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弘揚傳統文化 涵養中華美德”——2017年北京市中小學德育工作區校行活動走進通州。
活動中,與會人員參觀了潞河中學校史館、圖書館、通州傳統文化教育成果展,并聽取了運河小學、永樂店中學等6所學校的國學展示課。潞河中學、中山街小學等還表演了京劇、詩詞吟誦等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節目。
此次活動由市委教工委、市教委主辦,通州區委教工委、區教委承辦,全市各區德育工作負責人以及各中小學德育干部、教師共300余人參加活動。
區教委負責人從目標體系構建、內容體系固化、長效機制建立等三方面介紹了通州傳統文化教育工作開展情況。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內容豐富,區教委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地域特點,確定了經典文化、節日文化、運河文化為教育載體,挖掘“三化”價值內涵,在青少年心中從小播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在提升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同時涵養中華美德。
啟動國學啟蒙教育實驗項目時,通州將《三字經》、《論語》等國學經典引入中小學課堂,58所學校參與,創建出“三步六正九讀”教學模式。鼓勵全區中小學研發校本課程,形成各具特色的誦讀模塊和誦讀方式。
2015年,區教委推出《十德樹人——通州區中華美德教育讀本》,明確把培養學生具有“孝、禮、勤、誠、恥、忠、信、義、寬、廉”的中華美德作為通州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目標。在此基礎上還制定《通州區小學生中華美德行動規范》和《中華傳統美德層次性教育要求》。兩個文件的出臺,標志著中華美德教育的育人目標體系已經形成。
多年來,區教委積極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體系,逐步構建了區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模式。今后還將充分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育人模式,提升青少年道德素質,打造通州靚麗的德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