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名師
李同波老師,碩士,廣州市南武中學備課組長,中學化學高級教師,省級名師、省級骨干教師,省高評委專家庫成員,市級學術技術帶頭人,擔任多年年級主任,主持三項省級課題并結題,參編《五年高考,三年模擬》《名師伴我行》《高考調研》,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多篇。
瞄準高考題型 把握考查主干
高考在即,高三學子都在緊張地進行最后一輪復習——回歸復習。如何才能切實回歸、高效復習呢?個人認為,一是目標要明確,二是方法要科學,三是抓手要得力。
教材內容繁多,考試一卷三科。所以高考化學試卷考查的皆為主干知識和能力,近五年高考化學全國乙卷(全國ⅰ卷)考查的題型、方式基本固定,考查的知識、模塊基本穩定。所以,回歸復習可以以高考真題為線,瞄準高考題型,把握考查主干,明確目標方向,以主干知識為核心,回顧、梳理相關的必考點和高頻考點。考試大綱是高考命題、評價的依據,明確了高考考什么、怎樣考,考試大綱又界定了學生備考的內容范圍,指明了應該會什么、會到什么程度。考試大綱對教材知識內容有三個層次的要求:1.了解;2.理解、掌握;3綜合應用。分析近五年高考試題,除第7題(2014年第8題)化學與生活考查內容屬于了解水平外,其他6個選擇題考查的內容均屬于理解和掌握水平。所以,考前要對照考試大綱,將考試大綱中列出的考點進行拉網式排查。教材是本,承載著學習的內容,教材是學生回歸復習的最好抓手。分析高考試題,瞄準復習目標;緊扣考試大綱,明確復習內容;追本溯源,回歸挖掘教材。高考試題、考試大綱和化學教材三位一體回歸復習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位一體回歸復習的方法是以一年高考試題為線,依據試題考查的考點或模塊,在考試大綱中對應找出相關考點和考試大綱對該考點的層次要求,按考試大綱對考點的層次要求回歸教材對點復習。高頻考點復習完成后,對考試大綱有要求但未考到的考點也要復習,確保考試大綱要求的考點無遺漏,同時又清楚考試大綱中的高或低頻考點。下面就以近五年高考全國乙卷部分試題為例,探討一下三位一體回歸復習的路徑。
回歸“三位一體” 注意五大要點
在進行三位一體回歸復習時,還要注意如下5點:
1.對近幾年未考到的重要考點要予以高度關注,如離子共存問題;離子方程式正誤判斷;離子濃度大小比較;化學平衡圖像;速率與平衡原理在實際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等。
2.對于高頻考點,可能還會考,因為主干必考。如弱酸和弱堿ph值計算;化學平衡常數計算;電離平衡常數計算;溶度積常數計算(水解常數考試大綱無要求);轉化率計算;蓋斯定律;陌生方程式的書寫等。
3.提高讀圖能力。弱酸、弱堿、可水解鹽溶液中離子濃度變化圖像;難溶電解質溶液中離子濃度關系圖像;分離提純中離子濃度的變化圖像以及相關的計算。坐標可能會以比值或對數的形式出現。
4.原電池、電解池中離子流向(有交換膜時看交換膜的性質);電解質溶液中ph值變化;電極方程式的正誤判斷;電極質量變化與電子轉移;電極產物的簡單計算;二次電池充放電即原電池和電解池的結合考察;電解法提取金屬;電化學金屬防腐;電化學污水處理、電化學除塵等陌生環境習題的考察。
4.在回歸復習的同時,要強化答題的規范意識,包括化學用語規范、書寫規范。有意識地記憶一些敘述性化學用語,對書寫性化學用語要注意細節,如化學方程式、電極方程式、熱化學方程式、電子式、結構示意圖等。
5.每天要定時定量做高考真題,始終保持應考的良好心態和上佳狀態。
回歸復習是高考前復習的一個決定性環節,復習要做到既突出主干又面面俱到,既重點復習高頻考點又不遺漏低頻考點。
化學
【考綱要求】能根據微粒(原子、分子、離子等)物質的量、數目、氣體體積(標準狀況下)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有關計算。
【高考真題】2015全國乙卷第8題
na為阿伏伽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質子數均為10na
b.2l0.5mol·l-1亞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離子數為2na
