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施先進的蘭考南站。 全媒體記者 李克君 攝
3月的蘭考,春風和煦、草木吐綠,城鄉大地處處充滿了生機。
這是一片精神高地,激勵億萬人奮進的焦裕祿精神在這里誕生。這是一方脫貧攻堅重地,它的每一步變化都引起各方關注。
2014年,在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習近平總書記將蘭考作為聯系點。在蘭考,習近平提出了振聾發聵的“蘭考之問”——焦裕祿精神發源于蘭考,守著焦裕祿精神這筆財富50年了,為什么蘭考至今還有10萬人沒有脫貧?還戴著貧困縣的帽子?
3年前的春天,習近平總書記佇立黃河岸邊,望著滔滔河水,詳細了解黃河灘區群眾的生產生活情況,并叮囑開封、蘭考的干部要“切實關心貧困群眾,帶領群眾艱苦奮斗,早日脫貧致富”。 在張莊村85歲的張景枝老人家中,總書記看廚房、察臥室,同一家人促膝交談,問家里一年產多少糧食?種的蔬菜夠不夠吃?農業補貼和低保、醫保等政策是否享受到?對新農村建設有哪些要求?他叮囑當地干部要切實關心農村每個家庭特別是貧困家庭,通過因地制宜發展產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面對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蘭考向總書記作出了“三年脫貧、七年小康”的莊嚴承諾。經過3年的努力,2017年2月27日,經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評估并經省政府批準,蘭考縣退出貧困縣序列,初步兌現了黨和政府的莊嚴承諾,實現了焦裕祿同志的夙愿,成為黨中央決策部署、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的成功實踐。
4年來,在我市其他地方,廣大干部群眾也時刻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在焦裕祿精神的鼓舞下,自覺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四個意識”,以提高貧困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為出發點,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這場硬仗、實現全市貧困人口2020年穩定脫貧奮發努力,走出一條穩健的扶貧之路。
靠奮斗實現巨變
蘭考在我省率先脫貧
回首這幾年,蘭考走過了一段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征程。
從向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三年脫貧、七年小康”承諾的那一刻起,蘭考縣委、縣政府帶領蘭考人民大力傳承和弘揚焦裕祿精神,以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針,以脫貧攻堅總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將脫貧攻堅工作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緊扣精準、務實、攻堅主題,打響了一場踐行莊嚴承諾、奮力奔向小康的扶貧戰役。
2014年,總書記在蘭考強調,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選好班子和帶頭人很重要。鄉鎮干部要沉得下來、穩得住心神、耐得住寂寞、修煉修為、練就金剛不壞之身。上下同欲者勝。我們有共同一致的理想、信念、目標、情感,只要大家一起苦干實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一定能夠走得成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定能夠實現。
脫貧路上,蘭考堅持把總書記的指示要求落到實處。該縣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錘煉干部、轉變作風的主戰場,成立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建立縣級領導分包鄉鎮(街道)制度,選派345名科級干部和優秀后備干部組成115個駐村扶貧工作隊,抽調335名優秀鄉鎮干部駐非貧困村,從事基層黨建和扶貧工作,不脫貧不脫鉤,不拔窮根不撤隊。
3月14日,紅廟鎮夏武營村,田間地頭隨處可見蔬菜大棚。在蘭考縣115個貧困村中,夏武營村是一個貧困人口較多的村。為讓村民摘掉“貧困帽”,該村從2015年起開始走上蔬菜種植規?;?、集約化道路。“發展的產業定準了,脫貧的途徑找到了,但建大棚需要的大額資金投入從哪兒來?”村黨支部書記張平安和鄉親們犯了愁,“大棚建不好,學來人家再好的技術也是白搭!”
