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論貫徹落實全市“六大突破”現場推進會精神
新時代,國家經濟處于轉型階段。2015年以來,中央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高質量發展”等一系列針對性極強的指導性意見。7月初,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也作出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定。具體到巴中,狠抓“特色農業奮力突破”,就是狠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
發展特色經濟,本質是走差異化發展之路。在產能產品相對過剩時期,特色化、差異化發展尤顯重要。作為傳統農業大市,巴中農業有基礎,尤其在茶葉、核桃、道地藥材、生態養殖等四大領域具有比較優勢。因此,市委書記羅增斌在這次現場會上再次強調,特色農業是加快巴中跨越發展的重要支撐,必須奮力突破。
實現“特色農業奮力突破”的前置條件是推進“特色農業現代化”。因為,放在過去,巴中農業“四特”同樣存在,卻沒能成為“跨越發展的重要支撐”。問題出在過去的“四特”仍然屬于傳統農業而非現代農業上面。所以,市特色農業突破協調領導小組在《四大特色農業計劃》中明確提出了幾個主攻方向,即:做實基地、做強加工、做響品牌、做活市場、做優保障等。
進一步講,特色農業的突破還是助推脫貧攻堅和縣域經濟突破的重要力量。眾所周知,無論脫貧攻堅還是發展縣域經濟,產業支撐是關鍵。巴中作為西部貧困地區和傳統農業大市,產業的選擇面極其逼仄。貧困群眾之于現代農業,盡管面臨做品牌、做市場,甚至做電商等一系列門檻,但總比讓其做高科技產品靠譜得多;現代農業之于縣域經濟,更有廣闊發展空間,可為整個縣域的三產融合發展撐起一片新天地。
在現場會上,市特色農業突破協調領導小組和牽頭單位負責人在發言中都客觀分析了我市發展特色農業所面臨的“長板”和“短板”——“長板”要繼續做“長”,“短板”更要加緊補齊,這是基本工作態度和工作方法。所列農業科技、新型主體、產業鏈條、產業投入等“四大短板”無一不需政府這只“有形的手”的積極參與。因此,推進“特色農業奮力突破”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各級黨政、領導干部,尤其是涉農部門和單位的工作力度。
七旬夫妻的幸福晚年:“你負責微笑,我負責拍照”
旅游扶貧 ,勝橋添勝景
晶科簽訂1.43GW組件供貨協議
紅安大力推進“旅游廁所革命”
大手牽小手 80戶家庭在漳州開發區植下千株桃樹
以特色農業突破助推高質量發展
愛上英語soeasy
政工中級職稱申報工作啟動
想買軟件“躺著掙錢”,一微商被騙200元
《濟南市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印發 試點組建行政審批專門機構
5月1日起 四川實行辦理護照等出入境證件“只跑一次”制度
泰山區居民醫保首次網上繳費
濱州市新舊動能轉換及化解金融風險專題研討班開班
當涂縣組織收聽收看中共安徽省第十屆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電視電話會議
臨盆產婦遭遇堵車 多警協作及時救助
東豐縣奮力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分析上半年經濟形勢 研究下半年經濟工作
港澳臺粵百名攝影家發現平武暨白馬民俗文化展演周活動隆重舉行
宜君縣“民生賬單”寫滿百姓幸福感
我市舉行市直離退休干部迎新春茶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