c.過氧化鈉與水反應時,生成0.1mol氧氣轉移的電子數為0.2na
d.密閉容器中2molno與1molo2充分反應,產物的分子數為2na
答案:c
【真題分析】該題型2015年和2016年兩年出現,該題模式固定,往往涉及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題中陷阱較多。
【對點復習】物質的量、標準狀況下氣體體積、微粒數目(分子數、原子數、質子數、同位素中子數、電子數)、質量(注意同位素物質)四者的相互換算。氣體體積的計算要求標準狀態和氣體;質量、微粒數目計算與標準狀態無關;氯氣與水反應的電子轉移數目;d2o的式量及中子數目;鐵、鋁與濃硝酸、濃硫酸的鈍化;金屬鐵反應的變價;金屬銅與硫反應的電子轉移數目;可逆反應不能完全轉化;最簡式相同物質的混合;二氧化氮與四氧化二氮的平衡問題。
【考綱要求】以第3周期為例,掌握同一周期內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與原子結構的關系。以ⅰa和ⅶa族為例,掌握同一主族內元素性質遞變規律與原子結構的關系。
【高考真題】2017全國乙卷第12題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w的簡單氫化物可用作制冷劑,y的原子半徑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由x、y和z三種元素形成的一種鹽溶于水后中,加入稀鹽酸,有黃色沉淀析出,同時有刺激性氣體產生。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x的簡單氫化物的熱穩定性比w的強
b.y的簡單離子與x的簡單離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
c.y與z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使藍色石蕊試紙變紅
d.z與x屬于同一主族,與y屬于同一周期
答案:c
【真題分析】該題型五年五次出現,分別是第9、10、12、13、12題。其中2013年和2014年均由陰、陽離子的核外電子層結構相同來推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關系,2015年、2016年和2017年難度略增。該題一般以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或文字描述元素的核外電子排布、元素單質或化合物的物理化學性質、元素之間的關系來推斷元素種類,進而運用元素周期律知識進行元素及其化合物相關性質的判斷和比較。
【對點復習】ⅰa、ⅶa和第三周期元素的金屬性、非金屬性的遞變規律;原子半徑、離子半徑的比較;核外電子層結構相同的陰陽離子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對位置;單質物理、化學性質的遞變規律;單質或化合物熔沸點遞變規律;氫鍵對熔沸點的影響;結構相似(同周期或同主族)元素氫化物的穩定性遞變規律;最高價非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遞變規律;金屬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性遞變規律。
高考小故事
從臨場發揮來看,考試的心理狀態是考試成敗的關鍵。我曾經教過一名學生小蔡,他平時的理綜成績很優秀,知識也掌握得很好,但是每到月考,理綜成績就不太理想。在與他談話后,我發現他的考試狀態不佳主要是心理問題。因為自己平時成績好。定位就高,考試時要求自己把題都做完,追求完美。按照順序做,遇到不會的題就“死磕”,花費很多時間在一道題上,導致時間不夠,然后開始緊張,后面就亂套了。為此,我跟他明確了幾點:1.高考是選拔性考試,有些題難度大,不能把將所有題做完定為目標,不求全會,只求會的必對,這才是正確的做題心態。2.要多進行限時練習,模擬考試環境,嘗試不同的做題順序,看看哪種最適合自己。
3.學會舍得,沒有思路的陌生習題先舍,先將會做的習題做完,再做略有難度的習題,最后對難度太大的題目盡力做。通過三個月的訓練,小蔡的考試成績明顯上升,心態很好,最后在高考中以635分考入大連理工大學。
