用地的使用效率。2017年,全區工業用地開竣工率達到100%。近3年來,新北區單位gdp建設用地占用下降率達20.45%,建設用地地均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率達到12%。
2012年、2014年、2016年,新北區先后三次獲評“江蘇省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范區”,2013年成功創建“第二屆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范區”。在日前揭曉的2017年度江蘇省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綜合評價考核中,新北區在全省86個參評縣(市、區)中名列第二。
(錢里陽 吳璽 劉一珉)
來源:常州日報
市衛計委醫師定期考核機構名單
2018年春運落下帷幕 貴陽機場鐵路旅客大幅增長
西湖:西溪街道談心談話抓實效
鎮江108處險工險段已治理完工
奮戰百日 圓夢高考
突破資源瓶頸 新北區國土集約利用成全省模范
魏都區:今年1月至3月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8.5%
2017:水都答卷——丹江口市2017年經濟社會發展綜述
平遠投入1.9億元 助推景區提檔升級
方下鎮離退休老干部參觀新項目建設豐富離退休生活
市商務局主辦的“百企聯合、百日惠購”全市商貿系統“雙百工程”在中東城市廣場啟動
黃岡市區綠化覆蓋率達40.5% 人均綠地13.06平方米
潘表光檢查督導萬年縣環保工作
2018泛舟中國——中俄戶外皮劃艇大會 饒河·烏蘇里江段賽事開賽
今春全民義務植樹10萬余株
2018年“創客中國”四川省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結果出爐
從“救命溝”到“騰飛溝”
福州市旅游發展委員會舉辦2018年旅游行業安全暨百名管理人才提升培訓班
聊城市“小升規”企業培育助力新舊動能轉換
懷遠縣司法局積極參加司法部人民調解大講堂視頻培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