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省政府回復霍震寰關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建議案
大灣區將試行商務簽注“零門檻”
推動科技創新人員往來暢通
深圳新聞網訊 7月30日,廣東省政府向外界公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7242號建議案的回復,該建議案由全國人大代表、香港霍英東集團行政總裁霍震寰代表提出。
全域觀組織大灣區科創建設
霍震寰代表在7242號建議案(《關于科創領航,集群發力,粵港澳共建產業大灣區的建議》)提出,以全域觀組織大灣區科創建設,以廣深港為灣區的三大核心引擎,建設“廣深港科技走廊”。
為此,省政府回復,廣東省委省政府已印發《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規劃》,明確珠江西岸各地以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為重點,加強與廣州、深圳、香港等城市創新要素的對接,推動創新成果直接在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轉化生產,助力廣深港科技走廊建設。廣東正積極組織珠西先進裝備制造業專利項目創意對接,發布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標準體系規劃與線路圖,激發企業創新主體活力,支持企業提升創新能力。目前,珠西裝備制造業共培育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908家,建設國家和省重點實驗室、技術中心、新型研發機構等各類平臺640個,設立企業博士后工作站52個,主導或參與制定修訂國際、國家、地方、行業標準共167個。
深港聯手建立全球科創中心
霍震寰代表在建議案中還提出,以城際合作實體科創項目為載體,探索灣區科創產業發展模式。以南沙智能化、深圳無人機等前沿科創產業為切入點,形成產業集聚發展的扶持體系;共建國家級科技創新中心。
省政府回復,深圳已出臺《航空航天產業發展規劃(2013-2020年)》,優先發展航空電子、無人機、衛星導航、航空航天材料、精密制造裝備等五個產業領域。目前深圳航空工業以航空電子、無人機、航空裝備及維修類、航空先進材料及精密制造四大領域為主。深港兩地創新資源優勢高度互補,深圳具有產業鏈完善和產學研緊密結合的優勢,借助香港高端國際化的科技資源,可以形成更加強大的產業技術創新能力。香港可借雙方合作建設全球性科技創新中心的機遇,將教育和科技創新服務發展為一個重要的產業,同時推進香港科技研發資源與深圳制造和市場資源的深度整合。
目前,廣東正在聯合香港澳門組織編制《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行動計劃(2018-2022)》,明確實施基礎與應用基礎聯合研究行動,聯合建設高水平基礎研究平臺,共建共享國家大科學裝置,引導和組織粵港澳三地高水平大學及科研院所、實驗室開展前沿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等。
目前,廣東在廣州、深圳、佛山等地推動創建印刷及柔性顯示創新中心、機器人創新中心、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智能海洋工程創新中心、輕量化高分子材料創新中心、半導體智能裝備和系統集成創新中心等6個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其中,國家印刷及柔性顯示創新中心已于2018年1月正式啟動組建,成為全國5家制造業創新中心之一。
大灣區將試行商務簽注“零門檻”
建議案建議設立“示范區”,先行先試灣區跨境合作,破除行政壁壘與體制障礙,試行粵港澳跨境合作;促進灣區科創專才自由流動;對區內科研企業實行最高層次的便商政策;推動南沙、前海、橫琴等雙創平臺建設。
回復指出,深圳正在聯合香港將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深方科創園區(包括河套c片區和福田保稅區)約4平方公里,打造成深港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目前,該合作區已作為一個創新節點,被納入《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規劃》。下一步,深圳市將以創新和科技為主軸,集聚全球創新資源,攜手香港共建世界級的科技產業創新中心。
廣東將努力推動科技創新人員往來暢通,降低港澳科技人員在內地創新創業成本。積極推廣深圳港大醫院允許港澳居民在灣區使用港澳醫保直接支付醫療費用的經驗,完善港澳高端和緊缺人才在灣區內跨境就醫政策;廣東將按照國家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放寬人員出入境簽注政策的實施進度,探索推出科研、創業等簽注類型,在大灣區率先實行申請港澳商務簽注“零門檻”,延長許可停留時限,實現內地科研人員“一簽多行”多次往返港澳通行證政策落地。(記者 張瑩)
弘揚傳統文化 涵養中華美德 全市中小學德育工作區校行走進通州
崇左市重大城建項目取得重大突破
上半年我市突出抓實三類重點項目
省健康養生協會河源工作委員會成立
“三大特色”助力青年大調研 市人社局召開了青年干部調研工作動員部署會
大灣區將試行商務簽注“零門檻”
大家保護她!別讓小廣告"愛"上公安縣新的油江園
利辛縣開展為留守兒童義診活動
天津大學暑假社會實踐團隊到新化縣金鳳鄉中心學校支教
我市部署外事僑務工作
袁家軍在三門下訪接待群眾時強調帶著感情和責任做好信訪工作
工地工人墜入十二米排污深井 井內混雜著沼氣
關于銅陵港華燃氣公司負責人接聽市長熱線電話的公告
二十多年如一日 耕耘在農技推廣一線的“孺子牛”
“背對背”調解解心結 化解矛盾促和諧
舊貌換新顏 老舊小區完成升級改造
崇川監察委與中鐵十一局城軌公司共建 護航南通軌道交通建設
小倉鼠雖萌但被咬傷不得了!可能感染狂犬病
松原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開幕
打噴嚏撞死人 通州女司機自愿認罪被從輕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