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亞太經濟和社會委員會10月30日發布的《將貿易和投資引向可持續發展》報告顯示,亞太地區今年的貿易前景積極,但2018年的前景一些不確定性。中國仍是全球制造業和裝配業的重要貿易樞紐,其出口導向型經濟在包括電話機、數據處理設備、集成電路等電子和機械產品中具有優勢。
報告強調,削減貿易成本和深化區域合作是確保和提高跨區域貿易投資效益的關鍵。這種政策組合可能會導致亞太地區每年的出口增加1000億美元。報告指出,由于2016年亞太綠色投資增長迅速,2017年亞太的出口增長將達到4.5%,外國直接投資也將在出現反彈。
這份年度貿易和投資旗艦報告重點分析了如何推進亞太貿易和投資進一步保持可持續發展。報告顯示,發展中的亞太經濟體2017年的出口預期增長率為4.8%,而發達國家則為3.3%。受全球價值鏈增長放緩影響的國家,如韓國和菲律賓,預計今年將有更好的貿易前景。與此同時,工業商品和燃料價格上漲將有助于澳大利亞、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和哈薩克斯坦等商品出口國的增長。
報告還預計,2018年亞太地區的出口量將比2017年減少3.5%,進口量的增長將不到3%。進出口價格不太可能上漲,實際上,由于不確定性上升,投資和消費的潛在放緩,進出口價格可能會下降。價格低迷將導致2018年的貿易價值增長速度與2017年相比放緩。同時,不斷深化的不確定性也可能影響投資自由化的程度,而投資自由化估計每年使該區域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95億美元,同時將該地區的不平等現象減少0.02個百分點。
報告提出了進一步加強國際貿易和外國直接投資對可持續發展貢獻的政策框架。報告強調,綜合性的貿易自由化措施對促進貿易和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大大超過任何其他獨立的政策改革。
報告指出,2016年中國對亞太其他國家的出口占其全球出口的48%,進口占全球進口的42.9%。出口主要流向了中國香港和日本,分別占總商品出口的13.7%和6.2%;進口主要來自于韓國和日本,分別占總商品進口的10.0%和9.2%。在外商直接投資方面,中國是亞太地區內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資流入國。中國2011年—2016年的外商直接投資流入額年均增長1.5%。
報告指出,中國正逐漸成為全球重要的海外投資來源。2016年中國的對外投資增長45.%,主要是由于中國跨國公司的跨境兼并收購增長。此外,中國對外投資的增長反映在海外礦物和資源開采行業布局方面的加強,同時勞動密集型產業出現向柬埔寨、越南等低勞動力成本國家轉移的趨勢。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漢中——南通經貿合作推介洽談會在南通舉行
景德鎮市統計局積極加強幫扶村村級信息化建設
[都江堰市]都江堰水果俠星球(二期)6月1日正式開園營業
獅山城管舉辦多場志愿活動服務群眾
中山區構建“在職黨員進社區”長效機制
亞太經社會報告:中國仍是全球制造業的重要貿易樞紐
松滋有了航天科普研學基地效果圖“科技范”十足
六成兒童常用網絡語言 想夸“真厲害”開口變“666”
加快促進殘疾人就業增收
三門峽市攝影家協會第四次代表大會召開(附理事會和主席團名單)
先睹為快,蕪湖火車站外觀上已經“東西合璧”!
我市兩級法院強力推進“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紀實
【尋訪重慶最美女教師】把中國傳統文化融入數學教育 班上“種樹”同學爭做“閃光葉子”
【光輝的旗幟 堅強的堡壘】李雷:牢記黨員身份 奮戰施工一線
市國土資源局“三堅持”全力做好工業用地保障工作
高納東路道路工程設計招標公告
多舉措打擊欺詐騙保非法倒藥
《長江周刊》數字版將在北美地區推廣
深圳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關于將部分繳存提取業務下放歸集銀行辦理的溫馨提示
河溜鎮聚焦產業發展實現穩定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