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建棟 通訊員張玉靜)三夏時節,許多農民正忙著夏收、夏種,陜州區大營鎮呂家崖村也迎來了收獲季節。“去年,我們村發展日光溫室大棚37個,眼下精品西瓜陸續上市,20元一個,全部實行貼牌銷售。”近日,呂家崖村黨總支副書記白楊說。
精品西瓜是陜州農民改變種植觀念所結下的“碩果”——從農業結構調整初期的“求新求特”,到如今的重品牌、重標準,陜州區通過政策引導、技術服務、資金扶持,讓農民明白了要想賺錢,光靠產量不行,必須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的道理。
“有技術就是好!以前種瓜果全憑感覺,現在有區蔬菜辦的農業科技人員上門來做指導,我們的好日子都是打這溫室大棚里‘長’出來的。”這是呂家崖村農民的心聲。據了解,目前,陜州區蔬菜種植面積已達11萬畝,年產蔬菜4.3億公斤。
近年來,該區立足生產功能,促進質量興農,實現“菜籃子”產品由量到質的升級,提升了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
陜州區西張村鎮廟洼村地處崤山腹地,該村村民將目光瞄準高山蔬菜這一項目,引水上山,著力打造高山綠色蔬菜基地,帶領農民從種植大田蔬菜向種植大棚蔬菜轉型。去年,該村大棚西紅柿每棚收入1.2萬元。目前該村已發展蔬菜大棚142個,種植高山白蘿卜、西紅柿、辣椒等1800畝。
廟洼村駐村第一書記張東曉說:“我們從過去冬儲大白菜時的‘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再到如今的‘啥好吃啥’。我們的高山蔬菜味道好、品質好、耐儲存,外地客商爭相上門收購,產品遠銷信陽、周口、駐馬店等地。”
“適度規模經營是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前提條件,這就要求打破單戶種植、經營模式,把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組織載體,整合資源,促進規模經營。”陜州區農牧局局長張思龍說。
實現合作經營,讓農民抱團發展,農民最擔心的問題是什么?一是種什么,二是怎么賣。西張村鎮丁管營村富康食用菌合作社現已擁有入社農戶36戶,輻射帶動周邊貧困戶、殘疾人等79戶,主要以種植平菇、香菇為主,建設食用菌種植示范大棚75個,年栽培量150萬袋,年收入450萬元。據該合作社負責人張來廷說,部分農戶在加入合作社以前,因不懂技術,賠的多,掙的少。現在加入了合作社,從種子、技術和銷售全程由專業技術人員實地指導。據悉,目前,該區食用菌產業的專業合作社已發展到68家,帶動5000多戶農民從事食用菌生產。
解民情 查民意 坪塘監獄扎實開展“三聯三訪”活動
公交168路昨起臨時繞道
銀川市初步建成重要產品追溯示范體系
獅山最新摘果地圖!萬斤多汁無核葡萄、甜爽紅肉火龍果、臺灣番石榴開摘!
深新早點丨紅暴全市停課!深圳人,今天還有大暴雨等著你!(30日)
陜州區現代農業領跑農業經濟
男子以為交警下班 無證開假牌車進市區
聽羅湖“共建共治共享”故事,看社區治理從“獨唱”到“大合唱”
市公路局組織開展“全民國家安全宣傳教育月”活動
一輩子收入由家人管著 65歲老人第一次用銀行卡很茫然
廣西首屆鄉鎮農民足球賽總決賽在我市開賽
我市開展特種設備安全抽查
全省“119”消防宣傳月活動在筑啟動
出動近2000人次清除積雪 鼓樓區環衛局保障雪天道路安全暢通
《發現中國美——綻古鳴今 萬象朝陽》專題片將于12月22日播出
扶貧宣傳“十個一” 提升政策知曉率
徐州經開區校安工程“三年行動計劃”有序推進
經開區食藥分局大力開展違法違規經營使用醫療器械專項整治
丹陽查獲一批高仿真“清風”和“雙燈” 因假抽紙和衛生紙“數量太大”,執法人員已報警
有空時免費領取還不用擔心丟件 梅城200多個小區有了快遞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