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新聞網訊(記者 甜甜 宸旭)閼伯臺和華商文化廣場作為商丘一處著名的的景點,可以說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今天咱們帶大家逛逛這兩個地方,了解他們的歷史故事。
走進華商廣場,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腳下寬闊的富商大道,19個朝代的古老錢幣圖案遍布其上,或圓或方或形似酒樽,形形色色的錢幣外形從遙遠的古老朝代匯聚一起,構筑起一條寬闊的歷史通道,在他旁邊就是萬字廣場,由2.01萬個各種字體的"商"字圖案構成,寓意為萬商源于商丘,萬商云集商丘。正前方就是王亥塑像。塑像既表現了王亥的王者氣概、大家風范,又表現了商人的睿智精明。華商文化廣場與閼伯臺連為一體,廣場總面積65268平方米,共有4個主體工程: 王亥像、萬商廣場、富商大道和三商之門。該工程項目創5項"中國第一",第一個以商人為主題的廣場,第一個由兩萬多個"商"字圖案構成的廣場,第一座商人始祖大型雕像,第一條由中國歷朝歷代法定貨幣圖案鑲嵌成的大道,第一座由漢字構成的廣場大門。這里不僅是"商"文化的再現,也是新的旅游觀光場所和地標。
當我們沿著中軸線一路從南向北走,走過了財神殿,走過了閼伯臺戲樓,就來到了閼伯臺,也就是火神臺。這是距今4000多年的觀星臺遺址。它比東漢天文學家張衡在洛陽建的靈臺,還要早2200多年,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觀星臺。火神臺形如墓,火神臺臺上建有閼伯廟,大殿、拜廳、鐘鼓樓等俱全。火神臺也寄托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愿望。據史書記載和漢族民間傳說,上古時,帝嚳之子契在商為火正,一是管理火種,二是祭祀火星并觀察火星的運行。太歲星如果在卯時出現,叫"單閼",在甲午出現,叫"閼逢"。卯時是早晨,甲年是年干之首,所以"單閼"和"閼逢"比較引人注意。久而久之,觀察火星與太歲星之間的關系、位置的火正契就被稱為"閼伯"。契死后,人們就在他生前觀察火星的高地上葬之,后人稱之為閼伯臺、火星臺或火神臺。 現存閼伯臺建筑群小巧玲瓏,古樸典雅,精美別致,具有很高的歷史和學術價值。這里常年香火不斷,每年春節都有廟會,初一到十五熱鬧非凡,為商丘人世代祈福的祥和之地。
華商文化廣場,是商丘繼承和發揚"三商"文化而建設的大型旅游文化廣場,也是為了紀念中華商業始祖王亥而修建的。華商文化廣場和閼伯臺,也是介紹商丘的一個重要載體,是商丘市的重要城市名片之一。
靖州千名幼兒身著漢服體會傳統文化
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整合提升工作會議召開
入校第一課!“00后”大學新生集中軍訓
一場“廉”味家宴
【警影】精準脫貧彰顯公安力量
商丘城市名片之一:閼伯臺與華商文化廣場
三亞“119”消防宣傳月活動啟動
梅縣區“十大優質金柚園”評選結果出爐
注意 隨意種樹可能涉嫌違規
臨沂一市民購買鎖芯出問題 店家稱:門鎖不三包
眉山市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改革試點工作接受中央編辦評估驗收
花錢還要看廣告?如此套路引不滿
中央財政加大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力度
激活創新基因 發展動力更足
首批00后將迎高考!今年新增這些爆款專業,還有一批紅牌專業要“出局”
黨旗映紅洛川塬
綠地變20米深地下車庫距居民樓約10米 居民心慌
三角鎮全力做好積分管理工作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進一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意見
《紅海行動》口碑好票房逆襲,林超賢張譯大年初七來莞站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