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勞動節,是勞動者的節日。在這個日子里,看看沒有環衛工人駐守的南明湖景區啥樣子,更能反映出麗水市民的文明程度。
5月1日中午11時許,記者走進市青少年宮附近的防洪堤,這時的人流早已疏散。五月的驕陽掛在當空,驅散著早上晨練和上午游玩的人群,清潔工和環衛工人或過節,或吃飯,只剩下防洪堤上空蕩蕩的場地,可以一目了然探訪衛生狀況。
在市青少年宮一路沿著防洪堤走到應星樓,再從應星樓回到南明湖碼頭,記者一路走來,路面干凈整潔,只發現路面上有7團餐巾紙。
煙頭也很少在防洪堤上看到了。但是在每隔十米的垃圾桶旁,記者還是能發現其蹤影,估計是市民本想扔進塑料桶,卻因“投射”技術不佳,沒有扔進。
防洪堤每隔十米就有兩三個垃圾桶,通常是左邊道路一個,右邊道路兩個,游客對扔垃圾還是很積極的。再看垃圾桶內,游客的垃圾分類意識不高,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里都放著同樣“大雜燴”的垃圾。向小賣部的銷售人員打聽游客扔垃圾的情況,她們表示,游客把垃圾扔進垃圾桶早已形成習慣,可是,如果想要求每位游客進行垃圾分類,還暫時辦不到。
“麗水人還沒有形成垃圾分類的習慣和意識,扔哪個桶方便,就扔哪個,包括我在內,都是這樣。這種意識要慢慢培養,要政府引導,要全民參與,一時半會兒,社會還形不成風氣。”一位正準備回家的游客告訴記者,想讓景區里的游客形成垃圾分類意識,可謂難上加難。這需要麗水全民動員垃圾分類,煙頭扔在煙頭的專用箱,紙屑、飲料瓶等扔在可回收垃圾箱,樹葉等傾倒到不可回收垃圾箱……只有這樣,才能通過市民的統一行動,影響到游客,大家一起守護我們的美麗麗水。
南明湖是麗水城區的地標性景區,從景區垃圾看文明,雖是很小的視角,卻也能看見麗水共建共享全國文明城市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泰縣為民辦實事項目完成投資4.37億元
“中國芯”還看“合肥造”
我省2018年高考分數線出爐
中山供電局與市9大產業平臺簽訂合作框架協議
富德生命人壽“小海豚計劃”愛心公益活動走進泰和縣冠朝中心小學
景區垃圾見文明
廣鐵13日發送旅客156萬 連續一周運客超150萬
碧桂園御龍半山—龍耀苑Ⅱ項目9月14日獲預售證
市農業局督導夾江縣春耕生產和農業扶貧工作
蘇州市人大常委會通過有關人事任免事項
省發展改革委來清遠開展廣東區域協調發展實地調研
韓國青少年參觀金九避難處
十三屆市委第三輪巡察公告
我市開展“美麗鷹潭·和諧城鄉”清潔文明家園創建活動
共建共管為流動黨員建好“家”
【推進“四個轉變” 實施“五四戰略”】大手筆描繪綠色西寧生態畫卷
霞浦聯社:金融科技助力刷臉取款
青島將迎開學季 溫馨校車2100輛大鼻子開學前集中體檢
新時代喬遷不忘大花盆奇石頭
女子被撞受傷 民警熱心相助 孝順小伙替母送錦旗登門答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