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景點串珠成鏈 農旅融合發展 竹溪打造旅游“金飯碗”
圖為:萬畝高山草甸吸引了眾多驢友。(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漢澤 通訊員 溫大樹 攝)
整合旅游資源
登上雞心嶺,品一杯香茶,聽三省鳥鳴;行走十八里長峽,吸清新空氣,賞瀑布飛流直下。朝秦暮楚地,自然中國心,盛夏時節踏訪竹溪縣,沿途景點連珠成鏈,大小農家樂、民俗旅館,星羅棋布。
過去,由于缺少整合,景點各自為政,請客容易留客難。如何打破瓶頸,請得來又留得住客人?
竹溪縣立足生態旅游發展規劃,著眼長遠和可持續發展,對全域旅游資源進行整合,打造“百里果廊、百里綠廊、百里景廊”,打通旅游公路,串起各個旅游節點,并由政府集中完善旅游景點配套設施。
如今,沿346國道東西向已有楠木寨、綠之戀、關埡古長城等景區;沿260省道南北向,龍王埡、石板河、雞心嶺、十八里長峽等景點串珠成鏈。無論是哪一條線,既有自然風景,又有現代農業觀光園,還有人文歷史遺跡。目前,該縣擁有3a級景區9個、國家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1個、湖北旅游名村1個,為發展全域旅游奠定了基礎。
依靠組團的力量,竹溪景點串珠成鏈,留住了游客,旅游駛入快車道。6月底,在深圳市召開的2018中國全域旅游精品推介會上,竹溪縣榮獲“中國最美鄉村休閑旅游名縣”稱號。據統計,今年上半年,該縣接待游客110.3萬人次,同比增長30.7%;旅游綜合收入7.18億元,同比增長39.4%。
產業融合促發展
萬畝茶園綠波蕩漾,采茶姑娘的山歌此起彼伏。7月初,剛放暑假,100多名師生和家長來到竹溪縣龍王埡茶園,游茶園、看茶戲、聽茶歌、觀茶藝、品茶宴。
旅游業與農業融合,農業基地變觀光園。龍王埡茶葉有限公司是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近年來投入8000多萬元建成萬畝茶園、老龍洞等景點,以及養生山莊、五星級農家樂等配套設施。
旅游業與商業融合,特產美食變旅游商品。在竹溪,茶葉、魔芋、核桃、貢米等綠色生態特產豐富。近年來,企業開始轉型加工旅游商品,已開發出茶微粉、魔芋派等幾十個品種的旅游商品,深受游客喜歡。
以旅興業,旅游再也不是偏居一隅的配角,逐步成為引領竹溪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在縣域經濟舞臺唱起主角。
貧困戶吃上旅游飯
“老鄉,中午幫我們送幾份盒飯到湖邊,今晚住在你家里。”7月21日,住在竹溪縣新洲鎮新發村貧困戶吳明友家的陜西釣友曹成新吃完早餐,收拾釣具準備去楠木湖邊釣魚。
楠木湖因其周邊一片金絲楠木群而得名,去年在這里舉辦了首屆游釣節暨“南水北調杯”庫釣賽。今年5月,中國釣魚運動協會、湖北省社會體育管理中心又在此舉辦“2018年中國楠木湖垂釣大賽”,吸引了全國各地600名運動員和1000余名游客前來,帶動了當地旅游業發展。
竹溪縣圍繞“讓每一處山水都成為景觀,讓每一個村莊都成為景區”的理念,打造高品位生態旅游區,把家園變成花園,把小景點連成大景區,激發鄉村旅游活力,帶動全域旅游發展。
該縣出臺《關于發展全域旅游的意見》,制定《關于支持全域旅游和旅游扶貧的若干優惠政策》,從建設用地、稅費、財政補貼、金融支持等8個方面,對全縣旅游重點項目建設、旅游企業培育以及旅游景區、名鎮名村(街)創建等給予扶持和獎勵,通過全域旅游,推進精準脫貧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目前,該縣發展鄉村旅游點50多個、星級農家樂320戶,帶動3500余戶1.05萬人年均人增收1.58萬元。(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漢澤 通訊員 付延峰)
涵江區:多舉措服務民計民生
合肥新橋國際機場航班換季
團市委聯合市廣播電視臺召開宿州市青年融媒體合作研討會
上饒市防溺水督查組蒞臨浙源小學督查防溺水安全專項工作
市人防辦黨組集體學習十九屆三中全會精神
景點串珠成鏈 農旅融合發展 竹溪打造旅游“金飯碗”
東城區成功舉辦青年冰蹴球團體賽--2017年“青春夢想 活力飛Young”東城區社區青年匯文化體育活動季落下帷幕
克克出席巴藥產業發展工作推進會
黃州區農村集體“三資”清理清出成效
如此停車 太任性!
各區(市)縣迅速掀起“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工作熱潮
婁底市關工委組織市級老領導到冷水江市調研考察
旅游、考駕照、聚餐K歌……高考“考后經濟”升溫
順義石家營村鄉情村史陳列室展現新農村新變化
海河路辦事處開展半年考核工作
瓦軸工業裝備軸承出口實現高增長
湘潭河長制湖長制宣傳進農村、進社區
廬陵新區:對標看齊 深化推進
市政協委員分組討論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報告
東山 弘揚禮孝文化 傳承傳統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