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直屬機構,渭南高新區、經開區、鹵陽湖、華山景區管委會,莊里試驗區:
《渭南市2018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已經市五屆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現予以印發,請遵照執行。
渭南市人民政府
2018年4月27日
渭南市2018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
簡 要 說 明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堅持“項目為王”理念,以落實“五新”戰略和“三地一中心 ”建設為統領,聚焦“三個經濟”, 瞄準“四大領域”,運用“三項機制”,落實“六項制度”,深入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努力實現全市項目集群突破,支撐經濟轉型升級。
二、總體安排
2018年安排市級重點建設項目350個,總投資3000億元,年度投資980億元,較上年增長3.2%。另外,安排重點前期項目200個,估算總投資3000億元;納入市級管理的縣級重點建設項目21個,總投資226.7億元,年度投資91.7億元。
按建設階段分:170個新開工項目,年度投資400億元,占40.8%; 180個續建項目,年度投資580億元,占59.2%。
按“三地一中心”建設分:新型工業聚集地項目85個,年度投資257.4億元,占26.3%;現代農業示范地項目39個,年度投資101.7億元,占10.4%;華夏山水文化旅游目的地項目31個,年度投資82億元,占8.4%;大關中及黃河金三角區域中心城市項目82個,年度投資242億元,占24.6%;脫貧攻堅和民生項目75個,年度投資207.5億元,占21.2%;生態環境項目38個,年度投資90.2億元,占9.1%。
三、推進措施
一是做好項目策劃儲備。搶抓國家三年滾動計劃、“十三五”專項規劃補充調整機遇,抓好我市項目策劃“一個意見、一個指引和操作指南”的學習落實,精心策劃重大項目300個以上。
二是做好項目爭取和融資。加大中省專項資金和專項債券爭取,力爭2018年爭取中省資金20億元,22支政府基金年內到位資金50億元,大荔縣、臨渭區各8億元債券獲批。創新一批金融產品和服務,推動企業利用資本市場擴大直接融資。
三是做好項目招引和轉化。聚焦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和高新技術、高品質酒店、高端商業服務、優質教育醫療、精品旅游開發、農業產業化等領域,大力實施精準招商、專業招商,千方百計招引一批高精尖項目、功能提升項目,確保全年招商引資到位資金780億元。
四是做好項目審批和準備。研究提出解決項目土地指標短缺、審批周期長、環評手續費用高、穩評評估面過大等突出問題的新思路新辦法。教育、供熱和脫貧攻堅等領域項目和縣級項目應簡化穩評手續,不涉及征地的不進行穩評。
五是做好項目開工和推進。不斷健全和完善項目建設推進工作機制,總結和創新有效推進重點項目的方法。優先保障重點項目的水電路氣訊等生產要素條件,確保新建項目9月底前全面開工。
六是做好重點項目管理和服務。嚴格落實項目基本建設程序,有效落實領導包抓包聯、集中辦理、專題推進、定期督查等制度,為項目單位提供從前期策劃、規劃銜接、申報審批、資金爭取、征地拆遷到環境保障全過程 “一條龍”保姆式服務,確保項目有力有序推進。
七是做好項目督導和稽察。暢通項目信息反饋渠道,利用發改手機報、微信群等多種形式及時反饋新問題新情況,實現中省投資項目稽察“雙隨機”和全覆蓋,對中省投資項目竣工驗收實行預通知制度,建成項目不及時竣工驗收的向縣市區政府通報,造成嚴重后果或重大影響的按照“三項機制”追責處理。
八是做優投資發展環境。牢固樹立投資環境就是生產力的理念,積極開展優化營商環境“10+2”行動,扭住工業化、城鎮化、脫貧攻堅、創建文明城市等短板項目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問題,優化再造審批服務辦理流程和監督反饋機制,最大限度縮短審批時限,提升審批效率。
“情歸大海” 濰坊市舉行第二屆生態文明海葬活動
營造氛圍
我市不斷完善“1536”多元化解體系
濱州中行成功發現一起電信詐騙幫客戶止損
“四邊三化”助推“大花園”建設
渭南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渭南市2018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的通知
搭建就業平臺密織扎牢社會保障網
南陽市政協委員邵琰濤:實現網絡覆蓋
九江市航運中心(一期)項目獲基建基金1000萬元
市區對多條路段交通秩序進行整治
致全市廣大交通參與者的一封信
“鏈”接新時代 孵化新產業
今秋紅葉觀賞季提前到來 這幾處值得去觀賞
東江水源工程新年開機通水 已累計為深圳引水近80億立方米
我國首發綜合PMI產出指數,全面反映經濟景氣狀況
舟山市中心血站招聘3名衛技人員
第二屆石家莊市旅游產業發展大會開幕 鄧沛然作推介講話
“草莓村”
鹿城發布學生用品抽檢結果 各一款書包和方格本不合格
全國首個視障學生夏令營在津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