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一個人也許只要一瞬間,喜歡上一座城市需要多長時間?東莞以開放與創新的姿態,僅用72小時就改變了被英國《泰晤士報》譽為“德國最具權威性的中國問題專家之一”---德國商報首席代表澤林對這座城市的印象。
2018年5月27日至30日,德國商報駐中國首席代表、專欄作者、作家frank sieren弗朗克 澤林跟隨東莞市委宣傳部、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組織的城市國際傳播媒體學者團赴東莞進行為期三天的深度調研。調研團下鄉鎮、進企業、進學校、上山下海,從最東邊的清溪鎮到最西邊的麻涌鎮,從傳統制造業到智能終端產業,從中國最前沿的大科學裝置到最基礎的技術人才教育培養,從城市污水整治到生態綜合治理,沿著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跨躍了整個東莞城市。
東莞智能制造規模讓歐洲人驚訝
“德國在自動化生產和系統集成方面優勢明顯,但東莞在人工智能方面也有許多亮點,中德雙方在智能制造領域的合作是相互學習而不是單向”,澤林在接受東莞當地媒體采訪時表示。
“澤林的表態決不是中國人通常認為的客氣話,”德國商報翻譯張瑋成為澤林的助手已有20多年,作為一個長期關注中國的德國知名作家,東莞近十年來轉型升級的變化實實在在顛覆了澤林以往對東莞的認識。
在廣東長盈精密技術有限公司的亞洲第一大單體智能設備車間,3000臺同一型號的cnc加工中心正在緊張地加工手機精密構件,東莞本地每年近20%的智能手機外殼在這里生產。
在明門幼童用品有限公司的無人智能生產車間和智慧物流傳輸線上,童車構件被裝在鐵籠中自動進出倉口…,這里生產的童車遠銷歐美,占據當地70%的市場份額。
在東莞松山湖高新區華為終端制造車間,貼片機、智能裝配機、自動檢測機形成了華為終端產品的智能生產線,這里僅有少數簡單工序才使用到人手操作。
隨團學者、中國貿易促進會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認為,東莞通過智能制造、機器換人給企業帶來更高利潤、提升產品品質的同時降低了單品制造成本。
東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楊曉棠在會見調研團客人時說,工業制造是東莞城市發展的根本,東莞要在優勢產業上通過自主創新和自主品牌,在國際樹立高端制造業的形象。
東莞工業城市的鄉村振興讓我感受到了生活與工作的平衡
進入5月初夏的東莞已是驕陽似火,坐在華陽湖游船上看荷花蓮葉隨風搖曳,澤林饒有興趣地聽當地女村民“春哥”的創業故事,一個初中畢業長期在外打工的女孩因為家鄉麻涌華陽湖的生態治理,回來創業開了一家經營豬扒包的小吃店。
華陽湖以前不是湖,是東江支流幾條河涌的匯集處。在工業化生產之初,華陽湖周邊圍繞著高污染、高能耗的企業,它們和湖邊無序的養殖業共同向河水中排放污水,臟、亂、臭的環境讓本地人都躲避不及。
近年來,東莞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對華陽湖周邊進行綜合整治,如今華陽湖成為融休閑旅游、農耕體驗、科普文化認知與城市生態保障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嶺南水鄉生態濕地旅游區。
“兩周前,我剛去參觀完硅谷,從美國來到松山湖,我覺得不管是生態環境還是創新創業環境,這里都讓人印象極為深刻。現在的華陽湖生態同樣很棒,我看到鳥類、魚蝦也都重新回到這里”澤林說,“華陽湖旅游、物流等產業大有可為”。
麻涌鎮副鎮長黃偉雄介紹說,阿里巴巴公司在華陽湖看到了西湖的影子,他們看中了這片極好的生態環境和發展空間,華南區總部將落戶于此。
東莞生態治理為鄉村新型產業釋放出更多新的空間。位于麻涌的珠三角汽車博覽中心首席運營官李波勇對澤林介紹說,珠三角汽車博覽中心一期用地600多畝,其中近一半用地是拆除“兩高一低”廠房土地改造而來,未來,這里將成為南中國最大的“汽車+”產業集聚中心。
在東莞的德資企業宏大公司裝配車間,這里的工人與20多年前大不一樣,以前的工人來自中國各省,現在基本是廣東本地人,工人們每天可以回家,這樣企業對工人更有吸引力。
