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村中大面積的百香果基地。記者 郭亦斌 攝
□ 記者 郭亦斌 藍明豐
“快來嘗嘗,今年的百香果長得可好了?!比涨?,在新羅區大池鎮黃美村一處300畝的百香果園里,種植戶張永生看著滿枝金黃的百香果,高興地對記者說,現在村里道路好走了,村里倡導大家生態種養后,自己受益匪淺,今年百香果銷售得很好,預計每畝能增收2000元。
1946年,國民黨在龍巖的第三“剿共”大隊駐守大池鎮,三里一炮樓,四里一崗哨,對紅軍游擊隊、革命基點村實行“三光”政策,大池籠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中。黃美村的吳根玉、吳恩瑞、楊吉清等許多同志被殺害,但群眾的革命意志毫不動搖,支持紅軍游擊隊的行動從不間斷。游擊隊伍的日益壯大,使國民黨反動政府對黃美村村民恨之入骨。
解放前夕,黃美村慘遭國民黨反動派的清洗,尤其是為革命作貢獻的接頭戶更加悲慘。老接頭戶楊心田被宰去三頭豬,楊青清家被搶走兩頭牛,全村的家禽、家畜幾乎被搶光。當時正逢年關,黃美村百姓生計慘淡的情景可想而知。在這艱苦的斗爭年代里。黃美村的村民沒有被困難嚇倒,他們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始終緊跟共產黨走,他們樹立革命必勝的信念,克服了重重困難,一直支持革命到解放。
作為革命基點村,黃美村山高路遠,資源缺乏,曾經是個典型的貧困村。黨的十八大以來,大池鎮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引導村民發展大棚蔬菜、花生、百香果等特色產業,極大地改善了村民生活。如今,該村新建80多棟小洋房,村道由原來的2.5米拓寬到4.5米,新安裝了100多盞路燈……
“國家的好政策讓我們生活越活越有勁了!”吳炎照是村里的貧困戶,他告訴記者,在政府的幫扶下,他從危房搬進新家,掛鉤干部還為其購買了新電視、電飯煲等電器,為了幫助他早日脫貧,大池鎮還引導他加入回味花生基地專業合作社和光伏發電扶貧項目,到年底可以增收1500元,他的生活有了更多盼頭。去年,村里為20戶45人貧困戶進行易地搬遷,其中集中安置的15戶通過村里代建,加上住房補貼,新家沒有花一分錢。
“依托綠水青山發展生態農業大有可為?!睆埓耗线^去是村里的貧困戶,近年來,依靠黨的富民政策,他瞄準了村里土地優勢,承包了十多畝地種植花生、大棚蔬菜和百香果等。如今,他加入新羅區百香果產業協會,建起生態種養基地,大力推行生態種植,年收入3萬余元。
2017年,黃美村黨委拆光了村里所有的豬圈,帶領村民們轉產轉崗,向上爭取復墾資金,成立了黨建指導小組,為村民提供生態種養的信息及建議,還建立了20畝的種植基地,讓10戶貧困戶入了股,種植百香果和花生,黃美村黨委還為村民提供了貼息貸款,開展了養雞、鴨、兔等競爭性扶貧,目前,全村已經全面實現脫貧。
“下一步,我們計劃實現全村1000畝土地的流轉,這些土地將進行整體規劃,發展大型的生態農業,徹底釋放村里閑散的勞動力,為黃美村發展提供更大的助力。”黃美村村主任張焓說道。
在城郊鄉看集體經濟的發展
邊防官兵海島執勤保盛會
微信群傳播暴恐音視頻 一女子被警方行政拘留
寶雞千陽百畝花香沁人心脾
來安扎實推進“講嚴立”警示教育
新羅區黃美村:依托綠水青山發展生態農業
高明區明確“1+2+N”政策體系,讓農業有奔頭、農民有體面
紅色物業大學生請心理醫生幫特殊家庭母女重拾信心
四川首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有望年內立項
巴中市四舉措開展“地溝油”專項整治
冠頭嶺附近海域,又見海豚在自由嬉戲
更換草花扮靚城市迎食博
高明10家實體店實行多數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
設計總床位1500張!深圳市第二兒童醫院設計效果圖搶先看
市財政局:我局走訪幫扶村困難群眾 送上新春祝福
騎摩托撞傷環衛工后逃逸 警方喊話:速來自首
張火青主持召開增城區委常委會、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擴大)會議
雍成瀚主持召開市政府第7次常務會議
節后高鐵深夜返穗可乘如約巴士 票價最低5元起
成都市新都區舉辦“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主題教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