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外出,在路上走半個多小時,幾乎見不到廢紙和塑料袋,這樣的環境讓人很舒心。環境整潔亮麗,也會影響小區的居民,讓大家從改變自身習慣做起,自覺維護良好的環境。”近日,56歲的洛龍區龍和小區居民王艷芬說。
“每天外出,在路上走半個多小時,幾乎見不到廢紙和塑料袋,這樣的環境讓人很舒心。環境整潔亮麗,也會影響小區的居民,讓大家從改變自身習慣做起,自覺維護良好的環境。”近日,56歲的洛龍區龍和小區居民王艷芬說。
我市啟動文明城市創建“五項治理”百日攻堅行動后,將衛生環境“治臟”列為其中一項重要內容。目前,我市建立起重點區域道路機械化作業責任制,道路洗掃、人行道沖洗、撿拾保潔、垃圾收運等全面實現責任到人,堅持每天實施沖洗去塵、濕掃清塵、噴霧降塵,確保主次干道塵土殘量小于每立方米5克。同時,我市還增加了城市出入口、環線道路及保通道路的作業頻次,采取人工精細清掃、車輛精準洗掃等措施。
昨日,在廣利街旁邊,61歲的環衛工人李留娥手持一柄大掃把,身背一個16升的手動噴霧器水箱,噴霧器的噴嘴與掃把頭連在一起。她先用噴霧器把地面打濕,然后清掃,整個過程不起一點兒灰塵。“清掃車輛無法到達的地方,都由人工進行清掃。為了避免揚塵,我們就采用了這個辦法。”李留娥說。“效果真不錯,尤其是對我們這些在路邊吃早飯的人來說,很環保。”附近居民劉存旭說。
“瞧瞧我們的菜市場,是不是干凈得像超市一樣?”在升級改造后的澗西區湖南路農貿市場里,46歲的張紅霞手里提著魚和幾樣蔬菜,高興地說。整潔的購物環境、新鮮的各類食材、快捷的支付流程,讓她對家門口的這個“菜籃子”十分滿意。
“市場改造后,各功能區域明確,避免交叉污染。重要的是,市場加大了保潔力度,每天掃地、拖地好幾遍,及時清運垃圾,待在這樣的環境里,俺們也可美。”經營水產的魏女士說,他們作為商戶也要從自身做起,共同維護好環境,吸引更多的消費者來此購物。
在洛龍區望春門街,48歲的環衛工人劉延若用4根1米長的不銹鋼管圈出一塊正方形路面,用毛刷和小鏟子把這塊路面上的灰塵全部清掃收集起來,放在電子天平上稱重。“天平的精度是0.1克,超過5克就屬不合格。”劉延若說,她每天承擔著通濟街、金城寨街、望春門街等7條路段的塵土殘量檢測工作,結果及時上報,發現問題及時提醒整改。
“保潔合不合格,天平說了算”,類似的制度在我市各區不斷出臺,推動清潔城市工作向精細化延伸。其中,洛龍區出臺了《道路清掃保潔作業標準及績效考核辦法》《三輪沖洗車考核制度》,成立績效考核辦,道路巡查小組每天從7時到23時分3個班次展開不間斷督查,發現問題確保10分鐘內完成整改。
“目前,全市擁有多功能清掃車、高壓沖洗車、霧炮抑塵車等各類車輛540余臺,主要道路的機械化作業率達到100%。下一步,我們要從治臟、治亂、治差向做精、做細、做強方面做好提升。”市環境衛生監管處處長張珞說,我市將加大設備投入力度,采購適合背街小巷的機掃設備,將這些區域納入機械化作業范圍,提升作業質量;改造17個垃圾中轉站,建立科學合理的垃圾收運體系;中心城區完成100座公廁的改造任務,擬繪制公廁電子地圖,方便市民就近如廁;改造40座環衛工人愛心驛站,改善環衛工人休息環境,提升工作效率。在制度建設方面,我市環衛部門將對機掃、人工、垃圾轉運等環節進行規范,利用gps、數字化監控平臺等科技手段,對作業車輛和人員進行考核。(洛陽日報記者 孟山)
長寧縣三舉措增強鄉村發展活力
福州市供銷社關于2018年省級新網工程和惠農工程專項資金擬分配方案的公示
我區組織開展老舊小區及遠年住房改造工程“回頭看”工作
全球首個批量潮間帶“海風”出質保
盡顯40年合肥“巨變”這場大型圖片展值得看
洛陽:市容精心來梳妝市民生活更舒心
殷殷祝福語 濃濃百姓情
督查問題整治落實情況表(5)
市統計局召開全市統計工作會議
三座快環立交主線道路今日開放交通
堅持社會治理創新 夯實平安郊區根基
[國土局]市國土規劃地籍中心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
農工黨哈爾濱市委召開六屆五次全委(擴大)會議
央視一日四次聚焦大同古都燈會
咸陽市強化“四個體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市政協委員繼續分組聯組討論相關報告
天冷孩子就能闖紅燈嗎?
市獵鷹安防志愿服務隊開展安防巡邏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紹興師爺故事
智慧物流發力 昆明雙11包裹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