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們在學習葫蘆絲
62歲的查貴庭家住澛港街道九龍新村。幾乎每天下午,位于九華南路的澛港街道綜合文化站常能看到他活躍的身影。學書法、拉二胡、吹葫蘆絲……免費開放和擁有免費培訓的街道綜合文化站讓查貴庭的晚年生活豐富多彩,也讓他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快樂時光。
愛上街道文化站的居民還有很多。近日,記者來到街道文化站時,這里一片熱鬧。圖書室內,一排排書架上擺放著科教、文學、歷史等各種書籍報刊,幾位老人正在入神閱讀;舞蹈室內,20多位中老年人正在專業老師的伴奏、指導下演唱原創黃梅戲《家鄉蕪湖美》,為端午節活動做準備;多功能廳內,查貴庭和十幾位老人正在學習演奏葫蘆絲,在專業老師的指揮下,大家精神飽滿,吹奏得韻味悠長。
據澛港街道文化站負責人介紹,總面積約500平方米的文化站于2013年正式投入使用,免費對外開放,是一個集書刊閱讀、網上沖浪、文化娛樂、教育培訓、健身鍛煉等功能為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文化站。近年來,文化站還開展各類適合不同群體的文化公益班,今年就有黃梅戲、書法、舞蹈、圍棋、芭蕾、葫蘆絲、少兒繪畫等,廣大居民可以免費參加。
澛港街道文化站只是我市眾多公共文化場館的一個縮影。公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是我市堅持多年的民生工程,今年全市各縣區10個公共圖書館,8個文化館,蕪湖市博物館、蕪湖市安徽文化名人藏館、蕪湖市王稼祥紀念園、繁昌縣博物館、繁昌縣人字洞遺址紀念館、無為縣米芾紀念館、南陵縣博物館等7個博物館,44個鄉鎮綜合文化站,26個街道文化站依舊全部免費開放。據悉,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的基本內容不僅包括公共空間設施場地的免費開放,還包括公益性活動、宣傳教育等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項目的免費提供。其中,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項目隨社會發展、政府財力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增長而發展變化。
記者 芮娟 文 汪武 攝
漢中市建議提案辦理平臺上線啦!
厲害!武漢建橋人再次斬獲橋梁“諾貝爾獎”
西安工傷保險調整:1級傷殘每月增加185元
蚌山區天橋街道殘聯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元宵節”經典誦讀活動
中共重慶市委辦公廳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重慶市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實施方案》
全市公共文化場館繼續免費開放
貨廂里裝著4個人?這個皮卡車司機真膽大!
“火星伴月”明日亮相夜空 “戰神”聯袂“嫦娥”共舞蒼穹
第十四屆省運會火種采集儀式在大慶舉行(圖)
快訊:縣區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會議召開
石洽會92個重點合作項目集中簽約
宋圣軍就城鎮社區統戰工作網格化要求工作重心下移 做到強本固基
堅持問題導向 摸實情求實效 市人民檢察院集中督導大討論活動
市交建投召開丹溪路建設攻堅調度會
漢口北成湖北對印度出口主要基地
《關于進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實施意見》政策解讀
乘機忘帶身份證 可辦理臨時證明
全市醫改工作領導小組(公立醫院管理委員會)會議召開
東河區人社局“一站式”服務助力醫保精準扶貧
高技能人才可申報,今年預計獎勵8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