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節臨近,部分快遞公司開啟了放假模式。郵局春節“不打烊”,也迎來了包裹郵寄的“春運高峰”。根據2月12日上午10時的最新數據,從1月1日起,北京郵區中心局已處理包裹類郵件約1240余萬件,日處理量近30萬件,與2017年同期日均對比增長了52%。國家郵政局已要求各企業統籌安排網絡資源,全力保障春節前“不休網、不拒收、不積壓”,于2月22日前全面恢復各項快遞服務。
分揀“機器人”節前上崗
昨天下午,北京晨報記者在北京郵區中心局分揀現場看到,已經裝袋準備發送的包裹在現場堆成小山。與往年場內工作人員“揮汗如雨”不同的是,今年郵政智能搬運機器人首次上線,這個橘黃色外表,長方形身材的“agv機器人”,在作業場地內來回穿梭,每次載重可達500公斤,能夠大幅度提升郵件場內處理的速度和自動化程度。
在場內,橘黃色的方形機器人馱著裝滿包裹的綠色籠車有序行進。“前進的路線靠提前編好的程序,行動的依據就是靠地上的二維碼貼。”北京郵區中心局重件作業區主管關秀芳說,在計算機系統的控制下,機器人以每秒1.5米的運行速度,精準掃描作業場地路面預設的二維碼獲取路徑,并以最優線路穿行現場,實現郵件的高效駁運。機器人以4個萬向輪和兩個驅動輪作為支撐和牽引,可以自己充電、躲避障礙物等。“機器人主要起到一個盤駁功能,這個環節最早是人工推,后來發展到電動盤運車,將分發好的郵件運送到相關的格口去裝車,現在這些流程實現了智能化。不僅節省了人力,而且時效大大增加。”關秀芳說,“agv機器人”上線運行后,北京中心局將停用60輛電動搬運車,節省搬運車駕駛員80余人,大幅度提升包裹類郵件的場內傳輸速度。
28年分揀員見證智能化發展
關秀芳1989年參加工作,在分揀崗位干了已經有28年,多年來愛崗敬業,努力工作,先后獲得“先進生產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首都勞動獎章”等多項榮譽。從業28年,她經歷了郵政內部重件分揀封發環節從手工作業抄登清單到機械化分揀、信息化傳輸到網絡化作業的巨變。
“最初郵政內部重件分揀封發環節都是手工作業,抄登清單要求抄登郵件號碼、收寄局、寄達局信息,每天抄登幾千個號碼、地名,手工勞動強度大、非常繁瑣。”關秀芳說,1989年她進入郵政時,包裹分揀迎來了郵政第一臺半自動化的開拆分揀設備,把分揀員從繁重的人工倒袋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并且縮短了郵件從粗分到半細分再到細分環節的傳遞時間。封發環節還是手工作業,同一袋內要分別登記紙包和印刷品的件數。封發數數時身邊不能有人說話,精神必須高度集中。“那時候我可沒少因為旁邊有人說話倒袋重新數數,現在回憶起來也是挺好笑的。”
90年代,分揀環節用上了分揀設備,郵件從開拆經分揀員按格口編號直接分揀至細分格口,封發員可直接進行封發工作。但設備比較簡陋,分揀機經常出現故障,噪聲極大。到了2002年,便攜式掃描封發槍進入郵政封發環節,讓郵件抄登清單從手工書寫中解放出來,實現了計算機錄入。而之后,智能化不斷進步,掃描槍從有線到無線,分揀機也陸續上線。郵件包裹量在逐年增大,處理速度也越來越快。
一樣的高峰不一樣的“著急”
而今年春運高峰,不僅僅有了機器人的“助力”,還有去年雙11之前新上線的全自動分揀機。“原來四臺分揀機雖然也是自動的,但首尾還需要人工處理。”從包裹上機到格口裝車,至少要一兩個小時,而現在,從裝車環節就實現了自動化操作,最快從卸車到運達格口只需要兩分多鐘。關秀芳說,“去年1月份,我們4臺分揀機,一天干20多萬件已經到了極限,每天都急著怎么能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今年1月份以來,我們也著急,急得是沒活兒干,一天近30萬單很輕松就干完了。”
投資5億元 南充書房大道預計6月正式通車
石門縣易家渡鎮中心學校: 退休教師“回家”歡度重陽節
12月7日18時至11日公安出入境業務暫停辦理
全省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召開
大亞灣區召開區委常委(擴大)會議
春節快遞不打烊 機器人助力自動化操作效率大增
三條臨時直達專線方便市民掃墓 還可預約包車
鄞州公園這個展 還原40年間寧波百姓生活變遷
海豐又一扶貧項目落地 大化腐竹加工產業 示范基地揭牌
集中曝光“老賴”打擊失信行為——全市法院系統開展“颶風-2018”行動紀略
9.9元一場的特價電影 最近為什么沒得看了?
中共銅川市玉華宮管理局黨組認真傳達貫徹全市追趕超越暨脫貧攻堅半年工作點評推進會議精神
建陽區召開全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專題會
區第十六屆人大第四次會議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
【泰然應急講堂】車內抽煙危害多
26個國家的駐華使節來我市參加“2018吉林省全球推介——外國使節走吉林”活動
我市作家馬俊彪作品印記
浙江好項目·2018舟山工業企業創新創業大賽開始海選
美麗潮州∶高質量發展啟航
不忘初心 帶領企業一步步走向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