【考綱要求】掌握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能識別化學品標志;掌握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法(包括所用試劑、反應原理、儀器和收集方法);掌握常見物質檢驗、分離和提純的方法。
【高考真題】2014國乙26(節選)
乙酸異戊酯是組成蜜蜂信息素質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實驗室制備乙酸異戊酯的反應裝置示意圖和有關數據如圖:
實驗步驟:
在a中加入4.4 g的異戊醇,6.0 g的乙酸.數滴濃硫酸和2~3片碎瓷片,開始緩慢加熱a,回流50分鐘,反應液冷至室溫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別用少量水,飽和碳酸氫鈉溶液和水洗滌,分出的產物加入少量無水硫酸鎂固體,靜置片刻,過濾除去硫酸鎂固體,進行蒸餾純化,收集140~143℃餾分,得乙酸異戊酯3.9 g。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b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
(2)在洗滌操作中,第一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真題分析】本題屬于綜合實驗中有機制備實驗類型。
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均以有機物為原料進行實驗考查。雖然實驗考查都是陌生的裝置和反應流程,但分析發現,教材實驗是根,高考試題是影。實驗裝置的原型是蘇教版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第50頁實驗裝置圖。圖3、圖4是人教版必修2教材第70頁苯的取代反應,雖然教材沒有裝置圖,但這兩個實驗是高中重要的兩個實驗。
本題的實驗操作過程與教材中溴苯的分離提純過程如出一轍。如表:
考前參照三套教材,對比板塊內容的差異,博采眾長,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同時注重三套教材交集,說明是知識主干,會重點考查。復習化學教材中重要的化學實驗,與高考試題結合尋找根與影的聯系,考試時,找到陌生情景下試題的根能迅速拉近考生與試題的距離,能快速進入一個熟悉的情境中解題,有利于知識和能力的類比和遷移。
【對點復習】分離提純操作實驗:蒸發、過濾、結晶、分液、萃取、蒸餾。氣體參與型實驗:流程為氣體制備—除雜—主體反應—尾氣處理,氣體有氯氣、氨氣、氫氣、二氧化硫。有機制備實驗:苯的溴代、苯的硝化、乙酸乙酯的制取等幾個重要實驗的實驗裝置、操作流程、實驗現象和分離提純。探究—猜想型實驗:fe2+和fe3+的檢驗流程、實驗現象和實驗結論。
地理名師
朱錦偉老師,北京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中教一級教師,從教7年,潛心研究教學和新課程改革,對全國新課標卷有深入研究,教學效果顯著。在《中學地理教學參考》《地理教學》《地理教育》發表多篇教學研究論文,參加廣東省教育廳和總工會主辦的廣東省中小學教師教學能力大賽決賽等比賽。
讀通圖文 化難為易
地理學科命題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和學科素養,即考生對所學相關課程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地理學科和其他學科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不同點:對于信息的承載除了文字作為載體,地圖也是重要信息的載體;因此,我們可以在接下來的時間里通過高考真題文字和地圖所承載信息的分析,有效提升解題技能。做地理試題主要有兩個依據,一是根據自己所學的基礎知識,包括課本知識和日常生活中的常識;二是試題文字和圖表中所給的地理信息。下面筆者根據高考考核目標、要求和命題意圖來解讀一下考生如何在現有知識水平下有效提高自己解題的準確性,即從地理圖文信息中獲取有效得分點。
注重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
