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年養了3只山羊,10只雞,工作隊為我申報了產業補貼1350元。后來老羊帶了5只小羊,工作隊又幫我申報了2000元補貼,這樣我去年僅補貼就有3350元,足夠我養它們了,年底賣了5只羊,都是城里面的人來我家現殺的,算一下40多元一斤呢。”近日,記者在裕安區新安鎮小牛村走訪時,貧困戶王永圣介紹起他家的產業“經”,如數家珍。
近年來,裕安區通過產業補貼政策,大大激發了當地貧困戶脫貧增收的意愿,增強了造血功能,發展產業帶來的收入,更提振了大伙兒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步伐。小牛村王永圣就是代表之一。
談到今年的發展時,王永圣滿面春光:“去年底留下的老羊又帶了兩窩小羊,算下來今年能養10只羊。家門口有口當家塘去年清淤擴挖,我今年從生產隊承包過來,放養了草魚、混子,工作隊又幫我報了5000元補貼,不管是養羊還是養魚,本錢是夠了。”
小牛村書記鄧德倉告訴記者:“去年村里共有59戶貧困戶發展各類養殖產業,發放補貼10萬余元,大大降低了貧困戶養殖成本,我們通過市場價測算,戶均可增收3300元。像剛才走訪的王永圣,他家就是因為發展養殖業,對增收有了信心,才申請了危房改造,去年從老草房搬進了60平方米的新房子,通上了自來水,生活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
脫貧戶鄧先取在產業扶貧政策的激勵下,將家里的豬圈進行了擴建,又修了一個竹棚子養鵝,今年養了50只鵝,7頭豬,每天忙得不亦樂乎。他告訴記者:“這兩年年紀大了,活不好找,現在扶貧力度這么大,發展產業政策這么好,只要肯勞動,好好干,我們都能脫貧致富奔小康。”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該村按照政策要求,將產業扶貧對象擴大到全體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摸排,共有110戶發展養殖、種植產業,預計發放補貼37.31萬元。
“在新安鎮,這個數字更大,去年我們共發放各類產業補貼560萬元,今年預計發放880萬元,產業發展同比增長57%。”一同走訪的新安鎮扶貧工作站站長李賦接著說道,“通過日常走訪,我們明顯感覺貧困戶有了較強的發展欲望,大家普遍覺得產業補貼基本上滿足了成本需求,增強了他們抵御自然風險、市場風險的能力,產業扶貧政策真正提高了貧困戶提升自我減貧能力,真正是貧困戶的脫貧福音。”
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關于2018年第4批科技計劃項目驗收結果的公示
門診特殊病年度最高報銷50萬
海拔4255米越野車翻進冰湖 這些武漢人二話不說跳水救人
市紀委通報3起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典型案例
南平市委組織部傳達學習全國組織工作會議精神
發展產業增信心 勤勞致富忙脫貧
廣州市公布2018年建設用地供應計劃
蔣超良與全國婦聯黨組書記宋秀巖座談
致力新發展 打造示范園
為躲避執行 退休公職老賴藏進衣柜
幾十斤小龍蝦街頭“翻車” 協警小哥赤手撿蝦
【網上競價】雙網隔離機采購
小車橋上“溜冰”
聊城:父母失信,子女入學入伍將受限!
蘆山縣人大常委會就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作出決定
利州區“三分”模式吹響脫貧奔康“沖鋒號”
沙縣召開生態綜合執法工作推進會
市擔保公司融資擔保業務正式啟動
西雙版納州醫院主任醫師楊建華榮獲 “云南醫師獎”
小區車位只賣不租 職能部門介入為業主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