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院能看病,衛生院內能養老”,2017年年底以來,我市通過推行衛生院與敬老院融合發展的“醫養結合”模式,破解“養老院里看不了病,衛生院里不能養老”難題,為包括失能五保老人在內的老人們提供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精神慰藉等全方位服務,使其在“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失能有護”中安享晚年。
許守頂醫生為失能五保老人測量血壓
衛生院里來“養老” 失能老人有“新家”
近日,記者來到譙城區古井中心衛生院,幾位老人正在醫院護工的陪同下聊天。
“我以前在古井敬老院住,今年被接到衛生院了。”72歲的王顯孟老人幾年前因腦梗塞導致偏癱,失去行動能力,生活不能自理,屬于失能五保老人。
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五保老人是社會最弱勢群體之一。做好失能五保老人供養,照顧好他們的基本生活,維護其生命尊嚴,是臨終人文關懷的體現。2017年年底,我市啟動鄉鎮失能五保老人入住鄉鎮衛生院集中供養工作,為他們提供康復護理、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全方位服務,使其安度晚年。古井中心衛生院專門建立了“失能五保老人護理中心”,把敬老院“搬進”了衛生院,王顯孟也隨之來到“護理中心”。
“這里現在有4名失能老人入住,由2名護工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古井中心衛生院副院長武蘭彬說,衛生院每天都會派醫生來詢問老人們的身體狀況,有什么需求盡量滿足。
失能五保老人護理中心現有兩個病房,寬敞干凈,空調、電視、室內衛生間,一應俱全。“相比敬老院,這里的生活更舒心。”王顯孟對衛生院內的生活很滿意。
“老人想吃炒雞蛋,我特意做給他們吃。”衛生院的護工說,為了能夠讓老人吃得可口,衛生院專門給他們開了個小灶,每天變著法、換著樣,準備可口的家常菜。據了解,我市將全市失能五保老人供養補助標準,由每人每年1.5萬元提高至3.6萬元。有了足夠的資金支撐,衛生院可以盡可能滿足老人的生活需求,提高供養服務的質量和水平。
敬老院內可“看病” “養中有醫”享晚年
在失能五保老人集中入住鄉鎮衛生院的基礎上,我市又于2018年初啟動了鄉鎮衛生院托管敬老院試點。鄉鎮衛生院在敬老院設立醫養結合服務中心,服務全體院民,進一步推行衛生院與敬老院融合發展的“醫養結合”模式。
今年3月,蒙城縣岳坊鎮中心衛生院開始對鎮敬老院實施托管工作,在敬老院內設立了醫養結合服務中心,設置了失能五保老人護理室、康復訓練室、輸液觀察室、化驗室、b超室等十多個科室,醫護人員24小時值班,為包括失能五保老人在內的全體院民提供醫療服務。
“現在是足不出戶,醫生上門給我看病。”6月28日,在醫養結合服務中心內,75歲的失能五保老人葛淮新有點胸悶,便讓值班的許守頂醫生給他看看。
許守頂先為葛淮新測了測血壓,隨后安排護士為他服下幾顆速效救心丸,并叮囑他要注意休息,多喝熱水。葛淮新是五保老人,去年年底突發腦梗塞,導致肢體功能障礙,于今年年初入住失能五保老人護理室。
失能五保老人護理室是岳坊鎮醫養結合服務中心的重點科室。每天早上6點多鐘,許守頂都會來到護理室進行巡查,了解老人們的身體情況和心理狀態,這樣的巡查一天不少于3次。
許守頂另一個身份是岳坊鎮中心衛生院的醫生,他需要在敬老院值滿一個月的班,才能輪換別的醫生,“醫生、護士、護工各司其職,24小時不放松”。
位于岳坊鎮敬老院的醫養結合服務中心還有另一個名字,叫作岳坊鎮中心衛生院分院,不僅可以為失能五保老人提供細致入微的醫療服務,還能惠及全體敬老院院民。
醫養結合服務中心共托管五保老人和社會老人117人,其中重度失能五保老人7人,半失能老人20人。已入住在岳坊鎮醫養結合服務中心的五保老人,有病能得到及時救治,生活上有人照料,護理有專人負責,住處環境得到改善,基本實現了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推動“兩院合一” 促進“醫養結合”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的要求,并明確宣示:在老有所養、弱有所扶等方面不斷取得新進展。
五保老人尤其是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五保老人是社會最弱勢群體之一。為此,市委市政府提出,全市各級黨委、政府是失能五保老人最堅強的后盾,是他們最大的依靠、唯一的依靠,必須要解決好他們的供養問題,讓他們真正感受到黨委、政府的溫暖。
我市自2017年底開始,開展失能五保老人入住鄉鎮衛生院集中供養工作,對全市范圍所有符合條件的失能五保老人開展進院健康評估,建立健康檔案,提供“一對一”個性化關懷服務。為了協調衛生院與敬老院的組織關系和管理方式,我市又于2018年3月份開展衛生院托管敬老院試點工作,以“兩院合一”的模式促進醫養結合的發展。
據市衛計委介紹,全市2400多名集中供養五保老人中,核實符合入住條件的有692人,已入住337人。提供入住的鄉鎮衛生院78個,均完成了生活設施改造,準備床位683張,招聘護工161人。失能老人入住后,經過醫養結合中心的精心照護,270名不能自理的老人中有55%能夠基本自理,92名不能行動的老人中有86%能基本行動,140名患病老人中有91%病情得到基本控制,32名有褥瘡的老人中有91%已經愈合。
“關愛失能五保老人既是一件善事,也是對醫養結合的探索。”市衛計委主任胡秋雯說。目前,我市所有的敬老院均設置了衛生室,方便農村五保老人門診就診報銷,全市80%以上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完成生活設施改造并提供入住。下一步,我市將計劃按照鄉鎮現有五保老人數量,分區域進行布點,繼續推進鄉鎮衛生院托管敬老院和醫養結合中心建設,以便更好地為失能五保老人提供服務。(記者 魏軍)
玉磨鐵路全線預計2021年底開通運營
市公安局:發布安全提醒,網約車乘客安全事故頻發
締結友好城市十周年 因特拉肯市代表團來我市訪問任澤鋒會見友城代表團一行
央視《國家寶藏》節目帶熱文博 陜西將獻寶三件
全市安全生產緊急會議召開
我市大力推進“醫養結合” 關愛鄉村失能五保老人
《春回桃灣》劇情簡介(組圖)
上官吉慶率團參加第七屆陜粵港澳經濟合作活動周
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
城廂區:創新機制抓黨建促脫貧
資源性產品價格上漲推動 7月湖南省PPI同比上漲4.2%
李凱主持召開公路擴建工程推進工作會
懷寧縣十七屆人大二次會議舉行第三次大會
25家企業在鄠邑區簽約合作 共推美麗鄉村建設
為打造區域率先發展戰略高地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幸福工作坊 溫暖你我他
開展宗教活動場所安全工作檢查
一個人,一座山,一種精神!讓我們送別毛秉華老人
長江防總工作組督查我市水毀修復工作
為困難女職工實現微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