夏武營村的煩惱,很快得到了解決。駐村干部和銀行打好普惠金融這張牌,讓村民們得到了無需抵押、農戶聯保的小額貸款產品。村民遞交申請材料后,不出3天,夏武營村20多戶村民就拿到各自申請的貸款。
今年62歲的貧困戶付二云,家里3口人,人均土地只有半畝多。以前,付二云靠種地和打零工維持一家人的生計,日子過得非常緊巴。脫貧攻堅戰打響以后,在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的支持下,付二云流轉了5畝土地,通過銀行提供的扶貧貼息貸款,建了兩個蔬菜大棚。“兩個大棚,再加上露地蔬菜,一年收入7萬余元不成問題。”2015年,付二云通過種菜實現了脫貧。說起現在的幸福生活,付二云連說“沒想到”。
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四個切實”“五個一批”“六個精準”的要求,蘭考堅持增加收入這條紅線,統籌考慮“兩不愁三保障”,嚴格按照“一進二看三算四比五議六定”識別方法、“四議兩公開”、審核“六簽字”、公示公告工作程序,開展精準識別、精準識別“回頭看”、貧困對象動態調整工作,同步建立“一戶一檔”,做到應進全進、應扶全扶,切實解決好“扶持誰”的問題。
針對不同原因、不同類型的貧困戶,蘭考因村因戶制宜,制定了12項有針對性的具體幫扶措施。對已脫貧戶,實施保險扶貧、產業扶貧、外出務工補助、大學生補貼、危房改造、“雨露計劃”等6項措施,確保其穩定增收不返貧。對一般貧困戶,增加醫療救助、中小學教育救助、光伏扶貧3項措施,確保貧困戶不因學、因病致貧;利用到戶增收、小額擔保貸款等資金,支持發展“種養加”項目,確保穩定脫貧不返貧。對“兜底戶”,除落實以上措施外,“兜底人員”全部納入低保,60歲以下人員給予臨時救助,人均土地不足1畝的按每畝收益500元差額補助等3項措施,確保兜得起、穩得住。
數據最能說明成績:蘭考2014年實現脫貧5063戶19360人,2015年實現脫貧10843戶37556人,2016年實現脫貧5310戶12675人。截至2016年年底,全縣貧困發生率降至1.27%。
不辜負習近平總書記重托,響亮地回答“蘭考之問”。蘭考人靠奮斗實現了巨變。
再次踏上新征程
穩定脫貧奔小康
脫貧不是目的,小康才是目標。3月14日,蘭考縣儀封鄉胡寨村黨支部書記、胡寨哥哥合作社理事長王繼偉帶著一些村民正在忙著給蔬菜裝車,忙得熱火朝天。“現在還不是最忙的時候。春節前,我們合作社分紅時才叫一個熱鬧。”王繼偉告訴記者,社員不僅領到了年終分紅,還能得到米、面、油等過節禮品,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滿滿的幸福。
致富奔小康需要產業的支撐,隨著農村社會經濟發展,農民資金需求日益增加,該村整合村里的資源,成立了資金互助部,從村民生產、生活給予幫助,讓村民在家門口感受到實實在在的資金幫扶。據介紹,去年,該村資金互助部累計發放貸款1500多萬元。
有了資金互助部這個后臺的支持,該村群眾致富有了盼頭,村委會帶領群眾穩定脫貧奔小康有了奔頭。“村里現在有各種大型農業機械,購買了5臺生產無人機,下一步村里要實現耕、種、管、收一體化,真正實現種植機械化。”王繼偉信心滿滿地告訴記者,今年,該村將改變土地流轉形式,讓村民以土地入股,分紅根據村民需求可以要錢或者要糧,實現種植規?;?,提高農業機械化程度,把勞動力進一步釋放出來。同時,借助資金互助部這個平臺,成立村建筑公司,讓更多剩余勞動力參與進去,壯大村集體經濟,為穩定脫貧奔小康奠定扎實基礎。
記者在胡寨村看到的情景,正是蘭考摘掉“貧困帽”后,再次踏上新征程的生動寫照。就在脫貧“摘帽”的第2天,蘭考向全縣450個行政村派駐了穩定脫貧奔小康工作隊,目標是穩定脫貧不返貧,進而向全面小康社會邁進。工作隊幫助農村黨支部健全組織,開展穩定脫貧奔小康的謀劃工作,引領和指導群眾發展產業,建設美麗鄉村,振興農村經濟,落實好穩定脫貧奔小康各項政策。
蘭考堅持脫貧不脫政策,認真落實中央、省委扶貧政策和縣定的12項扶貧措施,加大對已脫貧戶、一般貧困戶、“兜底戶”的政策保障力度。同時,出臺穩定脫貧教育保障、醫療保障、住房保障“三保障”措施和產業發展、就業創業、金融支持、設施農業保險、標準化廠房補助“五項政策”,惠及全部農戶。
蘭考重視引導扶持,促進創業就業。產業發展方面,蘭考圍繞家居制造、食品加工和戰略性新興產業3個主導產業,堅持招大引強,突出龍頭帶動,不斷培育壯大特色產業體系。在產業集聚區,主要以強縣和吸引青壯年勞動力就業為目的,重點打造以恒大家居聯盟產業園為龍頭的品牌家居和以正大、禾豐為龍頭的食品加工兩個產業集群,同時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相繼引進沐桐環保、富士康、光大等行業龍頭企業,為增強縣域綜合實力打下堅實基礎。在農村,主要以帶動60歲以上人群和閑散勞動力就業為目的,積極培育龍頭企業引領、畜牧規模養殖支撐、飼草種植配套“三位一體”的畜牧產業化,引進正大集團、中鼎牧業、北京首農、中羊牧業、花麒牧業、華潤五豐等項目,統籌推進雞鴨牛羊驢、飼草產業發展,畜牧業產值達27.1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36.5%。