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主要表現為能將接收到的地理信息迅速同相關的知識內容建立正確而有效的聯系,并自如地調用。
例1:(2017年全國文綜新課標1卷)我國某地為保證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雙層覆膜技術(兩層覆膜間留有一定空間),效果顯著。下圖中的曲線示意當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豐、枯雪年的平均氣溫日變化和豐、枯雪年的膜內平均溫度日變化。
圖中表示枯雪年膜內平均溫度日變化的曲線是
a. ① b. ②c. ③d. ④
當看到平均氣溫日變化問題就要回想所學哪個知識點或者原理是和氣溫日變化相關的,這一部分知識在整個高中地理里面只有在必修一第二章第一節中大氣的受熱過程這一部分中學到了,就要調動大氣的受熱過程原理這部分知識來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有膜的溫度肯定是高的,只能從a、b中來選,其次是枯雪年,相當于大氣受熱過程原理中少云或大氣稀薄,大氣的削弱和保溫作用都弱,溫差變化大,從而做出正確選擇。
注重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
地理信息包括地理試卷中的文字材料、圖表、各種數據、畫面、符號等;獲取和解讀信息的過程,包含發現信息、判斷信息的重要性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思維過程。這部分內容可以從三個方面理解:(1)能夠從題目文字表述中獲取地理信息,包括讀取題目的要求和各種有關地理事物定性、定量信息。(2)能夠快速全面、準確地獲取圖、表中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讀和分析各種地理圖表所承載的信息。(3)能夠準確、完整地理解所獲取的信息。
一、新概念類型試題
例1:(2016年全國新課標1卷)貝殼堤由死亡的貝類生物在海岸帶堆積而成。在沿海地區經常分布著多條貝殼堤,標志著海岸線位置的變化。下圖示意渤海灣沿岸某地區貝殼堤的分布。
1.在任一條貝殼堤的形成過程中,海岸線
a.向陸地方向推進 b.向海洋方向推進 c.位置穩定 d.反復進退
這是一道新概念、新信息的試題,這道試題是當年正答率比較低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對于信息的獲取和理解不準確。這道題很多同學對貝殼堤的概念和題干審題不清,只是看到圖中不同時期貝殼堤向海洋方向推進,就選擇b選項,導致選錯,而正確答案應為c。而材料中貝殼堤的定義中強調的是死亡貝類生物在海岸帶堆積,題干強調的是“任一條”貝殼堤的形成,而不是不同時期的貝殼堤,很多同學沒有關注到。這種類型的試題在近幾年的高考中均有出現,要重視對文字和圖中信息的獲取和理解。
二、新信息加知識類型試題
例1(2016年全國文綜新課標1卷)我國是世界聞名的陶瓷古國。明清時期,“瓷都”景德鎮是全國的瓷業中心,產品遠銷海內外。20世紀80年代初,廣東省佛山市率先引進國外現代化陶瓷生產線,逐步發展成為全國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產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產區被劃入中心城區范圍,陶瓷產業向景德鎮等陶瓷產地轉移。據此完成1—3題。
1.與景德鎮相比,20世紀80年代佛山瓷業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是
a.市場廣闊 b.原材料充足 c.勞動力素質高 d.國家政策傾斜
2.促使佛山陶瓷產業向外轉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a.產業結構 b.原產料枯竭 c.市場需求減小 d.企業競爭加劇
3.景德鎮吸引佛山陶瓷產業轉移的主要優勢是
a.資金充足 b.勞動力成本低 c.產業基礎好 d.交通運輸便捷
