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新聞網 近年來,永壽縣不斷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大工作力度,強化多項措施,全力推進農業發展邁向現代化,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糧食產能穩步提升。圍繞旱地小麥、玉米生產,集成推廣“優良品種、保護性耕作、機械寬幅條播、地面覆蓋、合理密植、適時晚收”等高產栽培技術模式,依靠科技進步逐步提高糧食單產,增加糧食總產。今年全縣夏季糧油總產6.13萬噸。其中,小麥平均畝產257.27公斤,總產5.74萬噸;油菜平均畝產102.4公斤,總產0.39萬噸。同時積極開展“以秋補夏”工作,種植青貯玉米5913畝,豆類9552畝。
畜牧業發展提質增效。大力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提高產業聚集度,突出綠色發展,努力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現代畜牧業。發展以豬、牛、羊、雞為主的畜牧養殖業,進一步推動規模養殖和養殖效益持續擴張。全力抓好“春防”,共計免疫豬19.7萬頭、羊10萬只、牛5.6萬頭、雞50萬羽,開工建設溫氏合作千頭以上養殖豬舍24棟、牛舍11棟。
小眾產業布局著力優化。緊扣縣域特色,充分發揮區域自然條件優勢,加快優化小眾產業整體布局,深入推進一家一戶小農生產向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現代農業生產方向轉變,重點抓好了中藥材、地膜西瓜、大棚蔬菜、花椒、蕎麥等特色種植和蜜蜂、獺兔等特色養殖,促進縣域農業產業多元化、多樣化發展。目前,全縣已栽植花椒1070畝、中藥材18000畝、蘆筍1100畝、蔬菜9200畝、蕎麥6500畝、養蜜蜂360箱。
產權制度改革穩步推動。嚴格按照《永壽縣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實施意見》,全面啟動了清產核資工作,采取“以會代訓”的方式對六鎮一辦主管鎮長(主任)及農業干事、87個貧困村會計等進行專題培訓,舉辦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培訓會10場次,已完成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清產核資、經濟組織建設及證書頒發54個村。對26個“三變”改革重點村和8個省級“三變”產改試點村,全力推進“三變”改革。
農民技能水平不斷提升。以培養“觀念新、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為目標,積極制定《全縣農民培訓工作計劃》和《全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實施方案》,加強對農藥安全使用技術培訓、地膜玉米覆蓋技術培訓、春季小麥田間管理技術培訓、配方施肥技術培訓、畜牧養殖、疫病防控知識培訓等使用技術的培訓力度。上半年共計開展技術培訓47場次5760人次,開展職業農民培育11期培訓1123人、初級認證118名。(郎敏娟)
牢固樹立高質量發展理念---市領導調研蘭州新區發展情況
偏遠教學點的一個老師三個娃
我市大力實施食品質量提升工程
市區幸福街“特色路燈”即將點亮
造血干細胞血樣采集啟動計劃采集600人份
永壽“五大工程”力促傳統農業轉型升級
2018年10月興化商廈辦公樓公開競標招租公告
部分大學公布理科在京投檔線 普遍提高10分左右
延安市對各縣區政府、管委會和市級有關部門2017年度
第五屆“上海好童書”評選揭曉
南陽鎮人大代表視察景區旅游安全
網絡科技為理論學習插上翅膀
五蓮醫保服務由“只跑一次”邁向“一次辦好”
鄉村振興進行時:住在村里 賽過城里
南江縣東西部扶貧協作初見成效
高仿醫院卷土重來 百度:對千家三甲醫院廣告屏蔽保護
漢中經開區搭建銀企合作交流平臺
太康縣舉辦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暨“七一”文藝晚會
晉煤集團單井瓦斯抽采量連續12年全國第一
萬科攜手華為 打造首個智慧園區項目