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花和尚魯智深插頁。
圖為:石大安在創作中。
湖北日報訊
寫李逵“暴烈由來火易燃,不平頃刻發沖冠”;寫魯智深“酒肉穿腸形態魯,恩仇刻骨性情真”;寫時遷“穿房入室人難測,盜甲偷雞鬼不防”……這不是哪位詩詞名家的杰作,而是出自大冶一位65歲“草根藝術家”筆下,他叫石大安。
5月上旬,大冶市墈頭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進“石大安文化工作室”,只見“水滸好漢”元素的詩書畫書云集,一種“義薄云天”的好漢情懷撲面而來。
1953年出生的石大安,是大冶市大箕鋪鎮龍塘村人。18歲時,在一次勤工儉學活動中,右腳被石頭砸中致殘;他先后當過小學教師、大隊會計、鄉村牙醫等,對文藝創作情有獨鐘。“水滸英雄正義、仁和、豪俠、忠勇,讓我十分感動。”石大安自幼癡迷《水滸》,醞釀用傳統詩歌方式,為梁山好漢每人賦詩一首。
2005年開始,石大安提筆創作。為寫好每位人物,他重讀《水滸》,梳理情節,常常為一個字琢磨許久。歷時3年,他為每人創作了一首七言律詩,共計109首。“水泊梁山本是108位好漢,加上晁蓋,一共109人。”石大安解釋。
通過網絡,石大安的詩詞作品引起時任中國水滸學會會長佘大平關注。經他牽線搭橋,石大安在網上邀請國內158位知名書法家為水滸人物題字,還邀請水滸人物繪畫專家牛牧野、篆刻專家丁永林為水滸人物畫像、刻字。
寫晁蓋是“世事豈如人所料?風云叱咤轉頭空”;寫林沖是“英雄氣短心猶壯,兒女情長淚欲狂”;寫吳用是“胸羅大計人難測,陣蘊玄機鬼莫防”……翻看石大安的《水滸英雄贊》,每位人物一詩、一書、一畫、一印,顧大嫂的“潑狠”、孫二娘的“機智”、扈三娘的“颯爽”……一個個歷史人物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一次偶然機會,中科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原校長楊叔子看到這本書。“109篇七律,寫了109個人,109張面孔,109種個性,既無一雷同,又向一而聚,實屬不易。”他評價道。
5月8日,因病住院的石大安接受記者采訪時稱,由他發起創建的“大冶草根藝術家公社”已有近百名“社員”,經常組織大家開展書畫交流、楹聯下鄉等活動,積極投身大冶城鄉文化交流和推廣。
晉煤集團岳城礦通過國家一級安全生產標準化驗收
清溪鎮中心兩條主干道局部封閉施工 過往車輛請盡量繞行
10名“最美”醫護人員為村民健康“把脈”
天氣變冷 愛車輪胎需保養
吳中堯會見GA全球化創新創業聯盟亞太區總裁張強一行
湖北“草根藝術家”為水滸人物賦詩 109篇七律無一雷同
為貧困勞動者提供全方位就業服務
會同:小學生拾得4萬余元錢物歸還失主
2018浙江遂昌湯顯祖文化節開幕
市城建局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城建系統元宵節文明祭祀工作
湖南南山國家公園管理局召開黨委中心組集中學習研討會
中國南平“武夷品牌”建設發布會舉行
市國土資源局開展健步走、進共建社區主題黨日活動
汶川地震10年 川港同心重建新生活
海關總署全面取消通關單
楊郊鄉舉辦洪災轉移群眾應急演練
赴英留學生張達回家鄉武強縣扎根創業
含山縣環峰鎮五抓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走路能“畫”心 曬照認養樹 福州生態公園徒步大會亮點多
松江區司法局車墩司法所黨支部開展法律公益服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