這種類型的是材料信息結合知識類型的試題,做這種類型的試題要先找題干和文字材料的對應信息。做這種試題的思路一般步驟如下:第1題題干中需要關注幾個關鍵信息:“與景德鎮相比”“20世紀80年代”,著落點是佛山陶瓷迅速發展,接下來要找到“20世紀80年代”這個信息在材料中哪個地方出現了,這個信息后面提供了哪些相關信息,再結合選項信息,選項和材料相關度最高的一般就是正確答案,a選項市場問題,佛山和景德鎮陶瓷面向的是全國甚至全世界,市場是一樣的,b選項原料問題,材料中沒有任何關于原料的問題,也沒學過這方面的知識,c選項勞動力問題,材料也沒提供任何勞動力的信息,并且材料中有“景德鎮市全國的瓷業中心”勞動力的制作經驗和技能應該更豐富,20世紀80年代我國在珠三角地區實行改革開放,這是我國社會發展的已知事實,因此“20世紀80年代”這個時間暗含了國家改革開放的信息。
第2題題干中的關鍵信息是“佛山陶瓷產業向外轉移”,找到對應文字中的信息在最后一句,在產業轉移這方面信息前面提供了佛山陶瓷主產區被劃入中心城區范圍,和這個信息相關的只有a選項。
第3題材料中關于景德鎮的信息是第一句話,“瓷都”景德鎮是全國的瓷業中心,說明該地產業基礎好。
綜合分析題
盡可能從文、圖中獲取得分點
鹵蟲生存于高鹽海域,以藻類為食,是水產養殖的優質活體餌料,也是候鳥的食物來源,美國大鹽湖屬內陸鹽湖,鹵蟲資源豐富,20世紀50~70年代,大鹽湖鹵蟲產業規模小,產品需低溫運輸,主要用于喂養觀賞魚類,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水產養殖業快速發展,大鹽湖鹵蟲產業規模不斷擴大。
(1)分析大鹽湖盛產鹵蟲的原因。(6分)
(2)說明早年鹵蟲產業規模較小的原因。(4分)
(3)推測20世紀80年代以來,水產養殖業快速發展的原因及其對大鹽湖鹵蟲產業發展的影響。(8分)
對于本題的第(1)小題,題干涉及兩個關鍵詞,“大鹽湖”“盛產鹵蟲”,大鹽湖的條件和鹵蟲生長的條件要吻合鹵蟲才能生長。盛產鹵蟲在文字中對應的信息是鹵蟲資源豐富。這前面的信息就是對鹵蟲資源豐富的解釋,這就給我們提供了回答本題的思路和要點。第一,鹵蟲生存于高鹽海域,以藻類為食,大鹽湖需要具備這些條件,文字材料已經給出大鹽湖屬于內陸鹽湖,圖中信息顯示大鹽湖只有河流注入,沒有流出,說明蒸發旺盛,大鹽湖為高鹽水域。第二,鹵蟲以藻類為食,大鹽湖中需要有藻類生長,藻類的生長需要有營養物質,文字材料中沒有營養物質的信息,而圖中則顯示有河流注入大鹽湖,可以帶來營養物質,促進藻類的生長,給鹵蟲的生長提供了豐富的餌料。
對于第(2)小題,題干涉及兩個關鍵詞“早年”“鹵蟲產業規模小”,找到材料中對應的信息,“20世紀50~70年代,大鹽湖鹵蟲產業規模小”,后面的信息則是對應的本題的得分點:第一,產品需低溫運輸,說明運輸不便,成本高;第二,主要用于喂養觀賞魚類,說明鹵蟲的用途或市場需求有限,市場需求小。
對于第(3)小題,題干中提到20世紀80年代以來,水產養殖業迅速發展,要迅速對應到文字材料中,材料中只提供了關于水產養殖業迅速發展的結果,沒有解釋的信息,這就需要調用自己所學知識。對于大鹽湖鹵蟲產業發展的影響這個問題,文字材料第一句話已經說明鹵蟲是水產養殖業的優質活體餌料,水產養殖業規模擴大,對鹵蟲需求量增加,捕撈量增加,從業人員增多。
專題統籌:廣報全媒體記者陶開河、劉曉星
田陽“三大體系”建設 鼎力農業現代化
農產品電商園等你一起做“爆款(紹興晚報)
2018年一季度成都實現GDP3193.3億元
【我們的節日·中秋】市領導檢查市場供應和食品安全工作
上渡街道深入開展城鄉環境整建
高考名師公開課:把握主干 化繁為簡
讓“紅色引擎”釋放澎湃動力——長春經開區加快創新發展,全力爭當“六個排頭兵”
寧波"美日健身"已換老板 預付卡退款怎么辦?最新回應來了
寶雞鳳翔雍山血池秦漢祭祀遺址考古成果首次亮相
山東樂邦化學品有限公司生產不合格的41%草甘膦異丙胺鹽水劑產品案
小店區醫療救助溫暖人心
紅十字會:赴無錫考察學習
寶清縣召開全縣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推進會議
胡小閩副市長在平江縣小塅村召開脫貧攻堅現場工作會
油價連漲 市民想招省錢
感動!東陽一村40多位村民包車去杭州 只為幫鄰居老石匠獻血
魚躍人歡豐收樂
潛山縣政府黨組會議專題研究食品藥品安全工作
日照居民養老待遇調整補發全部到位
鹽田區人民醫院(集團)擬創建“健康促進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