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2018中國·廊坊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在廊坊市京津冀大數據創新應用中心開幕。在盛大的開幕式上,多家行業領軍人物發表主旨演講,數字經濟成為最熱門的話題,其中還不乏一眾高科技企業向河北拋出橄欖枝,尋求與其在相關領域的合作。
“未來經濟將朝哪兒去?是萬物智能化。”論壇上,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劉強東的一席話,引起廣泛共鳴。的確,幾年前,不少人對數字經濟的理解還停留于網上購物;今天,隨著制造業數字化升級到教育、醫療、交通等領域的“數字蝶變”,數字經濟已然成為中國轉型升級的新藍海,也為人們生活帶來無限可能:一副輕巧的ar智能眼鏡,可以滿足人們自助旅游、個性化導購等需求;一套“智醫助理”系統,可以進行人工智能輔助診斷;一臺智慧路燈伴侶,可以將普通路燈升級為智慧城市的基礎設施……本次大會上這些顛覆想象的“黑科技”,再一次讓我們看到數字經濟蘊藏的巨大機會。 發掘數字經濟新藍海,贏得發展主動權,京津冀地區有著天然的優勢。一方面,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北京高科技企業集中、創新資源豐富,對整個區域具有較強的輻射能力。另一方面,不斷夯實的網絡與信息服務基礎設施,也為三地發力數字經濟鋪平道路。就拿河北來說,截至今年3月,其光纖線路長度已達179.7萬公里,居全國第8位;50m以上的固定寬帶用戶占比達到90.5%,居全國第2位。這些既有優勢,使得大數據、物聯網的新技術應用有了廣闊空間與龐大市場。可以說,抓住機遇,加快駛入數字經濟發展的快車道,京津冀地區大有可為。
數字時代,數據無疑是重要的原材料和生產要素。如何最大限度激發出數據紅利,直接關乎數字經濟的發展成效與未來潛力。有調查報告顯示,當前各城市以硬件為核心的信息基礎設施差距已逐步縮小,以數據為基礎的落差開始形成。對于京津冀而言,要想在數據競爭中脫穎而出,抓住新一輪風口,顯然離不開政策的引導與護航。時下,京津冀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順利推進,三地已經簽署了諸多細項合作協議。這種合作不應該停留于硬件更新的初級階段,構建統一、共享的區域城市服務平臺,帶動更多行業與企業開放數據、利用數據、共享數據,才能真正釋放數字經濟的新動能。
技術進步勢不可擋,發展契機不容錯失。京津冀唯有拿出更加進取的姿態,方能更好地擁抱這片藍海。
省教育廳發布校內課后服務指導意見,課后托管不得“補課”
醫療養老教育等民生保障全面提速 將有更多政策釋放民生紅利
冬修水利好時節
周小川談數字貨幣:穩步有序推進研發 不必太著急
“檢閱”
“數字蝶變”是京津冀共贏新風口
東營市人民政府關于統籌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
龍巖2017年技術交易額排名居全省前三
成都吸引力:最“炫酷”的西博會
趙富祥調研全區鐵腕治霾工作
千株月季扮靚街道
李滄萬達旁地塊將建新城區
四川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6820公里2017年新增301公里
燃!美!酷!快來看“環廣西”最美賽道——雁山賽道的精彩
2018年度會計專業技術中高級資格考試在濱州舉行
佳木斯市快樂舞步健身操迎來編創十周年
通過銀行打卡發放松滋市1700多名農民工領月薪
共話智能制造時代財富新機遇
吉林高新區召開2017年高新區基層老年協會工作經驗交流會
阜陽市婦女兒童醫院南區開診一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