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新聞網訊:在天津博物館,有一位“80后”的年輕副館長,他和他的80后團隊,用年輕人的闖勁兒和孜孜不倦的精神,開拓出了文物保護的新路。
通過安裝在展柜里的傳感器,就能實時監測文物周邊的溫度、濕度等存放情況,不同于傳統的文物保護工作更重視破損后的修復,天津博物館的“預防性保護系統”,借助數字信息技術,實現了文物保護工作的前置。而這也是全國第一套文物預防性保護系統。力主引進它的人,就是入職10年的天津博物館“80后”副館長姚旸。
使用科技靠魄力,而要用好就得靠鉆研。去年6月,根據保護系統的提示,天津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發現,30多個20年前從老館里搬來的裝甲骨的盒子滋生了霉菌,眼看一些記載著古老文字的甲骨已經感染。
要想根治霉菌,就得查出它的種類,面對國外相關領域的技術壟斷、國內相關人才的缺乏,學歷史出身的姚旸,硬是要帶著身邊的80后團隊突破文物微生物領域的這道難關。午睡時間、下班回家后,姚旸都撲在了學習上。自學遇到難題,他就想到了去天津大學請教生命科學學院的專業老師。
兩個月的鉆研,姚旸和團隊,終于通過霉菌菌落生長的形態觀察和基因組比對,確定了霉菌的種類,由此也就可以對癥下藥。但是,要想清除文物上及周邊的霉菌,必須得保證文物的安全。因此,最有效的化學試劑都不能用。姚旸剛剛感受到的喜悅一下又化為泡影。
經過和專家的反復試驗、論證,在百分之百確認云香草對文物沒有損害之后,姚旸和同事們著手進行提純,但是多大的純度效果最好?沒有人知道。
半年時間,上萬次的試驗,從純度50%到100%之間,萬分之一地不斷加減,最終,姚旸帶著團隊研究出了云香草藥膏,完全去除了甲骨上的霉菌。(津云新聞編輯張麒麟)
省普查辦來我市調研污染源普查入戶詳查工作
徐曉明赴黨校專題授課時指出 落實國防法規 履行國防責任
臺州電業局挑燈夜換呼吸器
洛陽國花路游園顯靚姿
拘留期間兒結婚 人性執法暖民心
奮斗的幸福:敢為人先的“80后”館長
平陽召開全縣營商環境提升年行動動員大會
江凌到東莞調研督導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何憲法到保石鎮宣講習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講話精神
我市開展2018年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企業行活動
2018年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亮點盤點:上百項非遺項目參展
長江新城建設又有新動作!萬勇部署“四個深化”
海滄區稅務局:開辦納稅人學堂 將服務送進企業
浦東新區公益服務項目“供需對接·一站式服務”平臺召開浦興社區夢想中心項目論證會
【聚焦】雷健坤調研我市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臨沂疾控中心提醒:天氣轉涼需預防呼吸道傳染病
松江區“微孝家宴”讓鄉村新年年味濃濃 幸福老人村老人過上幸福年
市圖書館17日起閉館搬"新家"新館12月26日啟用
息烽縣交通局“三舉措”開展安全宣講進企業活動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記濂溪區第一小學教師羅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