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東豐縣以實現率先發展為主線,以建設大美東豐為使命,經濟社會發展邁出了堅實步伐。
深化改革激發內生動力。全面加快政府機構改革步伐,機關事業單位減少到288個。承接省下放經濟社會管理權限160項,行政審批事項達到405項。大力優化營商環境,放寬資本登記制度,發放“多證合一、一照一碼”營業執照1144戶。扎實開展“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行政效能進一步提升。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代表省高標準通過國家檢查。黨政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全面完成。財稅體制、國有林場、廠辦大集體、供銷系統、戶籍制度等改革穩步推進。
結構優化助力產業升級。全力打造全省三產融合發展示范縣,工業支撐作用顯著。鑫達鋼鐵再次邁入百億級企業行列,華糧生化產值突破20億元。唐豆豆食品成為全國首家松子加工上市企業,實現本土企業“新三板”掛牌零的突破。中糧生化包裝、鐵合金、強身藥業等重點企業滿負荷生產。
項目建設增強發展后勁。制定出臺《促進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設立產業發展引導基金,投資吸引力有效增強。深入落實省“三抓”“三早”行動計劃,嚴格執行重點項目四大班子分線落實和“四包”推進機制,計劃實施的23個5000萬元以上項目全部開復工建設。無錫新國飛分布式光伏電站投入生產;青島昌盛日電20兆瓦光伏電站并網發電;強身藥業生產車間主體完工;橫道河生態養殖基地正在進行設備安裝。
特色打造引領城鄉發展。將梅花鹿、農民畫特色元素融入城市建設,城市個性魅力更加突出。規范批發市場經營秩序,場外交易行為基本杜絕。加快重點工程建設,全民健身中心實現主體封閉;南湖一號一期、臻典華庭二期等商住項目交付使用;廣場路、錦繡街等道路工程扎實推進。成功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城市建管水平進入嶄新的歷史階段。特色小鎮蓬勃興起,橫道河鎮被評為“中國魅力名鎮”,小四平鎮被確定為“省級特色旅游名鎮”。
綜合整治優化生態環境。以落實“河長制”為重點,啟動實施三年親水工程,深化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加強河庫污染治理,嚴厲打擊非法采砂行為。大力推進城鄉環衛、河塘衛生一體化發展,初步建立了“政府投資、專業維護、村民參與”的村屯衛生保潔機制,成功申報省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推進試點縣。積極探索秸稈綜合利用途徑,推進燃煤小鍋爐整治和黃標車淘汰,環境質量得到有效改善。
精準發力提高脫貧成效。累計投資1.93億元,實施扶貧項目121個,改造貧困戶危房123戶。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依托青島昌盛日電、麒鳴牧業等多家龍頭企業,搭建農民對接市場平臺,重點實施“六大扶貧產業”,形成了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聯結機制。全年實現6個村脫貧出列,2703人成功脫貧。
宗旨意識發展民生事業。完成第一凈水廠工藝改造,建設農村飲水改造提升工程。建立“一站、一網、一群、一號”相結合的服務新模式,社區管理服務能力明顯提升。落實困難學生用餐補助、圓夢大學等資助金595萬元,受助學生近萬人次,發放創業小額擔保貸款2621萬元。城鄉居保覆蓋面、新農合參合率進一步擴大,城鄉醫療救助深入開展。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同步提標,殘疾人“兩項補貼”政策落實到位,重點優撫對象生活保障標準進一步提高。
務實舉措保障社會穩定。全面啟動安全生產“五個一工程”,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嚴厲打擊食品藥品違法行為,群眾飲食用藥更加安全。集中開展打擊“盜搶騙”專項行動,命案偵破率連續7年實現100%,群眾安全感、滿意度一直位居全省前列。
【玩·瞬間】初夏正是垂釣佳時節
春節北京樓市靜悄悄 網簽暫停經紀人返鄉
樂安縣高度重視飲水安全工作
國產芯片對關鍵領域支撐能力顯著增強
BRT公交力爭上半年開進二環南路
東豐縣奮力譜寫經濟社會發展新篇章
蘭考縣開啟政務服務“一次辦妥”證照免費郵寄送達信息多跑路 群眾少跑腿
我省專項治理中小學課程開設中小學要保障音體美、實踐以及傳統文化課 幼兒園杜絕“小學化”
軍地坪街道開展“今冬明春”計劃生育集中服務
市公安局舉辦禮儀培訓講座
云南藝術學院音樂學院實教基地在官渡區文化館揭牌
“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道路”市委常委會集中學習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
【精準扶貧在三湘】攻堅深度貧困 湖南沉下身來實打實干
中日科學家研制出新型量子晶體管
蘇仙區人民檢察院積極為困難矯正人員籌集善款
我市多角度全方位抓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蹲下身子講政策 都昌團縣委一女干部獲點贊
衡水愛之光公益協會助力貧困學子圓夢大學
節目播出一個多月 話題從來沒斷過 專訪《經典詠流傳》導演田梅
省畜牧獸醫局督導組赴哈市檢查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建設和春季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