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新聞網(文中穎)井岡山全國率先脫貧以來,全市黨員干部不忘初心,沖在脫貧攻堅鞏固提升第一線,不止步、不懈怠,繼續在脫貧致富奔小康中作示范、帶好頭。今年以來,貧困人口由2014年初的16934人減少到527人,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初的13.8%下降至0.42%;貧困戶人均純收入由2013年的2600元增加到5500元以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9606元,“十二五”“十三五”貧困村78個,全部實現脫貧退出。
山區變景區的神山村就是井岡山脫貧鞏固提升的最好展示。9月10日,井岡山茅坪鄉神山村游人如織,三五成群的游客,有的坐在村民家中品嘗當地特產涼水,有的簇擁在左秀發家門口排隊打糍粑,一隊身穿紅軍服的培訓班學員們端坐在神山大講堂里上黨課。眼前的一幕幕,讓村主任賴志成連連感嘆:“這簡直是不敢想象,過去的神山村交通不便,大部分村民住的都是土坯房,神山村54戶居民中有20戶都是貧困戶。”
回首過去,經過艱苦卓絕的井岡山斗爭,井岡山成為中國革命斗爭勝利的起點;立足今日,實現了全國率先脫貧摘帽,井岡山成為全國脫貧攻堅工作的示范;面對未來,在脫貧攻堅鞏固提升新的征程,井岡山在書寫不愧歷史的時代答卷。
脫貧“摘帽”并不等同于全面建成小康。絕不能一脫了之、一摘了之,井岡山依然持之以恒、苦干實干。政策不變、力度不減。為兌現不落下一戶一人的莊嚴承諾,井岡山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決戰貧困鞏固效果再出發。
強化黨建引領是最有力的支撐。井岡山采取“1+1”“n+1”等方式,大力開展“十百千萬”工程和“百個支部結對共建”活動,推進資源要素向基層傾斜,實現基層黨組織自我發展提升,幫助群眾解決技術、資金、信息等問題,帶動一大批群眾增收致富,實現脫貧有信心,引領可持續。
產業長效“造血”是最根本的基礎。井岡山因地制宜,全力實施“一戶一塊茶園、一戶一塊竹林、一戶一塊果園、一戶一人務工”的“四個一”產業發展思路,壯大“231”茶竹果富民產業。同時,通過發展旅游經濟、綠色經濟,打造一批精品鄉村旅游點、一批光伏產業、一批就業平臺等,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全面掃清貧困群眾創收門路、資金技能“攔路虎”,確保村村有主導產業、戶戶有增收門路。如大井林場通過創辦農家樂協會,將12戶貧困戶納入到農家樂產業中,實行統一改造、統一管理、統一對外攬客,僅2017年貧困戶戶均收入就達2萬元以上。
激發內生動力是最重要的法寶。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是實現脫貧致富的“紅色引擎”。井岡山通過開展“紅色講習所”“鄉村大講堂”等形式,從思想上鼓舞人心,從精神上喚醒群眾,引領貧困群眾像當年先輩投身革命那樣,投入到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偉大征程中,幫助貧困群眾樹立脫貧致富的主體意識,堅定貧困群眾戰勝困難、擺脫貧困的必勝信心,實現智、志、技三扶,精神可持續。
建立長效機制是最重要的保障。為防止貧困戶再次返貧,進一步夯實基礎,建立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制。重點創新完善“黨建引領全覆蓋機制、產業增收全覆蓋機制、兜底保障全覆蓋機制、動態管理全覆蓋機制”四大機制,保持政策、措施的延續性,為脫貧致富提供根本保證和持久支撐,實現脫貧穩機制、保障可持續。
江北區復盛鎮開展“春風行動”招聘會 更新方式優化就業服務
開陽縣開投集團三舉措強化要素供給助推“組組通”項目建設
南寧舉辦無償獻血主題兒童繪畫大賽
市縣鄉公路管理局積極開展春節雙擁慰問活動
市旅游局加大城鄉黨組織結對共建力度 助推脫貧攻堅
激發內生動力 建立長效機制 井岡山脫貧奔小康步履穩健
供電公司天然氣公司20日在線答網民問
2018年全國“雙創”活動周綿陽分會場活動正式啟動
非機動車道破損,有無維修計劃?
縉云繪出農業觀光“活性地圖”
@所有人 小滿節氣話養生,醫生說多吃這些對身體更有益
我市5地入選省級創業型縣區街道
中山市工商局舉行“智慧聯動”監管平臺建設研討會
違規發放津補貼日趨隱蔽:有單位發放中元節補貼
冰戰開幕 獻禮國慶
石灘鎮校園響起鎮歌
樸槿惠3000名鐵粉舉行示威游行 吁無罪釋放樸槿惠
從上市公司半年報看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新動向
市人社局走訪慰問第一書記派駐村困難戶
男子殺魚劃傷指甲 不料右手差點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