“東莞是個宜居宜業的城市,保持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從長遠來看讓城市更具有競爭力,”澤林在回答東莞日報記者提問時強調,在他看來,東莞除了擁有綠地、森林公園、濕地等休閑場所,還要進一步加強對建筑零能耗的重視,因為畢竟人類長期居住或工作于其中。
楊曉棠說,一個發達國家也必然是農業農村發達的國家,保留農業農村的生態環境對東莞下一代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開放創新的東莞將獲得更多的國際合作機會
“讓研發成為企業的價值中心”。這是東莞宏大公司在接受澤林的調研中對企業未來發展方向所作的展望。與此同時,北大東莞光電研究院研發的新一代led技術正催生出一批高科技企業。開放與創新已成為東莞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主動力。
語言是溝通的基礎。澤林團隊對東莞國際化程度感受到最直接的印象是溝通零障礙。在整個調研過程中,東莞政府和企業代表流利的英語、德語介紹和交流讓他的采訪更加順暢。
在東莞技師學院,這里采用了德國雙元制教育,開辦了十多個中德合作班。德國外教hans klahre告訴澤林,東莞市技師學院的中德合作已經實現本土化,擁有專業的教師團隊和專業翻譯,學生的學習意愿也很強烈。
基于本地需求,加強與國際合作是整個行程中東莞向外界表達的重要聲音。
澤林從廣東長盈精密技術有限公司從精密構件生產商到智能制造設備供應商的轉變中,從東莞拓斯達與全球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abb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合作開展核心技術、控制系統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中,感受到國際科技交流對東莞智能制造的促進作用。
廣東長盈總經理助理羅衛強表示,為了適應5g時代的到來,進一步加強公司的競爭力,企業不斷與國際科研機構及智能制造廠商合作,在智能制造設備、電子工程陶瓷新材料及新能源組件上進行布局。
在中國散裂中子源基地,中子科學部主任王芳衛教授表示,未來中國散裂中子源將與國際同行進行更多的科研項目交流,這會對東莞創新及重大高新技術項目落地帶來幫助。
澤林也坦然道,在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灣區內)城市之間也有競爭,但這種競爭是有益的,會讓城市更強更具有競爭力,就目前而言,東莞僅被生產制造領域的德國人所知,但大多德國人還不是很完全了解東莞,東莞要通過更多的國際宣傳讓世界看到它的變化和成就。
同時他還認為,德國除了智能制造方面,還在建筑節能領域具有較強優勢,東莞與德國的交流不要僅僅局限于制造,要有更多元化的交流。雙方可以從代表團交流這種務實的方式開始,大家坐下來多聊聊,這也是一種城市很好的市場推廣行為,這樣東莞會被世界更加了解,同時,隨著東莞國際知名度越來越高,人們就會想可以去那里(東莞)尋找合作機會。
東新區人社局攜手愛心企業慰問敬老院
黃凱旋慰問我區高爾夫球女子世界第一馮珊珊運動員
京山縣三級干部集訓揭短亮丑剎“四風”
18歲小伙整天玩游戲 不滿嘮叨和爸爸打了起來
內環上發生交通事故 可以去這三個地方快處快賠
72小時,德國“最具權威的中國專家”喜歡上東莞
隨縣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到位
市工商局:凈化互聯網廣告市場環境
長春9所學校入選“全國百強中小學”
2月 遂寧檢驗檢疫出入境商品貨值337.21萬美元
新交規謠言帖又來了:酒后車內休息算酒駕?
2017年度長三角“三省一市”地面沉降防治聯席會議在蘇州召開
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弘揚大儒商道 攜手共創未來
連平首屆文創產品設計大賽啟動
掃除“暗箱”焦慮要不留死角
市國資委謀劃2018年重點改革任務
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 確保管黨治黨取得過硬成果
桂林的農民工有福了!桂林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有新動作!
威海恒山實驗學校被授予市級“蓓蕾藝術工作站”示范點
諶貽琴: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