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志壯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凝聚力和國家認同的主要依據,更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力量之一。而要想傳承好優秀傳統文化,首先應該從娃娃抓起,從下一代抓起,因此,學校是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第一陣地,因為學校教育承接著孩子的未來。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學校任重道遠。
教材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效的傳播工具。學生接觸最多的莫過于教科書,它不僅是學生快速學習知識、掌握本領的重要渠道,而且還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保障。它濃縮了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歷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是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最有力的助手。在《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中,教育部明確規定要把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系統融入課程和教材體系。學校應開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選修課,在語文、歷史、政治學科專業和課程中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學科建設。深挖學校文化底蘊,將學校的光榮歷史和發展成就,以及校友們的先進事跡進行整理編入校本教材,積極推動傳統文化教育,讓學生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中,感受學校獨特魅力,激勵學生們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發圖強。
教師是中華傳統文化有利的傳播者。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教師要先行。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離不開老師的教導和栽培。老師是歷來被稱為“先生”的,先生傳道、授業、解惑,垂范世人,薪火傳承,照亮一方山河。教師的工作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而是事關他人前途和家國命運的神圣事業。教師要加強自我修養,立己達人,不斷豐富乃至超越“傳道、授業、解惑”的職業內涵。一個合格的教師要在立己達人的螺旋上升中,逐漸成長為學生乃至世人行事的榜樣,用自己良好的品格和風范為學生樹立典范,加強對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把學生塑造成有中國情懷、中國精神、中國信仰的一代新人。教師要立足課堂教學,根據學生實際因材施教,開展中華傳統文化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曲阜考察孔府和孔子研究院時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倡導學習、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需要學校不斷探索新路子,深度發掘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切實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把學校教育與傳統文化同呼吸,共命運,實現中華文化復興的強國夢。
(作者單位:衡水衛生學校)
東莞市海洋與漁業局開展今冬明春漁業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
他們能成為真正的“好爸爸”嗎?
山東省增材制造設計驗證中心正式運營 打造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創新中心
四川首次直接引進 990頭美國種豬坐包機來川
中國(華容)芥菜大會吸引客商云集小青菜蝶變為富民大產業
孟志壯: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學校任重道遠
常州高新區啟動“三對”系列活動 學習德國經驗
市領導部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廣東汕頭一小區發生一宗縱火案 致5死8傷
東源縣委全面強化經濟工作領導
嚴肅查處“三個為” 聚焦六個方面發力
域外飛來祆神樓
進出口銀行上海分行團委開展學習十九大主題教育活動
田園綠意濃 山坳產業旺——大幕鄉鋪開產業脫貧新畫卷
興化提高城鄉居民醫保結算標準
我市無償獻血事業成績斐然
南潯三舉措推進國家標準制修訂工作
中共房縣縣委十四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召開
1至5月四川全省環境質量持續向好
江南區:專項督查重點狠抓創衛工作
陽東區:雅韶石塘至華洞村道硬底化工程動工,總投資12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