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我市農業農村發展走在全國前列,但仍存在農業綠色化、品牌化程度不高,農村生態環境壓力較大等發展不充分的問題。破解的關鍵抓手是什么?昨日,在我市召開的全國黨校系統鄉村振興戰略思想理論研討會上,諸多教授明確:沒有產業振興,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將不可能實現,產業振興將成為破解發展不充分的核心路徑。
“產業興則百業興,鄉村產業振興要‘舒筋通骨’,更多從第二或第三產業著手,為鄉村振興‘造血’。”省委黨校教授華彥玲說。無錫人多地少,很多村莊發展面臨可用的建設用地少、生產的生態約束強問題。無錫農村要根據各自的資源稟賦,發展多元化經濟。工業發展較好的鄉村,可在改善村莊基礎設施配套、改善村民住房條件的同時,以鄉村旅游為媒,加快村中餐飲、娛樂、物流、通訊等產業發展步伐。有農業生產優勢的鄉村,可加快開展農產品加工,開展鄉土品牌建設,提高農業生產附加值。具備一定的山水、人文資源優勢、位于城市近郊的鄉村,要加快發展鄉村旅游業,帶動農產品銷售。
“美麗鄉村是鄉村未來的面貌,產業振興則是美麗鄉村的物質基礎。”中央黨校教授李宏偉說。原先新農村建設也注重打造美麗鄉村,但過于注重基礎設施建設,沒有激發出農民參與的積極性。要圍繞群眾當前的物質文化需求,如由原先吃得飽到如今吃得更健康、更安全,從原來群眾對休閑文化旅游需求還不強烈到如今對清新的空氣,干凈的水、有機蔬菜等稀缺的優質生態產品需求強烈的狀況,提供質量更高的農產品和休閑旅游產品。無錫在上一輪美麗鄉村建設中投入較大,今后要注重打造特色、優勢產業,把生態資本、綠色金融資本等調動起來,把市場化要素、公眾參與和政府推動結合起來,使農村、產業更有生機和活力。
“無錫在市場化、工業化、國際化推進過程中,創造了許多全國領先的、可復制的經驗,在鄉村振興中要進一步解放思想,繼續走在全國前列。”省委黨校教授談鎮說。無錫要抓住鄉村產業振興這一關鍵,加快土地制度創新,尤其加緊圍繞宅基地三權分置進行探討試點,在變革過程中找到農村邁向現代化發力點。要加緊引入外來技術、資金等,增強農業對要素的吸引力,通過優秀的人才、優質的資本、優良的技術,使產業有序、產品精致、鄉風文明、生活富裕。如今,千變萬化的市場和大量分散生產模式會導致買難、賣難等問題,亦要加快發展家庭農場、合作農場等并盡快完善運行機制,推動實現高質量的鄉村振興。
市委黨校副教授姚忠偉則認為,無錫鄉村產業振興,要堅持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工業基礎薄弱的山聯村,就自2006年起大力發展特色高效農業和休閑旅游產業,圍繞菊花和油菜花的種植和菊花米酒、菊花飲料、菊花糕點等加工,打造出“金色山聯”品牌,村集體也從2006年的負債1000多萬元轉為去年收入1000多萬元。這當中就要加快改革,從原先的分散種養轉為規模化生產經營,發展“合作社+大戶”、“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模式。鄉村產業振興還要有堅強的組織保障,要有真心關愛群眾、真誠服務群眾的村級領導班子,持之以恒按照規劃發展特色、優勢產業。
“鄉村振興,要以綠色發展為引領。”南京市委黨校講師譚倩說。無錫生態建設走在全國前列,如陽山水蜜桃、拈花小鎮,在生態制度導向上走得較快。今后要圍繞物質、制度、文化基礎加強生態頂層設計。要嘗試建立農民生態參與的程序化制度,從生態環境保護的立法、政策制定到法治實施、監督,形成立體化、延續性的程序制度保障。要建立綠色農業科技制度,開展種質資源創新、生產技術創新和生產方式創新,完善自然資源保護制度。還要加強農民本身的生態意識,提高綠色產業、綠色旅游質量。 (記者 朱雪霞)
全市政法信訪工作推進會召開
第六屆上交會在世博展覽館開幕 李強宣布開幕應勇李勇致辭
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陜西楊凌分會場鄉村振興論壇會舉行
被市民吐槽許久的梅龍商城亂象被整治了
推進放心消費 建設誠信銅川
三農要走在全國前列 產業振興須"舒筋通骨"
黨員干部真情幫扶 貧困群眾干勁十足
孩子放假托管成難題,橫店藍星社區辦“小太陽之家”為家長解憂
市紀委監委專題學習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文安社區的“周五議事本”
就業創業扶持政策解讀④
區交通運輸局開展公路養護及安全隱患檢查工作
鄒城市不動產登記業務再提速最多3天辦結
上海市民平均期望壽命升至83.37歲
湘潭高新區舉辦“智造谷”產業發展規劃學習研討會
撫順未來兩天仍然有雨 氣溫不高風不大
2018年首屆中國帆船公開賽上海—泉州賽段落幕
懂得共享 方便彼此
市政維護處精細化維修市政設施 助力“創城”
精耕法治土壤 成就改革佳績 ——記全國法院先進個人、覃塘區人民法院院長黃敏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