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弘揚高尚的師德、全面提高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3月12日,武寧縣上湯學校特邀中國孔子基金會學術委員、廣東硯峰書院教授、《尋廬講壇》學術委員會主任、宗教文化研究會高級研究員蔡厚淳教授來校作“國學傳統與師德師風”講學。武寧縣教體局教研室主任楊再華、副主任柯五堅一行到校參加了活動。兄弟學校船灘小學、船灘中學的部分教師應邀聆聽了本次講座。講座由劉滿校長主持。
講座上,蔡教授從“什么是師德”、“什么是師風”開啟講學,他指出“師德”與“師風”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中華傳統道德的重要一環。我們中華民族自古尊師重教,并將這一傳統視為社會文明的基石。接著他從四個方面展開本次講學:
他從“國學的范疇、古老的國學在今天還有借鑒意義嗎”開始,舉例清華大學的校訓、聯合國鐫刻孔子語錄,談到要求老師必須自律、高尚。
學國學,悟師德。具體從以下七個方面展開:
1、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他認為一個好老師最基本的是要熟悉課本、教好課,同時還要善于回答學生的提問、做好學生的人生導師。
2、心中充滿愛。他指出一個有愛心的人是幸福的,老師一定要關愛學生。
3、追求高貴的人格。他列舉孟子、岳飛、屈子、蘇子等來說明一個人具有高貴人格的重要性,作為老師要用人格去影響學生。
4、“中庸”智慧。中者,正也;庸者,用也。作為老師要教育好學生既“不走極端”,又“不唱高調”。
5、因材施教。蔡教授用子路和冉有提出同樣問題卻得到不同答案的例子道出了老師因材施教對學生的重要性。
6、“道德”求“真”,“師德”求“真”。道德必須求“真”,師德也必須求“真”,這是首要的基本的原則。所以,要牢牢記住陶行知老先生的話“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7、教育學生守住道德的底線。如不得暴力傷害他人、不能用欺詐手段謀取利益、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要求所有的人守住道德的底線——“利己”不得“損人”。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當然更應該努力提升自己的品位和格調,也就是讓自己變得儒雅起來,這對提高文明程度、凈化社會風氣,都大有裨益。
他指出,學校領導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前提下,一定要重視學校的環境建設,要做到“四化”,即綠化、美化、凈化、靜化。
最后他談到,師德師風,與傳統美德一脈相承。師德師風,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精神的體現,是深厚的知識積累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師德師風,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讓我們以良好的師德師風,共同撐起教育的藍天,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講座結束后,縣教研室楊再華主任高度贊揚蔡老的講座并對該校師德師風建設提出希望和要求。
九原區2018年公益電影放映進入黃金期
用詩歌的力量傳遞愛,用8年的堅守感恩心
《武漢印象·2017》正式出版
禪城區路內停車收費標準調整!9月1日起實施
106家門店領到農藥經營許可證
蔡厚淳蒞臨武寧縣上湯學校做師德師風講學
2018年8月15日停電信息
2018我們來啦
譚君鐵:積極培育鄉村振興新動能
雅安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2018年1月行政處罰公示
元月25日高速路況
迎江區:章洪海到南水回族社區等地開展“新春走基層”調研活動
新田縣國稅局:春節臨近 力促廉政
2017年民生工程簡報第6期
我市積極探索環衛等行業職工住房定向保障模式
【溫暖河南】少女離家出走之后
第123屆廣交會三期開幕 嘉興214家企業并驅爭先
安陸前8個月財政收入13.5億元
市人社局“三色預警”機制敲響工作作風效能警鐘
安徽首家縣級監委會“第一案”作出刑事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