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正濃,耀眼的驕陽預示著夏天漸行漸近,枝丫上的櫻桃已泛起黃光。櫻桃樹下,是游客的茶座,老老少少的游客在數著日子算櫻桃幾時紅;樹的四周,除了生態農莊、觀光荷塘和果園,還是果園、觀光荷塘和生態農莊。
在滎經縣大田壩鄉同樂村,大部分村民選擇把房屋改造成農家樂,或把農家樂建在果園里。在周末、節假日,或者天氣好的日子,村里的農家樂就會迎來三三兩兩組隊出游的客人。
同樂村曾是全市261個貧困村之一,于去年整村脫貧摘帽。
同樂村的村民認為,同樂村不再是過去那個貧困村了——從“4·20”蘆山強烈地震災后恢復重建開始到脫貧攻堅,近年來,該村在政策紅利、綠色發展、優勢轉化等多重力量的推動下,與外面世界的聯系更加緊密。
同樂湖建設前后對比圖
貧困村成為縣城后花園
同樂村雖然毗鄰縣城,多年來始終受到“地上無產業、地下無資源”的困擾,是全縣出名的貧困村。
如今,縣城的人總喜歡帶著家人、邀著朋友到這里感受鄉村生態。4月15日,一位居住在縣城的滎經人帶著遠到的朋友,隨意挑選了同心塘旁邊的一家生態農莊,他一邊品茗聞香一邊向朋友介紹,“這里環境好,很適合鄉村休閑。節假日帶老人、孩子來這里非常方便。”
游客的稱贊,當地群眾早已不覺新鮮,但游客越點贊就越激發他們思考——同樂村立足獨特的區位優勢,利用蘭家山農業公園建設形成的“一塔(文嚴塔)、二池(同樂湖、同心塘)、二廟(梓潼廟、二郎廟)、五館(蜜蜂博物館、天麻體驗館、珍木館、藏茶體驗館、蘭花館)、三大基地(千畝枇杷基地、千畝果蔬基地、千畝珍稀林基地木)”景觀帶,在農旅融合發展上已初見成效,全村發展起數十家農家樂。
這里,剛進村的游客會看到,通村油路兩邊新栽種的櫻花迎風搖曳,與路邊菊花、杜鵑爭春鬧春。遠處的方竹、郁郁蔥蔥的楨楠、剛吐嫩芽的清脆李,構成游客眼里“希望的田野”。當地群眾頗為自豪,“再也沒有比同樂村更接近縣城的旅游鄉村,同樂村是縣城的后花園。”
農旅融合拓寬奔康路
蘭家山農業公園位于滎經縣城北側,距離縣城0.5公里,占地面積約6平方公里。同樂村就位于蘭家山頂。
曾經,與縣城直線2公里的距離是村民眼中脫貧致富的鴻溝——與縣城最便捷的紐帶是一座銹跡斑斑的鐵索橋。
這樣的歷史,結束于2015年。當年蘭家山環線修通,道路暢通;蘭家山公園建設竣工,進出的游客增多;村里的土地上種植經濟林木,房屋也改造成農家樂……這個昔日的貧困村,成為農旅融合發展的旅游新村只用了3年時間。
如今,進出該村,既可以走油路——蘭家山旅游環線,也可取道環山步游道,再經梓潼宮大橋走向縣城,甚至更遠的遠方。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將這里作為周末休閑的場所,農家樂的生意開始呈現供不應求的盛景。游客的絡繹不絕給當地帶來了人氣、商氣和財氣,也給當地發展注入了活力、更新了思想觀念、找到了出路。
同時,該村通過規范土地流轉和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等方式,將有效土地集中到專合組織、種植大戶和家庭農場,以提升農業產業發展水平,目前,該村二千畝楨楠、一千畝果蔬、五百畝方竹已具雛形,為群眾增收致富提供強有力的產業支撐。
2016年,同心村摘掉貧困村的“帽子”。如今,該村還在積極探索“黨建+脫貧攻堅+農旅結合”的奔康新路,采取厚植班子支部引路、“五個一”幫扶力量對路、農民夜校鋪就致富路等方式,帶領村民實現“七年同步小康”。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唐小未
大田壩鄉供圖
長春市普通高中第七聯盟啟動儀式舉行
列東大橋:見證三明工業建設
為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言獻策
城鄉兒童手拉手 結對幫扶情誼深
偃師市召開春節前后環境污染防治工作會議
春花“育”碩果 “花園”醉游人——滎經縣大田壩鄉同樂村的仲春光景側記
天暖好滑冰
雁峰區司法局南湖法治文化主題公園工程政府采購項目談判公告
6月12日-13日恩陽這些地方有計劃停電
謀劃落實新戰略定位創新引領新時代發展
羅湖“教改”推動5個供給側改革 “百億百招”謀劃教育發展
興化市舉辦翰墨丹青書畫交流展
市衛計委組織召開迎江區基本公共衛生婦幼“兩卡制”工作會議
山東省高考綜合改革政策高中學生40問
蕪湖8家違規房產中介機構被通報
著名快板書表演藝術家張志寬蒞臨我市
宿遷8萬余人次參與迎中秋科普大闖關答題搶紅包活動
11月份寧波市區CPI同比上漲1.9%
深圳最新公共安全指數發布 你所在的街道拿了多少分?
搶修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