金融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在脫貧攻堅行動中,蘭考堅持發揮金融的助推作用,切實解決群眾發展過程中的制約因素。同時,圍繞構建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有機結合和互為支撐的大扶貧格局,該縣堅持“黨建引領、黨群融合、自力更生、勤勞致富”的原則,積極探索出以愛心超市為平臺,以“巧媳婦”工程、人居環境扶貧、助學扶貧為支撐的“1+3” 社會扶貧模式,形成了政府、市場、社會協同推進的大扶貧工作格局。
牢記總書記的囑托
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
和蘭考縣一樣,4年來,在我市其他地方,廣大干部群眾也時刻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在焦裕祿精神的鼓舞下,自覺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四個意識”,以提高貧困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為出發點,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這場硬仗,實現全市貧困人口2020年穩定脫貧奮發努力,走出一條穩健的扶貧之路。
3月15日,在尉氏縣崗李鄉袁莊村寬敞明亮的廠房內,工人們正在生產線上有序忙碌著,一摞摞紙箱紙盒成品正準備出廠……這是該村產業扶貧基地——河南夢之翼紙箱紙盒廠的一個生產畫面。我市探索推廣“三入股一就業”產業扶貧模式,積極引導有耕地、無勞動能力或勞動能力不足、無法轉移就業的貧困戶,利用自有土地入股、到戶資金入股、小額信貸資金入股等模式參與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發展產業。每個貧困村建設一個扶貧車間(基地),培育特色鮮明的扶貧產業,讓貧困群眾有股可入、有事可做、有利可獲,實現產業扶貧全覆蓋,確保貧困戶都有一份穩定收入。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已建成扶貧車間84個、扶貧基地185個,涉及貧困村208個,帶動貧困戶3606戶9016人。
結合開封實際,我市大力開展金融扶貧,并提出“政府+保險公司+擔保公司+銀行”四位一體金融扶貧辦法,投入財政扶貧資金5000萬元作為風險補償金,撬動金融資金5億元,解決帶貧企業和自主創業貧困戶貸款難題。推廣貧困戶貸款助力脫貧、“能人大戶”帶動脫貧等金融扶貧“十大模式”,實施“百企帶動、千戶示范、萬戶受益”的金融扶貧“百千萬”工程,建立金融服務、信用評價等“五大體系”,充分發揮金融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撬動、引領、支撐作用,助力貧困戶實現穩定脫貧。
我市在脫貧攻堅戰略行動中,一步步提高工作標準,選擇操作性強的項目,創新方式方法,打造扶貧特色和亮點。
推行貧困人口健康脫貧再保險。為解決因病致貧、因殘致貧問題,完善醫療保障體系,制定出臺實施方案,市級建立貧困人口醫療保障“資金池”3000萬元,對貧困人口進行醫療救助。全面推行貧困人口健康脫貧再保險, 按人均60元/年的標準籌備資金,市、縣兩級分別按40%、60%的比例分擔,實現貧困人口健康保險全覆蓋,17.4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在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大病補充保險報銷的基礎上,剩余合規住院醫療費用再進行第四次報銷,進一步減輕了貧困人口的醫療負擔。
如今,行進在古城的城鄉大地上,處處可以感受到務實之風迎面撲來,處處可以感受到脫貧攻堅的滾滾熱浪。脫貧攻堅,開封奏響幸福曲。
北京市百處養老“空白”招募社會力量
“美在內蒙古”亮相曼谷 兩地旅游合作邁上新臺階
市文廣新局召開全系統事業單位改革工作會議全面動員部署推進落實改革工作
特殊教育學校與鐵東區烈士山小學、勝利小學等五所小學舉行愛心義賣活動
文山市113個行政村“微型消防站”建成投用
脫貧攻堅:開封奏響幸福曲
平魯交警大隊編織新春交通安全網
東莞市統計局東莞市2018年度“四上”企業統計業務培訓的中標、成交公告
2017年哈爾濱市“醫學專家科普社區行”活動啟動儀式在呼蘭區舉行
鎮江出臺普法責任制實施辦法 推進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
山西征集2000個家庭進行室內環境免費檢測
碧陽鎮:戶戶爭當“最美家庭”
合浦縣舉行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空中救援演練暨院前急救培訓班
松山湖:黃少文慰問春節值勤及一線工作人員
疑難病情診療的春天還有多遠?——東院門診首次開展多學科協作診療
龔曉燕來黃龍調研基層婦聯工作
下月開始,廣州入戶連續社保縮減6個月!取消材料12項!
杭州“空鐵聯運”模式即將開啟
關于公布2017-2018年度市本級公務車輛定點維修有關事項的通知
大慶102個見習崗位等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